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雯,郝宗嬌,邢永生
新鄉市中心醫院,河南新鄉 453000
重癥心力衰竭多指靜息狀態下出現呼吸困難、心悸、氣促等表現,好發于年齡≥60歲人群,若未積極處理,可誘發心源性休克,最終導致死亡[1]。重癥心血管病監護病房(CCU)是重癥心力衰竭患者集中監測搶救治療的護理場所,以往CCU病房護理中強調以監護質量為重點,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轉變,CCU病房護理逐漸轉向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模式。蕭氏雙C護理模式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其核心在于促使患者在心理、生理方面達到最愉快狀態,現已廣泛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防治[2-3]。細節雙滲透護理以常規護理為基礎,將常規護理細節化、流程化,旨在使患者得到更加全面、細致的護理服務。本研究將細節雙滲透及蕭氏雙C護理模式聯合應用于年齡≥60歲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分析其對住院時間及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20年1—8月新鄉市中心醫院收治的96例年齡≥60歲重癥心力衰竭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建檔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8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4例;年齡62~85歲,平均年齡(74.02±3.85)歲;文化程度為小學及初中21例,高中20例,大專及以上7例。觀察組中男20例,女28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2.85±4.17)歲;文化程度為小學及初中24例,高中19例,大專及以上5例。納入標準:(1)符合重癥心力衰竭診斷標準[4]。(2)NYHA心功能分級Ⅲ~Ⅳ級。(3)性別不限。(4)可在醫務人員幫助下完成量表調查。排除標準:(1)其他心血管疾病。(2)嚴重心理疾病。(3)意識障礙。(4)病歷資料不全,且依從性差。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樣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做好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監測,若發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異常現象,及時遵醫囑處理;完善日常飲食管理,多食低鹽、低脂、易消化食物,禁止食用辛辣、寒冷等刺激性食物;協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如大小便、穿脫衣、吃飯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細節雙滲透聯合蕭氏雙C護理模式干預。(1)建組。由6名人員組成,包括1名主治醫師、1名護士長、4名專科護士。主治醫師負責診治,護士長負責制訂舒適細節護理、人員調配,專科護士負責落實舒適細節護理計劃。(2)循證支持及循證計劃。在中國知網、萬方等數據庫搜索重癥心力衰竭、細節雙滲透、蕭氏雙C護理模式等關鍵詞,結合本科室收治患者實際情況制訂循證計劃,主要從心理、生理兩個方面展開。(3)實施。①心理舒適細節護理。a專業支持。主要體現在專科護士與患者之間,如專科護士每日在床尾備忘本中寫下激勵性語言,如“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能看到曙光”;或設計溫馨實用便利貼,在便利貼上書寫“謹防跌倒”“小心墜床”“有事請呼叫護士”等親切提示語;或向患者介紹既往本科室中正反面案例,在此過程中注意聽取患者想法,必要時給予撫觸、擁抱等非語言性情緒應答。b家庭支持。鑒于新冠肺炎期間,不建議現場探視,鼓勵親朋好友定期進行微信或QQ視頻,分享以往快樂時光及有趣故事。②生理舒適細節護理。a體位。主動為重癥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后背支撐架、前置移動式床桌、海綿軟枕、圈式軟墊,并介紹其用法和優點,贏得患者配合,注意間隔2 h幫助患者翻身1次,適當按摩四肢,放松全身肌肉。b吸氧。挑選長短度可調、質地柔軟、掛耳的雙側鼻塞式吸氧導管,若出現鼻塞導管損壞、拉伸現象,及時更換;及時清理鼻孔,并用石蠟油、溫水棉簽擦拭患者口唇鼻腔。c用藥。用藥前詳細介紹藥物機制、用法、用量,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處理對策,用藥后加強巡視,觀察有無不良反應發生,發現后及時給予處理。d環境。病房環境以暖色調為主,定時通風消毒;床上用品盡量挑選棉質親膚材質,并提供局部水墊,緩解皮膚壓力。e語言。當患者發出求助信號時,禁用“等一會”“稍等”,而使用“好的,馬上就來”;在患者對自身疾病恐懼、擔心時,禁用“沒事的”“再等等”,而使用“不要灰心氣餒,醫院有最先進的設備和最負責的醫生,相信經過我們共同努力一定會打敗病魔”。f康復運動。Ⅳ級以肢體被動運動為主,活動髖、膝、肘、肩關節,5 min/次,2次/d,待病情逐漸好轉后,指導其主動舉手、曲髖、屈膝、移動下肢等,5~10 min/次;Ⅲ級應協助患者在床邊由坐到站,站立5 min后坐下休息,重復2~3次,隨后逐步過渡至室內步行、走廊步行,逐漸增加距離。
