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兔媽媽老了,早上起床的時候,總是會咳個三五聲。小兔子心疼媽媽,媽媽每咳一聲就像有人拿針頭扎她一下。多少次,她勸媽媽:“看看醫生唄!”
但兔媽媽不承認自己有病,一伸腰,拍打著胸脯:“好好的,看什么醫生啊?”
小兔子再勸,兔媽媽就生氣了:“如果咳兩聲就是病了,那就沒有健康人了。”
小兔子撅著嘴,明明病了,不承認也不看醫生,這不是自己欺騙自己嗎?媽媽不去看醫生,那我可得給媽媽看病。
小兔子有事沒事就到診所門前去轉悠,診所里擠滿了人,老人小孩最多,咳嗽聲此起彼伏。她還發現從診所里出來的人,手里都有一瓶止咳糖漿。
小兔子也想給媽媽買一瓶,可媽媽會把藥瓶扔得遠遠的,還會訓斥她亂花錢。怎么辦?小兔子借過人家的藥瓶,翻來覆去地研究著,看到止咳糖漿的成分表里有蔗糖,心想,蔗糖不就是甘蔗煉的糖嗎,我讓媽媽嗑甘蔗不就等于吃藥了?
小兔子拿不準,一直候在診所,等醫生看完所有病人才上前去問。“醫生,我媽媽每天都會咳幾聲,可她偏偏不吃藥,讓她吃甘蔗可以嗎?”
醫生眼睛一亮,伸手摸著小兔子的頭:“可以啊,糖在咽部能夠形成一定的保護層,減少對咽喉部位的刺激,繼而緩解其癥狀。”
小兔子一腰彎到底,連聲說謝謝,蹦蹦跳跳去市場買了一根甘蔗。
小兔子把甘蔗杠回家,削掉皮,讓媽媽嗑。媽媽推開甘蔗:“謝謝寶貝,你吃唄,媽媽不吃。”
小兔子耍起了兔脾氣:“哼,你不嗑,我中午就不吃飯了。”
媽媽挑了一截最小最短的甘蔗:“媽媽嗑,媽媽就嗑。”
小兔子扭過頭,用手掩著嘴哧哧地笑。待媽媽嗑完一截后,小兔子再遞上一截:“媽媽,你嗑一截甘蔗,我中午就吃一碗飯,你嗑兩截,我就吃兩碗。”
看著小兔子一本正經的臉和瘦削不堪的身子,兔媽媽可巴望她多吃點飯長胖點,當即答應:“好啊,我們拉勾。”
當媽媽嗑完一截,小兔子再送上一截,是甘蔗頭,也是最粗最甜的那一截:“媽媽,我中午可以吃三碗飯。”
兔媽媽不知小兔子心里所想,但聽小兔子說多吃飯她就高興。正當兔媽媽準備嗑第三截甘蔗的時候,小狗來串門了。他一眼看到兔媽媽嗑甘蔗的費力樣子,就訓斥起小兔子來:“你個小兔崽子,你媽媽年齡那么大了,牙不好,你還讓她嗑甘蔗,把牙嗑壞了以后豆腐都吃不下去。”
小兔子一驚,敲打著腦袋:“我咋這么笨呢,媽媽的牙本來就掉了好幾顆了,要是因為嗑甘蔗再把牙嗑掉了,那我的罪過可就大了。”
小兔子把甘蔗奪過來:“媽媽,你別生氣,不吃了不吃了,中午,我還是吃三碗飯。”
病了不吃藥,甘蔗能治病,可到底怎么嗑呢?小兔子萬般無奈,打算去向足智多謀的表哥猴子求助,一想到猴哥,就想到他家有一個榨漿機,小兔心想:“我把甘蔗汁榨出來,不就不損牙了嘛……”
小兔子把甘蔗汁送到媽媽手里,兔媽媽接過正湊到嘴邊,小豬來串門,奇怪地問:“這是吃午飯還是早飯啊?”
兔媽媽說:“這是寶寶給我榨的甘蔗汁。”
小豬瞪大了眼睛:“你媽媽年齡這么大了,你還給她弄這么甜的東西,不知道老年人要防糖尿病嗎?”
買回的一根甘蔗才吃了三截。吃?還是不吃?
天還沒亮,小兔子就醒了,是被媽媽的咳嗽聲驚醒的。一向嗜睡的小兔子再也睡不著了,就在公雞的第一聲打鳴聲中,小兔子來了靈感:半年前,社區組織老年人體檢,不是有一張體檢表嗎?小兔子找出媽媽的體檢表,找到血糖那一項,是正常的,放心喝甘蔗汁吧。
為避免前來串門的鄉鄰們“干擾”,小兔子把門關得嚴嚴的,等媽媽喝完了再開門。
甘蔗吃完了,小兔子又去市場扛了一捆回來。
三天過去了,媽媽沒有咳得那么急了。六天過去了,媽媽說她的喉嚨不癢了。再后來,媽媽一天都不咳一聲了。
就這樣,小兔子治好了兔媽媽多年的干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