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剛 崔文靜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能夠引領、驅動鄉村振興深入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著力點。要發揮新鄉賢的獨特作用,讓新鄉賢成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在鄉村扎根的踐行者、引領者,涵育文明鄉風,培育鄉賢文化,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內生動力。
新鄉賢是新時代背景下出生于鄉土、根植于鄉里、服務于鄉村,兼具資本、才能和道德情懷,得到村民普遍認可的個人和群體。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新鄉賢的地位與作用,明晰了新鄉賢的基本內涵,為新鄉賢參與鄉村社會治理提供了多方面的政策指導。2015 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創新鄉賢文化,弘揚善行義舉”。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將新鄉賢列為推進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重要參與者,提出了培育鄉賢文化的具體舉措。2017 年中央一號文件將新鄉賢視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動力。2018 年中央一號文件將新鄉賢定位為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提升鄉村德治水平、傳承鄉村文明的重要人群。上述一系列重要文件表明,在新時代注重發揮新鄉賢的獨特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是時代所需,符合黨和國家政策要求。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在鄉村建設中存在著“重經濟利益、輕文化精神”的現象,一些鄉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法陳舊,導致農村傳統的德孝、誠信、寬容、互助等精神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家庭矛盾、鄰里糾紛、干群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村社會穩定。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隨著城鎮化建設的進程加快,農村中有文化的青壯年紛紛進城務工,受此等因素影響,許多鄉村的傳播力量明顯不足、傳播方式創新不夠。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過程中,要么是老生常談,要么是官話套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的實踐缺乏新活力,急需心系鄉土發展進步的新鄉賢參與其中。
與普通村民相比,新鄉賢是有一定經濟基礎和文化水平的復合型人才,具有豐厚的社會資源、知識能力和道德情懷,他們情感在鄉、責任在鄉,能夠在新時代背景下發展自我、凝聚鄉鄰。他們在引領當地群眾發家致富的同時,常常以其自身的勤勞、正派和知識儲備引領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并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的實踐中,發揮道德和行為的榜樣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這更能感染和帶動村民中的積極分子共同投身到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去。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鄉村社會也面臨著多元化利益訴求、多種價值觀念的沖擊,出現鄉村經濟發展受損、人才流失、文化發展滯后等問題。目前,受城鄉“二元化”經濟發展結構的影響,大部分農村青壯年不斷從農村走向城市尋求發展機遇,留下大量的農村老弱群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的傳播及效果受到傳播者、受眾者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一方面,從受眾對象來說,其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以及接受程度的高低,往往會影響新鄉賢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從宣傳者本身來說,在缺乏相應配套保障的情況下,僅僅依靠“情感在鄉”的驅動,新鄉賢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往往會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很難有效、充分地發揮作用。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要依靠廣大群眾,群眾既是傳播主體也是傳播受眾。但在現實中,一些村民對村集體的歸屬感不強,在鄉村振興建設中積極性不高,主體意識欠缺,容易忽視自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將自己定位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的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同時,部分鄉村基層自治組織與村民聯系不夠緊密,難以調動村民參與的積極性,進而過度依賴新鄉賢、過分強調新鄉賢的地位與作用,難以吸引其他村民積極主動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的傳播。
從目前來看,新鄉賢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往往是依靠自身經濟實力、社會地位、文化程度和道德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個人魅力來感染和號召鄉民,進而參與鄉村治理。但因缺乏道德約束、制度規范和法律監督,新鄉賢個體的參與往往難以持久,這不利于形成穩定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鄉風民風。要發揮新鄉賢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明確新鄉賢個人或群體權力的獲得是源于接受民眾委托或獲得上級組織的合法性授權,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
首先,要培育村民主體意識,發揮村民主體作用。村民作為鄉村治理的主體,既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的受眾,也是重要參與者。村兩委組織要通過組織開展各類活動不斷拓寬村民視野、調動積極性,由外到內激發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在新鄉賢的示范引領下更好發揮主體作用。其次,強化新鄉賢地位,注重發揮新鄉賢的作用。通過完善權力授受機制、監督機制等,保障新鄉賢以規范化途徑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的傳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是一項涉及面廣的實踐活動,需要廣大村民和新鄉賢群體等廣泛參與。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鄉村治理組織為核心,構建一個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實踐體系,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和鄉村治理良好局面,加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的民主化進程。
首先,發揮新鄉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講者作用。新鄉賢具有號召力、示范力以及與村民聯系緊密等優勢,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最直接的宣講員,他們能夠結合本村文化傳統、發展實際等正確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黨的方針政策用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方式予以轉化,能更好地感染群眾、吸引群眾、凝聚民心。其次,發揮新鄉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作用。新鄉賢要根據鄉村發展實際、村民現實需求,打破傳統說教式的道德教育,從鄉情、民意和民生著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運用在解決村民最關心關注、急難愁盼的問題上,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讓村民發自內心的認同、接受、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大程度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中凝聚人心、塑造精神、推動發展的價值功能。最后,發揮新鄉賢豐富鄉村精神文化的助推者作用。新鄉賢要借助農村基層組織的力量,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利用農閑時間和重要傳統節日契機,組織村民開展廣場舞比賽、文藝匯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具體活動之中,努力營造文明鄉風,助力鄉村精神文明建設。
鄉土文化是鄉村凝心聚力的粘合劑,是鄉村文明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鄉賢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需要立足鄉村,充分認識鄉土文化的價值。新鄉賢雖分為來自本土、扎根本土、服務本土的“在場”鄉賢與因求學、致仕、從商等原因離開故土、依然眷戀家鄉的“不在場”鄉賢,但兩者都從不同層面影響著鄉土文化的發展,并在不同程度上助力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的傳播和實踐。一方面,要發揮“在場”鄉賢的本土化優勢。他們對鄉土歷史背景、文化傳統以及自然人文環境有著豐厚的情感聯系和價值認同,通過他們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改變人們對鄉土文化的碎片化認知,促進鄉土文化創造性轉化。另一方面,要發揮“不在場”鄉賢的開放性和創新性優勢。他們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具有較強的市場意識和現代化能力,能夠借助網絡、自媒體等載體推進傳統鄉土文化的現代化轉型,從而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有效傳播。
新鄉賢群體是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力量,是匯集鄉村振興強大合力的重要主體。他們作為助力鄉村振興、推進鄉村治理的重要成員,對在鄉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傳播的重要力量。在新時代鄉村振興背景下,要將既“賢”又“能”的新鄉賢引回鄉村,充分發揮新鄉賢這一角色的積極作用。既要利用好新鄉賢出身于鄉村、成長于鄉村、與村民有天然的情感價值聯系這一特點,又要發揮出新鄉賢號召力強、凝聚力強、能夠一呼百應這一優勢,通過他們身體力行的帶動作用,以鄉民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位村民都能發自內心的實現價值認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更加鮮活的形式在農村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