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威,陳淼林
1.尋烏縣人民醫院,江西贛州 342200;2.尋烏縣南橋鎮衛生院,江西贛州 342208
慢性心力衰竭(CHF)屬于心臟疾病的終末階段,具有預后差、病死率高等特點,患者心功能呈進行性減退,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1-2]。目前,臨床治療該病多以阻止心肌重構、降低病死率為主,沙庫巴曲纈沙坦鈉較為常用,其具有雙重抑制作用,能有效擴張血管,加快尿鈉排泄,減輕心肌損傷[3-4]。但CHF患者病情復雜,單一用藥病情控制不佳。托伐普坦(TOL)屬于V2受體拮抗劑,可阻止血管加壓素結合V2受體,抑制腎臟對水重吸收,從而加快體內游離水清除,升高血鈉水平,糾正水電解質紊亂,以降低患者心臟負荷,穩定病情進展[5-6]。本研究旨在探究CHF患者采用TOL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治療的具體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尋烏縣人民醫院治療的86例CHF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3例。對照組男27例,女16例;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64.52±3.85)歲;體質量52~84 kg,平均體質量(62.83±4.57)kg;病程3~11年;平均病程(6.21±1.04)年;基礎疾病:20例冠心病、11例高血壓、8例擴張性心臟病、4例風濕性心臟病;NYHA心功能:12例Ⅱ級、22例Ⅲ級、9例Ⅳ級;文化程度:11例高中及以上,17例初中,15例小學。觀察組男28例,女15例;年齡49~78歲,平均年齡(64.56±3.87)歲;體質量52~85 kg,平均體質量(62.86±4.59) kg;病程3~11年;平均病程(6.24±1.07)年;基礎疾病:21例冠心病、12例高血壓、7例擴張性心臟病、3例風濕性心臟病;NYHA心功能:13例Ⅱ級、22例Ⅲ級、8例Ⅳ級;文化程度:10例高中及以上,17例初中,16例小學。本研究經樣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納入標準:符合CHF診斷標準[7];左室射血分數(LVEF)≤40%;NYHA分級Ⅱ-Ⅳ級;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2)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肝腎衰竭;意識障礙;凝血系統異常;對本研究用藥過敏。
兩組患者均接受基礎治療。對照組口服沙庫巴曲纈沙坦鈉(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國藥準字:H20170344)治療,100 mg/次,2次/d,逐漸增至200 mg/次,2次/d。觀察組加用TOL(浙江大冢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115)治療,口服15 mg/次,1次/d。兩組均用藥7 d。
用藥前及用藥7 d后評價下述各項指標。(1)臨床療效:心衰癥狀基本消失,心功能分級改善2級或以上為顯效;心衰癥狀明顯減輕,心功能分級改善1級為有效;未達上述標準為無效。(2)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及神經內分泌因子水平:采集兩組3mL靜脈血,取得血清后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NT-proBNP、抗利尿激素(ADH)、血漿腎素活性(PRA)水平。(3)心功能指標:以德國西門子EPIQ7型心臟彩超測定兩組心輸出量(CO)、LVEF、左室舒張末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內徑(LVESD)。(4)不良反應:低血壓、口干、尿頻等。
數據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組間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NT-proBNP、ADH、PRA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NT-proBNP、ADH、PRA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NT-proBNP及神經內分泌因子水平情況(±s)
組別NT-proBNP(ng/L)治療前治療后ADH(ng/L)治療前治療后PRA[μg/(L·h)]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n=43)對照組(n=43)t值P值5 045.63±561.48 5 049.42±564.15 0.031 0.975 2 034.15±169.85 2 341.84±204.89 7.581 0 84.13±6.69 84.25±6.75 0.083 0.934 60.08±5.13 65.12±5.26 4.498 0 4.32±1.03 4.35±1.06 0.133 0.894 3.02±0.53 3.59±0.72 4.181 0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CO、LVEF較對照組高,LVEDD、LVESD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情況(±s)
