雷秀妍
【摘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 ce Center,簡稱 FSSC)作為“財務服務共享模式”這一現代企業管理理念,近些年來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大型集團企業引入并實施運用,以達到管理效率的提升。由于該模式傳入我國時間較短,加之國內不同企業發展階段與發展模式不同等原因,導致財務共享中心模式尚存在諸多問題,亟待優化和完善。文章以A集團財務共享中心為例,總結歸納了A集團財務共享中心在大數據時代下的發展狀況,提煉了財務共享中心對企業發展的支撐優勢,分析了財務共享中心現存的不足,并提出具體優化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財務共享中心;優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F540.58
一、引言
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國內外大型集團企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作為一種領先的管理理念和先進的財務信息化手段,是財務管理領域的一項深刻變革,對于推動大型集團財務組織變革,提升整體運營水平,推動財務管理從傳統核算型向價值創造型轉型,進而助力集團整體的價值創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我國僅有十幾年的發展歷史,經過早期的引入階段后目前處于生命周期的成長階段。該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財務信息系統與業務系統全面融合,為企業戰略的制定提供支持,助力企業提升服務管理效能和經營管理水平,打造資源共享、互聯互通的大數據平臺。
二、財務共享相關理論
財務共享服務是指將企業大量重復、易于實現標準化、流程化的會計核算從成員單位中抽出,集中到一個新的運營單位即財務共享服務中心(FSSC)進行流程改造、標準化、集中處理,旨在降低成本、加強管控、創造價值,提升業務處理效率,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一種作業管理模式。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首個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是美國福特公司。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財務共享模式傳入我國,主要應用于我國的大型企業集團,如中興通訊、海爾、中國電信、長虹等。財政部《會計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年)》明確提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全面開啟,要運用新技術推動會計工作數字化轉型,要進一步提升會計數據要素服務單位價值創造的能力。通過會計信息的標準化和數字化建設,推動單位深入開展業財融合,充分運用各類信息技術,探索形成可擴展、可聚合、可比對的會計數據要素,提升數據治理水平。隨著我國企業的不斷壯大、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和國家宏觀上對財務數據共享的大力推動,截至目前我國已有超過 500 家企業實施了財務共享服務。
三、A集團財務共享中心主要優勢和成效
A集團是以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為主業,城市綜合運營、物業管理、商業運營及相關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集團。2019—2021年,A集團財務共享中心在財務標準化流程的基礎上完成了一系列業財資稅一體化的探索升級并初步實現智能化審單功能。
初步完成了財務共享系統與營銷系統一體化工作,聯合中國銀聯開發了智能POS收款,實現了自動憑證與回款自動錄入營銷系統的功能,解決了財務人員的對賬難題;2020年推出了網銀機器人、智能監管POS,并自主開發了智能收款平臺等多個業財一體化產品。智能POS收款在國內房地產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2020年財務共享中心成功對接了成本系統,由成本系統推送業務信息(包含影像信息與表單字段)至共享系統,自動生成合同結算及付款表單,促進了流程的標準化、規范化,消除了重復性作業,縮短了審批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業務與財務數據的高度統一。
2021年財務共享中心完善并對接了薪酬系統,定制化開發薪酬管理平臺,可實現自動推送人員薪酬信息到共享系統生成表單,實現了日常薪酬計提、支付與代收代付場景自動化推送,保證了人員數據的準確性及唯一性。
2021年啟動了資產系統建設開發,上線后將實現全集團資產從購買支付到折舊、攤銷、處置的全流程自動化操作,有效解決現有資產管理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實現全集團的標準化管理,有效提升資產管理辦公效率。
2021年重點建設了智能審單項目,充分利用互聯網、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學字符識別)、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審單機器人,將重復性大的規則通過機器編碼實現自動化審核,進一步提升共享中心審單的效率和準確性,大大減輕了人工審單工作量,杜絕了人工審核容易遺漏出錯等問題的發生。目前智能審單機器人已經完全取代了線上資金支付崗的人員工作,為其他管理崗位釋放了人力。
隨著以上產品的全面推廣,有效解決了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信息孤島”問題,員工只需完成一次提報,即可實現數據的多方共享,大大減輕數據重復錄入的工作量;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職責更加明確,財務核算的質量與效率大幅提升;業財數據口徑與標準實現統一,數據資產得到完整的儲存,決策層隨時通過系統可任意查詢各種數據信息,追蹤業務全過程,為集團全面的數據分析打下堅實的基礎,推動企業決策效率的提升,也為財務共享中心進一步數字化、信息化夯實基礎,為企業數智化轉型提供動力。
A集團財務共享中心一系列完善內部流程、提高客戶體驗感、提升企業競爭力的舉措都是值得借鑒與學習的,對于未來財務共享中心的發展與升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四、A集團財務共享中心存在的不足
A集團財務共享中心在實施財務共享服務的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相關制度不夠完備
