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崔祥箏,宣自運,李鑫達,朱 瑞,阮 俊,張 旭,劉亞華,韓效釗
(1.合肥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合肥 230009;2.安徽農巧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池州 242803)
中量元素鈣、鎂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元素[1]。鈣可以維持細胞質膜的完整性、降低逆境下細胞膜的透性、增加逆境下脯氨酸的含量[2];鎂是葉綠素的重要組成成分,對光合作用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鎂也是植物體內多種酶的重要活化劑,此外鎂還對植物體內多種代謝活動有促進作用[3]。
郭智廣等[4]研究表明,黃瓜中K、Ca、Mg、Mn、Cu、Fe、Zn 平均含量為1 399、336、79、1.2、0.22、3.5、0.46 mg/kg;宋春梅等[5]研究表明,黃瓜子中K、Ca、Mg、Cu、Fe、Zn 平均含量為6.9、571、2.8、0.4、7.5、9.0 mg/kg,黃瓜中K、Ca、Mg、Cu、Fe、Zn 平均含量為1 020、240、0.5、1.3、5.0、1.8 mg/kg;刁春霞等[6]研究表明,大黃瓜中K、Ca、Mg、Fe、Mn、Cu、Zn 平均含量為1 514、76、226、2.8、0.58、0.31、1.5 mg/kg,荷蘭小黃瓜中K、Ca、Mg、Fe、Mn、Cu、Zn 平均含量為1 778、132、158、2.0、0.70、0.38、1.5 mg/kg。可見,黃瓜栽培過程中,對中量元素鈣和鎂的需求量很大;對微量元素的需求主要是鐵和鋅,由于鐵易被氧化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因此,微量元素以鋅為主。黃瓜對氮磷鉀的吸收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三者的吸收比例為1.00∶0.48∶1.36[7];張淑霞等[8]研究表明,土壤高氮情況下不論施肥與否,氮素利用效率對黃瓜產量起主導作用。但常規施肥單季利用率氮為39.72%、磷為18.56%、鉀為47.84%[9],且氮素損失占總施氮量的16.5%~22.2%,其中揮發損失占42.2%~72.0%、徑流損失占22.2%~38.4%、滲漏損失占5.8%~22.7%[10];磷素主要是與土壤中金屬元素結合生成難溶性磷酸鹽而被固定,流失量占總施磷量的3.59%[11];鉀離子易被土壤膠體吸附[12],流失途徑主要是徑流,常規化肥處理稻田氮、磷、鉀地表徑流流失率分別為2.93%、0.18%、0.28%。
本研究分析了黃瓜的需肥規律,設計了含鈣、鎂、氮、磷、鉀、鋅、鐵元素的液體水溶肥料配方,制備出的水溶肥料產品執行中量元素水溶肥料農業行業標準(NY2266—2012),并開展了黃瓜浸種試驗,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種子:新津研四號黃瓜,山東省臨朐縣天和種業有限公司豐禾分公司生產。肥料:自制的水溶肥料。海藻原液:由安徽農巧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選擇N∶P2O5∶K2O≈8∶1∶2。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水溶肥料標準是將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開制訂的。本研究選擇執行中量元素水溶肥料農業行業標準(NY 2266—2012),設計的水溶肥料配方和制備出的水溶肥料產品見表1。NY 2266—2012 中規定,中量元素含量≥100 g/L,若中量元素水溶肥料中添加微量元素成分,微量元素含量應不低于0.1%或1.0 g/L,且不高于中量元素含量的10%。

表1 水溶肥料配方 (單位:g/L)
營養液電導率(EC)是水培營養液管理中最重要的調控參數之一,EC值的高低反映營養液的營養水平,直接影響水培作物的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13]。張二震等[14]、李杰等[15]研究表明,水培營養液EC值在800~1 500 μS/cm 時效果較好,浸種液EC值要低于水培營養液的EC值。本研究制備的水溶肥料不同稀釋液電導率見圖1。水溶肥料稀釋倍數為800(K1)、1 000(K2)、1 200(K3)、1 400(K4)、1 600(K5)、1 800(K6)、2 000(K7),以清水對照。

圖1 水溶肥料不同稀釋液的電導率
選取大小均勻、健康飽滿的黃瓜種子,用75%的乙醇消毒1 min,用清水沖洗干凈后,進行溫湯浸種10 min,撈出種子,在25 ℃下分別再用不同稀釋液浸種12 h,浸種時50 粒種子中加入25 mL 浸種液。浸種液試驗設置:處理A 為清水,處理B 為水溶肥料的1 400 倍稀釋液,處理C 為水溶肥料∶海藻原液=1.00∶1.75 后的1 400 倍稀釋液,處理D 為水溶肥料∶海藻原液=1.00∶1.40 后的1 400 倍稀釋液,處理E 為水溶肥料∶海藻原液=1.00∶1.17 后的1 400 倍稀釋液,水溶肥料與海藻原液混合后按照水溶肥料量計稀釋倍數。浸種后用清水沖洗3 次,放入培養皿中,每個培養皿放置2 張重疊的濾紙,加20 mL 清水浸潤,均勻放入50 粒種子,放入人工智能培養箱中恒溫25 ℃催芽,每個處理重復3 次。每日補充清水,使種子保持濕潤狀態。
1.5.1 種子發芽指標 試驗期間,每天觀察記錄黃瓜發芽種子數,并補充蒸發的水分。于種子出芽后的第2 天測定發芽勢;第4 天種子發芽結束時,每個培養皿取5 株幼苗,用游標卡尺測定主根長、下胚軸長度和粗度,同時調查一級側根數。 種子各項發芽指標按以下公式計算[16]。