(1)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時間、CCU治療時間、癥狀改善時間。(2)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3)采用自制重癥心力衰竭舒適度問卷評估舒適度,8~10分為舒適,5~7分為相對舒適,0~4分為不舒適。舒適度=(舒適+相對舒適)例數/總例數×100%。(4)應用自制量表從合理化、深入化、全面化、細致化4個維度評估護理工作滿意度,各維度評分范圍為0~10分,分值越高,護理工作滿意度越高。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康復相關指標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CCU治療時間、癥狀改善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康復相關指標情況(±s)d

表1 兩組患者康復相關指標情況(±s)d
組別觀察組(n=48)對照組(n=48)t值P值住院時間11.52±1.20 15.86±1.33 16.785<0.001 CCU治療時間5.31±0.75 7.25±0.93 11.250<0.001癥狀改善時間3.10±0.85 4.98±1.33 8.252<0.001
護理前,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LVEF、LVEDD、LVESD指標改善優于護理前,且觀察組LVEF指標高于對照組,LVEDD、LVESD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功能指標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功能指標情況(±s)
組別觀察組(n=48)對照組(n=48)t值P值LVEF(%)護理前31.62±4.63 32.15±3.78 0.614 0.540護理后41.65±3.38 35.59±4.43 7.535<0.001 LVEDD(mm)護理前64.71±6.78 65.30±5.57 0.466 0.642護理后57.24±4.88 61.20±5.30 3.808<0.001 LVESD(mm)護理前54.85±4.46 53.37±5.51 1.447 0.151護理后47.42±4.71 52.16±4.85 4.858<0.001
兩組患者舒適度情況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舒適度情況例(%)
兩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分情況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合理化、細致化、全面化、深入化4個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分情況(±s) 分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分情況(±s) 分
組別觀察組(n=48)對照組(n=48)t值P值合理化7.41±0.62 5.68±0.74 12.415<0.001細致化7.65±0.53 5.59±0.60 17.828<0.001全面化7.70±0.44 6.03±0.51 17.177<0.001深入化7.61±0.56 5.94±0.63 17.726<0.001
重癥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病終末期,較輕重癥心力衰竭和正常人而言存在多重不適源,其一是心理不適,一般認為與疾病本身、經濟壓力、醫療設備等因素有關,其二是生理不適,涉及體位、運動、用藥、環境等多方面內容,兩者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加劇病情進展,影響疾病轉歸[5-6]。
常規護理重點多圍繞疾病提供護理服務,鮮少關注患者生理及心理變化,加以護理期間多憑經驗施護,缺乏科學性及針對性,難之滿足臨床預期[7-8]。隨著醫學發展及健康觀念轉變,人們對護理服務提出更高要求,細節雙滲透、蕭氏雙C護理模式應運而生并逐漸應用于臨床實際,鄭章芳[9]、洪瓊君等[10]研究指出,細節雙滲透聯合舒適護理可顯著提高CUU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作患者舒適度及護理滿意度。本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舒適度及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符合上述研究觀點,充分佐證細節雙滲透、蕭氏雙C護理模式聯合可提高重癥心力衰竭患者舒適度及護理工作滿意度。考慮其原因與有機結合了舒適護理和細節護理兩大科學模式有關,護理期間重點明確情感、用藥、語言、體位等多個方面不適源細節,從細微之處引入舒適護理,針對性解決患者不適問題,提高其整體舒適度,獲取患者高度認可,從而減少護患糾紛,營造和諧護患關系。本研究還發現,觀察組心功能指標、住院時間、CCU治療時間、癥狀改善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可見細節雙滲透聯合蕭氏雙C護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年齡≥60歲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縮短CCU治療時間,加快康復進程。考慮其原因與以下兩方面有關:(1)從專業支持、家庭支持等兩個方面展開心理舒適細節護理,使患者充分感受來自專科護士、家庭的溫暖和關愛,樹立戰勝疾病信念,主動配合醫務人員工作,同時可擺脫社會疏離感、拋棄感,促使其早日回歸社會。(2)生理舒適細節護理中重點從體位、康復運動、用藥等方面施行護理,如用藥指導可幫助患者掌握正確的用藥方法,最大限度發揮藥物作用;根據心功能分級采取針對性康復運動,可抑制過度激活交感神經系統,提高副交感神經系統活性,改善有氧代謝,緩解心力衰竭臨床癥狀,促使心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細節雙滲透聯合蕭氏雙C護理模式可改善年齡≥60歲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舒適度及護理工作滿意度,縮短住院時間,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