首先是用戶授權沒有制度支撐。財務共享中心的高度共享性在為企業各部門搜集和查詢信息提供方便的同時,存在著信息安全的隱患,部分項目存在外部人員使用內部人員共享系統賬號登錄發起流程問題,目前針對此情況還需要從制度及懲罰措施等方面加以控制。其次是稽核缺乏制度管理。目前A集團財務共享中心稽核模式為每月抽取一定比例的表單進行重審。審核范圍停留在共享中心內部人員審單規范性上,并沒有針對全部業務鏈條進行稽核,沒有達到全面覆蓋的程度;稽核方式為原審核組內人員負責稽核本組表單,不具有獨立性和客觀性,稽核質量難以保證。
(二)智能化水平尚不理想
業務端發起流程需要填寫較多的表單信息并上傳相關附件,操作不夠簡便;財務共享模式下,財務與各單位空間距離較遠,只能采取遠程服務,溝通難度大大提高;智能審核目前只覆蓋了40張表單近60%的工作量,受技術瓶頸的限制,已上線流程的表單識別率及通過率尚不理想。財務共享平臺沉淀大量數據資產,利用率還處于較低水平,對管理層決策支持沒有達到預期高度。
(三)員工績效考核不完善
A集團財務共享中心建設至今,還沒有探索出一條適用性強、可接受度高、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道路。目前考核依然處于傳統考核模式禁錮中,整體考核方式落后,以年為單位的考核模式遠遠不能滿足現有財務管理工作的考核需求,不能充分發揮員工積極性、創造性、能動性的作用。導致員工工作效率、服務質量水平高低不一,沒有獎懲措施進行激勵和約束,不利于人才發展和部門整體運維能力提升。
五、財務共享中心優化對策
(一)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保障平臺運行安全化
房地產行業集團規模龐大,旗下項目公司眾多,全集團的業務流程都需要通過財務共享平臺進行集中處理,有效地提高了處理效率,加強了集團內部的數據共享。但是由于集團內部財務業務數據巨大,在大數據時代下大量信息數據在財務共享平臺上進行交換、處理、分析,如果沒有有效的安全防范機制,數據安全將面臨較大風險。因此,企業應在戰略層面加強制度建設,補齊目前制度上的短板,統籌全集團數據資產安全。一是積極完善各項制度,如授權制度、稽核制度、數字機器員工管理制度等,并要求財務共享中心定期開展自查,對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二是要引入外部機構為財務共享平臺“把脈”,對相關風險控制制度等進行客觀評價并提供指引,為集團數據資產安全設置防火墻,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二)深入探索人工智能,逐步實現全業務自動化
全面深入研究拓展OCR+RPA+AI應用領域,群策群力,在審核端根據目前已實現的智能審核功能逐漸擴展應用范圍,并根據運行情況和反饋問題,及時調整優化功能配置,不斷提高智能審核機器人運行穩定性和準確性。同時,應盡早建立健全運營模式操作手冊及風險管控機制,為智能審核機器人穩定運行提供堅實保障。目前人工智能在語言和圖像識別的運用已經悄無聲息的進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定制化開發語音錄入表單信息及自動識別影像信息錄入表單信息的功能,實現智能填單及報銷,減少發起端工作量。對于輸出端,可以采取個性化定制報表功能,實現用戶根據自身需求簡單設置參數即可快速生成想要的圖表或報告功能,使數據價值高效發揮。對于常見問題,可探索搭建智能機器人客服系統,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共享平臺的服務價值。
(三)不斷加強團隊管理,推動財務人才隊伍專家化
高素質人才是財務共享中心未來發展的核心動力。財務共享服務人員除了需要熟悉企業和共享中心業務的操作與需求,系統掌握會計核算知識、財務管理相關知識、信息系統知識外,還需要具備良好的邏輯判斷能力、文字處理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創新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方式,打造既懂財務和業務、又懂信息技術和管理的復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隊伍勢在必行。因此,應充分利用內外部資源加強培訓工作,為人才培養引入更多新思路、新舉措。
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是培養人才、篩選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明確績效考核目標及標準,可以使員工對工作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劃定好的邊界內員工憑借個人的綜合能力以及對自身的要求勻速或加速前進,進而達到考核目的。績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可以采用上下結合的方式,使員工參與到績效制度的制定中,既可以激發員工的參與感和使命感,又可以促使員工自覺執行,減少抗拒心理,提高績效考核制度的可行性。績效考核期間可以將短期考核與長期考核相結合,以促使員工更清楚地認識其工作表現的優缺點及績效表現好壞的原因,以結果促行動。考核方法可以使用目前比較通用的平衡計分卡以及六西格瑪等,并根據共享中心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后加以運用,以激勵員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共享中心建設和運營的不斷完善中來,促進財務共享中心整體發展。
六、結論與展望
在大數據時代下,財務共享中心既具備科學技術手段又具備了數據管理基礎,為企業獲取匯集更多的有用信息。在不遠的未來,財務共享中心作為業務處理系統、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的綜合大數據平臺,在助力企業做大做優做強和提質增效的進程中,必將行穩致遠,發揮更大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 1]邵澤寧,金曉玲.房地產集團公司財務共享中心運行優化分析[ 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14):42-43.
[ 2]史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運行研究:以西門子財務共享中心為例[ J].中國集體經濟,2019(1):148-150.
[ 3]胡紹學.大數據時代我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優化[ J].財政監督,2018(1):94-99.
[ 4]吳玥瑭.財務共享中心支撐企業戰略發展:基于長虹的案例分析[ J].財政監督,2018(2):101-105.
[ 5]常曉冬.論財務共享中心在公司實踐應用的思考[ J].中國商論,2018(11):167-169.
[ 6]孔祥銀,王琰.集團公司財務共享中心優化設計[ J].財會通訊,20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