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萍
湖北省監利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湖北監利 433300
在臨床上,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是一種常見的多發性損傷,采取游離皮瓣移植手術是當下治療此病的最佳方式[1-2]。 然而,游離皮瓣移植手術離不開優良的顯微外科技術予以協助,并且采取術后規范、系統的護理管理,可以避免許多并發癥,是手術有效的重要保證[3-4]。醫護患三位一體護理模式是由醫生和護士依照自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患者個性化護理需求一起構建工作團隊,將健康護理指導供給患者,使其疾病管理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加快其術后恢復健康的速度[5]。 本研究為了更高效地促進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 接受游離皮瓣移植修復手術患者的術后康復,探討圍手術期患者實施醫護患三位一體護理的應用效果。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監利市中醫醫院接受游離皮瓣移植修復治療的68 例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4 例。 觀察組中,男22例,女12 例;年齡18~57 歲,平均(38.25±9.04)歲;文化程度:小學8 例,初中17 例,高中及以上9 例。 對照組中,男21 例,女13 例;年齡18~55 歲,平均(38.70±9.23)歲;文化程度:小學7 例,初中17 例,高中及以上10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經監利市中醫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倫理批號:B2021-023-02)。 納入標準:①患者并發軟組織缺損,伴骨質外露、指端血運不佳、屈肌腱功能困難;②患者行游離皮瓣移植修復術,無游離皮瓣手術相關禁忌;③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合并認知困難、精神疾病者;②合并其他軟組織損傷或骨折者;③并發心、腎、肝臟器功能缺損者。
對照組患者在圍手術期行常規護理,即術前責任護士開展多項輔助查檢,同時向患者開展游離皮瓣移植手術方面的健康宣傳,向他們介紹手術重點事項和并發癥的防范;術后開展隔離及消毒管理,在血供區做好皮膚血供保護[6-7]。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醫護患三位一體護理。
1.2.1 設立一體化合作團隊 主治醫生1 位,負責外科手術治療;主管護士1 位,參與交接班和查房,負責護理方案編制、責任護士監督、患者動態評估等;責任護士2 位,落實基礎護理,評估疾病情況,做好健康宣教;患者志愿者2 位,學習能力與溝通互動能力強,以自身恢復情況現身說法,并參與病友互助等。
1.2.2 具體實施 術前:查看患者病歷、臨床表現、凝血相關指標等,并讓責任護士按照手術事項和患者具體病情相應講解圍手術期注意事項。給患者觀看手術相關視頻,讓患者對手術形成認知,降低疾病帶來的不確定感,提高對治療的信心[8]。 術后:在患者麻醉恢復理智之后, 主管護士結合患者自護能力和具體病情,和其一起商定護理方案, 準許患者參加疾病相關檢查、術后護理計劃,指導患者進行疼痛評價,同時給予相應的疼痛護理干預,若得分<5 分,可引導患者采取閱讀、聽音樂之類措施幫助其轉移關注,降低疼痛感;得分5~7 分, 可幫助患者冰敷四周組織以降低疼痛感;得分>7 分,按照醫囑使用鎮痛藥。 在術后第3 天向患者派發《健康宣教實施情況記錄單》,要求如實記錄。 主管護士和主治醫生每日查房,掌握患者術后康復狀況等,督促堅持運動[9]。一體化合作團隊在晨會時向患者介紹病情,利用醫、護、患的溝通與互動,更有效地向患者提供護理引導。 出院時:團隊成員彼此相配合,在患者出院時依照其皮瓣愈合的情況以及康復的成效, 將詳細的院外康復護理及隨訪計劃設立出來,詳細說明出院后并發癥護理以及運動、飲食、日常生活等注意事項。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健康常識知曉率、皮瓣移植成功率、治療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術后1、2 周疼痛得分和創面愈合時間。 ①健康常識掌握率:采用自擬的《健康常識調查問卷》進行評價。 患者回答10 個是非題,回答全對表示知曉,否則為不知曉。問卷Cronbach′s α=0.886,KMO=0.875。 ②治療依從性:自行擬定《治療依從率問卷》,包括康復、運動、飲食、并發癥護理等共12 個條目。采用1~3 級評分,滿分12~36 分,≥32 分為遵從。 問卷Cronbach′s α=0.859,KMO=0.863。③皮瓣移植成功判斷標準:移植之后,無皮瓣壞死,血液能良好循環。 ④并發癥:包括壓瘡、血管危象、切口感染。 ⑤術后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0~10 分,分值越低提示疼痛感越輕[10]。⑥護理滿意度: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技能、健康宣教等共12 個題項。 采用1~3 級評分, 滿分12~36 分。 得分>28 分為滿意。 問卷Cronbach′s α=0.891,KMO=0.872。
采用SPSS 24.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及組內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健康常識掌握率、 治療依從率、皮瓣移植成功率和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健康常識掌握率、皮瓣移植成功率、治療依從率、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觀察組患者術后1、2 周的疼痛得分低于對照組,創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得分和創面愈合時間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得分和創面愈合時間的比較(±s)
注 與本組術前比較,aP<0.05
疼痛評分(分)術前 術后1 周 術后2 周組別 例數 創面愈合時間(d)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34 34 8.69±1.12 8.71±1.09 0.075 0.941 6.02±0.89a 7.66±1.10a 6.758<0.001 4.58±0.84a 6.45±0.96a 8.549<0.001 12.85±2.02 17.02±3.12 6.542<0.001
觀察組患者術后發生血管危象1 例,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94%。 對照組術后發生壓瘡3 例、切口感染2例、血管危象1 例,并發癥總發生率為17.65%。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81,P=0.046)。
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最佳的治療方式是游離皮瓣移植,然而,患者在移植手術后易產生切口感染、壓瘡、血管危象等并發癥,給患者預后帶來不良影響[11]。 提高患者健康常識掌握率與治療依從性可有效改善預后[12]。 作為“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論,醫護患三位一體護理有利于強化患者對健康常識的掌握,增強了患者疾病管理的主動性, 提高了治療依從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健康常識掌握率和治療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三位一體護理能強化患者對疾病的科學認知及治療依從性。 許永先等[14]研究顯示,患者疾病知識水平提升,可以促使治療依從性提高。 醫護患三位一體護理幫助患者從最初單純接受護理逐漸變成自我護理,改變其治療和護理中的被動狀態,更加主動配合。同時,健康教育還可以強化對疾病的認知,提升治療依從性。 有研究顯示,術后疼痛可加大游離皮瓣移植修復患者負面情緒,影響預后[15]。 因此,減輕患者疼痛感是護理的重點[16]。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1、2 周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醫護患三位一體護理在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本研究將疼痛護理列為專項護理內容,定期進行疼痛評分,并根據評分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有效地減輕了患者術后疼痛感。
術后創面及時愈合直接關系到移植成功率[1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皮瓣移植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三位一體護理能加速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 接受游離皮瓣移植修復手術患者的術后康復。醫護患三位一體護理促使醫生、護士和患者之間的互動與配合更加高效,從而將專業化和全過程的指導供給患者,遵醫囑行為得到強化,縮短了創面愈合時間,提高了移植成功率。 任鍇等[18]研究顯示,創面愈合時間越短,越有助于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醫護患三位一體護理可以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由于患者提高了健康常識水平和治療依從性,有效地預防了術后并發癥。
綜上所述,對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接受游離皮瓣移植修復手術的患者應用三位一體護理模式干預,可增強其治療依從性,降低術后疼痛感,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與皮瓣移植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