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華 張靜
做了乳腺癌手術后沒多久,腋窩突然出現“一根筋”,這種異常情況的出現,難免讓剛剛經歷手術的患者又揪起心來:“這是復發或轉移了嗎?”“手術沒做干凈嗎?”“疼痛、抬不起來,這只手臂要廢了嗎?”……
其實,這種腋窩出現“一根筋”的情況在臨床上稱為“腋網綜合征(AWS)”。腋網綜合征一般出現在腋窩前哨淋巴結切除活檢術或者腋窩淋巴結清掃術之后。有研究顯示,腋窩前哨淋巴結切除活檢術后,腋網綜合征的發生率在20%左右;腋窩淋巴結清掃術后發生腋網綜合征的概率則差別很大,有綜合數據分析顯示中位發生率在36%左右,年輕、體重指數低(BMI低于18)的女性更容易發生。
腋網綜合征一般在術后幾天到兩個月出現,少部分患者也可能在幾個月后出現,患者可以在腋窩、上臂內側、前臂、手腕等部位的皮下摸到一根甚至多根“筋”,或是伴腋窩皮膚的蹼狀增厚。一般情況下,當患者舉起手臂到肩膀水平位置時,會很明顯地感覺到這根“筋”,同時會出現疼痛和緊繃感,這種疼痛和緊繃感讓患者很難把手臂舉得比肩膀高,或者造成肘部無法完全伸展,對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也增加了心理負擔。
那么,這根“筋”是如何出現的呢?目前普遍的觀點認為,主要是因為創傷引起。不管是腋窩前哨淋巴結切除活檢術還是腋窩淋巴結清掃術都是一種創傷,這種創傷會導致術區的結締組織所包裹的血管束、淋巴管和神經發生炎癥或形成瘢痕,并最終導致組織硬化,如果硬化繼續擴散到結締組織的纖維上,從而形成纖維索,就是患者所摸到的那“一根筋”。
出現腋網綜合征后,患者也不用緊張。首先,腋網綜合征是一種良性的、具有自限性的綜合征,和復發、轉移沒有任何關系。其次,大部分患者的病情會在2~3個月內緩解。
但需要患者引起重視的是,腋網綜合征引發的疼痛會影響康復訓練的效果。一般情況下,患者對疼痛的自然反應是躲避引起疼痛的手臂功能鍛煉,這樣可能導致肩部更加緊繃、不靈活,甚至受限,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可能會導致術后肩關節功能障礙。所以,出現腋網綜合征后,患者可以求助于有經驗的治療師,積極進行物理治療(軟組織松解術、手法按摩、肌筋膜放松術等)和手法理療(手法引流),以維持上肢及肩關節的活動度。如果疼痛嚴重,可以口服一些非甾體類止痛藥來緩解,也可以聽聽輕音樂來分散注意力。康復過程中要注意,熱敷的方法并不可行,因為患側手臂對冷熱要求嚴格,超過50°C的熱敷可能會增加術后患側上肢淋巴水腫的風險,因此切不可盲目操作。
總的來說,堅持循序漸進的患側上肢功能鍛煉和積極的物理治療和手法理療,大多數腋網綜合征會很快消失,“一根筋”只是短暫的“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