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這本書以講故事的形式,向讀者展現在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員如何堅守信仰、踐行信仰。通過具體的人與事,以飽含深情的筆觸,讓讀者切身感受信仰的力量。本刊節選該書中烈士陳鐵軍與周文雍的故事,以饗讀者。
在今天廣東省開平市百合鎮茅岡圩的廣湛公路旁,坐落著一座安靜肅穆的烈士陵園,烈士陳鐵軍與周文雍長眠于此。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于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歷史上的“八七會議”。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確立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的基本方針。1927年8月20日,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向省委傳達了“八七會議”精神,討論了廣東全省的暴動計劃,準備在廣州市和廣東省各地發動工人、農民舉行暴動。在黨組織的安排下,1927年9月,陳鐵軍被調回廣州與周文雍扮作假夫妻,配合周文雍當交通聯絡員,發動女工及工人家屬援助廣州起義。
廣州起義后的第二天,帝國主義與各派反革命力量互相勾結起來開始向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反撲,新生蘇維埃政權終因力量懸殊,寡不敵眾,遭到失敗。面對十多倍于自己的敵人,周文雍僅帶領一支赤衛隊,與敵人短兵相接,頑強拼搏,奮勇死戰,直到彈盡援絕,最后殺出一條血路,突圍撤離了廣州。
起義失敗后,陳鐵軍與周文雍輾轉到香港,負責聯絡和安置撤到香港的同志,而此時的廣州,黨的組織遭到嚴重的摧殘和破壞,幾乎全部陷于癱瘓狀態。為重建黨的組織,廣東省委在香港召開會議,討論關于重建廣州黨組織事宜。鑒于廣州特殊的形勢,必須有一位富有工作經驗而又有著堅定理想信仰的同志去打開局面,討論決定派周文雍前往廣州重建黨的組織。

1928年2月2日,因叛徒告密,周文雍與陳鐵軍不幸被捕入獄。正如2012年中央電視臺紀錄片《信仰》中所說:“歷史有情也無情,它以最嚴苛的方式淘汰那些投機和懦弱分子,有人在鮮血和死亡面前膽怯,在金錢和功名面前迷失,并不是所有的共產黨員都能夠堅守信仰。”周文雍與陳鐵軍在獄中面對敵人的酷刑折磨與勸降誘惑,始終堅守革命信仰,堅守黨的秘密,表現出共產黨員應有的大義凜然、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最后慘遭殺害。周文雍在獄中墻壁上寫了一首詩:“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至今讀來仍讓人不禁潸然淚下。據聶榮臻元帥回憶,周文雍與陳鐵軍犧牲后,報紙上報道了他們被殺的消息,還刊登了兩人赴刑場前在獄中鐵窗前拍攝的合影照片,他在香港的報紙上看到后,特別將照片剪下來長期帶在身邊,直到長征途中因天天打仗到處奔走才丟失了。這就是無形的信仰帶給后人無窮的力量,一批又一批的共產黨員從先烈的手中接過革命的接力棒,完成革命先烈未竟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