組別觀察組(n=43)對照組(n=43)t值P值CO(L/min)治療前3.52±0.41 3.49±0.38 0.352 0.726治療后4.78±0.53 4.23±0.47 5.925 0 LVEF(%)治療前37.59±3.15 37.24±3.09 0.520 0.604治療后46.74±4.12 41.53±4.06 5.906 0 LVEDD(mm)治療前63.49±6.75 63.56±6.79 0.048 0.962治療后50.16±5.03 54.75±5.24 4.144 0 LVESD(mm)治療前52.63±5.42 52.71±5.48 0.068 0.946治療后40.25±4.63 45.41±4.72 5.118 0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5%(2/43),其中低血壓和口干各有1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98%(3/43),其中尿頻2例,低血壓和口干各1例。組間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79,P=0.397)。
CHF患者心臟泵血功能發生障礙,心搏出量難以滿足機體代謝需求,從而誘發體液潴留、呼吸困難等癥狀,且隨著病情進展,患者體內血鈉水平會逐漸減少,易引起低血鈉癥,進一步降低心肌細胞收縮和舒張功能,加重CHF進展[8]。心室重構是CHF發病基礎,當心肌受損后,可激活ADH、PRA等神經內分泌因子,促進心室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加速CHF惡化[9]。臨床治療多以強心、利尿、擴張血管為主,而隨著CHF的深入研究發現,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神經內分泌抑制劑可進一步阻止心室重構,減輕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10]。
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是由腦啡肽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抑制劑組成的復方制劑,其中沙庫巴曲可抑制腦啡肽酶活性,增加腦啡肽酶所降解的利鈉肽等肽類水平,從而起到擴張血管、利尿排鈉等多種作用,以減輕病情進展[11-12]。而纈沙坦鈉能抑制血管緊張素Ⅱ依賴性醛固酮釋放,從而穩定機體血壓,調節體液代謝,阻止水鈉重吸收,減少ADH分泌[13]。但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治療難以阻止鈉流失,不利于糾正病情進展引起的低鈉血癥,仍需進一步優化用藥方案。NT-proBNP是評估CHF病情的重要指標,當心肌損傷時,可大量分泌并釋放入血,提示心功能障礙,且其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ADH、PRA屬于常見神經內分泌因子,其中ADH由人體缺水使下丘腦視上核及室旁核分泌并于垂體釋放的激素,能提高腎小管對水重吸收能力,阻止水分流失,以起到抗利尿作用;PRA為蛋白水解酶,多由球旁細胞分泌,在腎素作用下可加快血管緊張素原產生血管緊張素Ⅰ;上述神經分泌因子長期激活可加速心室重構進程,促進心衰持續惡化。本研究結果表明TOL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可增強CHF治療效果,降低NT-proBNP、ADH、PRA水平,保護心功能,且不良反應少。分析原因為,血管加壓素具有抗利尿及促周圍血管收縮作用,當心力衰竭發生后,可降低心房牽張器的敏感性,使得血管加壓素大量釋放,不僅能通過V2受體阻止體內游離水清除,造成嚴重水潴留,還可通過V1受體造成血管收縮,加重心臟負荷。而TOL屬于新型利尿劑,進入人體后可選擇性抑制血管加壓素結合腎臟V2受體,阻斷其引起的血管收縮和水潴留作用,降低尿液滲透壓,且該藥不會增加鈉排泄,利于升高血鈉水平,減輕心容量負荷[14]。TOL還可拮抗V1a受體,減輕心肌肥厚,抑制心室重構,阻止心功能進行性損傷[15]。與沙庫巴曲纈沙坦鈉聯用可協同增效,抑制神經內分泌因子激活,改善體內水鈉代謝,從方面改善CHF病情進展。但本研究樣本較少,其遠期療效有待長期隨訪觀察,并增加相應觀察指標,以進一步論證TOL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在慢性心衰治療中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TOL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可改善CHF患者體內神經內分泌因子水平,加快NT-proBNP水平復常,增強心功能,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