1.5.2 幼苗相對含水量 種子發芽結束后,每個培養皿取5 株幼苗,采用分析天平稱量鮮重,將稱過鮮重的幼苗浸入清水中,數小時后取出,用吸水紙吸干表面水分,立即測量飽和鮮重,最后放入烘箱中于120 ℃下烘至恒重,稱量干重,計算幼苗相對含水量[17]。計算公式如下:

1.5.3 相對電導率 每個處理稱取0.2 g 左右新鮮幼苗,用清水洗凈、剪碎,放入具塞試管并加入20 mL清水,振蕩30 min 后于電導率儀中測定電導率R1。然后將試管放入沸水浴中溫浴10 min,取出冷卻后測定電導率R2。以清水為空白對照測定背景電導率R0。最后計算相對電導率。

采用SPSS 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分析。
2.1.1 對種子發芽的影響 由圖1 和表2 可知,水溶肥料原液EC值較高,隨著稀釋倍數的增加,EC值降低,浸種效果越好;但超過一定稀釋倍數時,效果降低。黃瓜種子發芽率、下胚軸長、下胚軸粗在水溶肥料稀釋1 200 倍(K3 處理)時最佳,發芽勢、發芽指數、活力指數、主根長在水溶肥料稀釋1 400 倍(K4處理)時最佳,一級側根數在水溶肥料稀釋1 600 倍(K5 處理)時最佳。綜合各項指標,水溶肥料稀釋倍數在1 400 倍左右時,黃瓜浸種效果整體較佳。

表2 不同稀釋倍數水溶肥料浸種對黃瓜種子發芽的影響
2.1.2 對幼苗相對含水量的影響 相對含水量較高的植物組織有較高的滲透調節功能和較強的抗旱性[18]。由圖2 可知,隨著水溶肥料原液稀釋倍數的增加,黃瓜幼苗相對含水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水溶肥料稀釋1 400 倍(K4 處理)相對含水量達到最大;當水溶肥料稀釋倍數小于1 200 倍時,營養元素濃度較高(EC值較高),抑制黃瓜幼苗的吸水;當水溶肥料稀釋倍數大于1 800 倍時,營養元素濃度很低,對黃瓜幼苗相對含水量的影響接近于清水浸種(CK)的效果。

圖2 不同稀釋倍數水溶肥料浸種對黃瓜幼苗相對含水量的影響
2.1.3 對黃瓜幼苗相對電導率的影響 判斷植物抗逆能力大小的指標之一是細胞膜滲透性的變化,細胞滲透性增大,電解質外滲,相對電導率上升;反之下降。所以,相對電導率是檢驗植物受逆境脅迫后細胞膜受損傷程度的重要指標[19]。由圖3 可知,水溶肥料稀釋倍數低于1 400 倍(K4 處理)時,浸種液鹽濃度偏高,幼苗的活性氧等自由基會被破壞,直接導致細胞膜的滲透性增加,造成胞內水溶性物質外泄,相對電導率增加[20]。科學的浸種既有利于種子細胞膜的修復和完善,又有利于細胞內細胞器、蛋白質、酶和核酸的活化,是促進種子萌發的重要措施[21]。由圖3 可知,水溶肥料原液稀釋1 400 倍浸種能較好地提升種子抗逆性能。

圖3 不同稀釋倍數水溶肥料浸種對黃瓜幼苗相對電導率的影響
由表3、圖4、圖5 可知,海藻原液對水溶肥料浸種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試驗結果表明,水溶肥料與海藻原液按照1.00∶1.17 混合后稀釋1 400 倍(相當于海藻原液稀釋1 200 倍)效果相對更好,即處理E 效果更好。

表3 水溶肥料中加入海藻原液浸種對黃瓜種子發芽的影響

圖4 水溶肥料中加入海藻原液浸種對黃瓜幼苗相對含水量的影響

圖5 水溶肥料中加入海藻原液浸種對黃瓜幼苗相對電導率的影響
根據黃瓜主要需肥特性選擇鈣、鎂、氮、磷、鉀、鋅、鐵營養元素構成肥料的組分,制備出N、P2O5、K2O、Ca、Mg、Zn、Fe 含量分別為100.0、12.5、25.0、75.0、25.0、8.0、1.0 g/L 的液體水溶肥料產品,執行中量元素水溶肥料農業行業標準(NY2266—2012)。
黃瓜浸種試驗表明,水溶肥料稀釋1 400 倍浸種效果較好。與清水對照相比,黃瓜種子發芽率、發芽勢、幼苗相對含水量分別增加18.00、22.00、0.02 個百分點,發芽指數、活力指數、一級側根數、主根長、下胚軸長、下胚軸粗分別增加13.1%、29.4%、38.5%、31.7%、35.6%、39.4%,幼苗相對電導率下降31.5%。
海藻原液對水溶肥料浸種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參考海藻原液說明書,基于1 400 倍水溶肥料稀釋液,開展了海藻原液800 倍、1 000 倍、1 200 倍稀釋液浸種試驗,試驗結果表明,1 200 倍稀釋液(即水溶肥料與海藻原液按照1.00∶1.17 混合后稀釋1 400 倍)綜合效果更好。因此,應進一步增加海藻原液稀釋倍數,考察與肥料混合浸種的海藻原液最佳稀釋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