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2014年8月31日,張惠妹在中國臺灣臺中圓滿劇場舉辦“2014aMEI‘偏執面’演唱會”。
由騰訊視頻主辦的這場“偏執面”演唱會,開創了國內首次嘗試全球免費線上演唱會的先河,線下觀眾只有6000名,但線上觀眾卻超過了100萬。而從2014年8月開始,汪峰、張惠妹、趙傳、華晨宇、莫文蔚……都先后舉辦了“在線演唱會”,多個演唱會的線上觀看人數超過百萬,不少演唱會的線上收入幾乎實現了與線下收入持平。
新冠疫情以來,一種非典型演唱會——線上演唱會——開始崛起。進入2022年,崔健、羅大佑、孫燕姿等明星的線上演唱會,再次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
線上演唱會免費,可以說是零門檻,觀眾不受時間、地點、場地、數量的限制,當然,和線下的演唱會相比,觀眾的體驗也不相同。
這是它的利與弊。
2020年4月7日,傳來一個消息,Lady Gaga將攜手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公民組織,聯手打造一場主題為“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慈善演唱會,籌集資金,以此支持在抗疫前線的醫務工作者們,并向他們表達敬意。
這場線上演唱會邀請到安德烈·波切利、郎朗、艾爾頓·約翰、保羅·麥卡特尼、史提夫·汪達等音樂人,以及大衛·貝克漢姆、伊德里斯·艾爾巴夫婦等文體界人士參與,陣容之強大,《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創造了最多音樂人參加的線上音樂會紀錄。
音樂會“中國一小時”部分邀請華語樂壇愛心歌手和音樂人共同助力全球戰疫,張學友、陳奕迅、郎朗等中國藝人在此演出時段進行在線表演,向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傳遞了中國力量,表達全球人民共同戰勝疫情的堅韌與決心。

“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慈善演唱會。
這場線上演唱會引發了中國音樂人的熱情,4月12日下午5時,久未露面、已屆古稀之年的許冠杰在維港之畔,舉行了一場“同舟共濟”網上演唱會,引起轟動。演唱會視頻在網上上架24小時,就有644萬人次觀看。
2020年4月20日,微博、網易云音樂、大麥和蝦米音樂四大平臺聯手發起題為“相信未來”的公益倡議,邀請上百位華語樂壇的頂級歌手義演,為中國各行各業的普通人歌唱,呼吁一起努力復工復產,共同迎接戰勝疫情后美好的未來。

2020年5月2日,“相信未來”線上義演首場演出正式上線,王菲、那英、老狼等老牌歌手與一些新生代歌手都參與了此次樂壇盛事。因為這場現場演唱會的特殊性,其實歌手們的狀態都是很放松的,反而讓歌迷看到他們很不一樣的一面。王菲和常石磊合唱《人間》,顯得非常輕松;平時不茍言笑的樸樹出現在直播鏡頭里時,也展現出了自己童真的一面。還有一身運動服的那英,居然一邊做仰臥起坐,一邊唱《默》,屬實有點炫技的嫌疑了。
5月10日,“相信未來”第四場也是最后一場演出,義演圓滿落幕。在四場演出前后10個多小時的節目中,各路音樂大咖依次登場,云端同臺,差不多4億華人在線觀看了這場演出,在中國音樂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20年的抗疫線上演唱會,雖然陣容強大,引起了很大關注,但因演出條件限制,歌手無法前往錄音棚和舞臺,要么在家中,要么在賓館、在戶外表演,沒有專業設備,就連麥、手機伴奏、自彈自唱。這樣的演出效果自然不可能和真正的演唱會相比。
而今年,有兩場線上演唱會,實際上是把線下演唱會直接搬到網上來。
一場,是2022年4月1日,張國榮逝世紀念日的時候,在線上播出的張國榮熱情演唱會修復版。在2000年的《熱·情》演唱會中,張國榮親任藝術總監,演唱會的藝術構思、曲目遴選、舞蹈編排、到燈光、配樂,全部由他組織安排,他都親歷親為。他非常經典的長發造型就出自該場演唱會,由世界時尚大師高緹耶擔任整場演唱會服裝設計。
張國榮已于2003年去世,他自然不可能重新現身來開演唱會,也就是說,線上,是能夠再睹張國榮風采的唯一方式。
當天晚上20:00,張國榮以這樣的方式“復活”,確實是非常好的創意。美其名曰是線上演唱會,其實就是播放錄像,但是因為現在網絡的技術提供了互動,網友可以通過在線的評論表達他們對張國榮的喜愛。在形式上,和在世的歌手舉辦線上演唱會是一樣的。這就讓這場實質是錄像的線上演唱會更像是一場真的演唱會。

2020年4月20日, 微博、網易云音樂、大麥和蝦米音樂四大平臺聯手發起題為“ 相信未來”的公益倡議,邀請上百位華語樂壇的頂級歌手義演,為中國各行各業的普通人歌唱,呼吁一起努力復工復產,共同迎接戰勝疫情后美好的未來。
在騰訊多媒體實驗室的智能影像修復技術支持下,QQ音樂攜手環球音樂旗下廠牌寶麗金,并聯合騰訊云、微信視頻號、騰訊視頻共同呈現“張國榮2000年《熱·情》演唱會超清修復版”。即便你在現場,因為座位的遠近,坐得遠的,你也很難那么清晰地欣賞歌手的演唱。而線上演唱會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你可以近距離觀看演唱者的微表情,這樣的線上演唱會,確實是鐘愛張國榮的歌迷的一大福音。
另一場非常受人矚目的演唱會是周杰倫在5月20日和21日晚的“魔天倫”“地表最強”演唱會。這兩場演唱會,一開放預約通道,就有超600萬人預約觀看。
魔天倫世界巡回演唱會是周杰倫自2013年5月17日起在全球范圍內舉辦的巡回演唱會。周杰倫音樂歷程中的多樣風格分別以不同的章節呈現在歌迷面前,氣勢如虹的重節奏歌曲、充滿畫面的電影音樂、鋼琴表現的周式浪漫抒情曲、獨樹一格的中國風歌曲、Acapella 、Unplugged等七大主題段落,將他自己的音樂型態分主題段落詮釋。
而周杰倫地表最強世界巡回演唱會首站于2016年7月1日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演出。所謂“地表最強”,這個演唱會名字已經透露出周杰倫這一系列演唱會的太空科技元素。
周杰倫一開場就直接把歌迷拉到外層空間,舞臺上巨型盔甲LED多層次浮空矗立,航天員漫步于宇宙之間,周杰倫搭乘太空艙穿越時空之門而來,按開艙門按鈕來到了演唱會現場,穿著“電幻戰士裝”的他一現身就讓歌迷尖叫聲不絕于耳!透過LED視頻設計精準切換到現場表演,讓歌迷不用借助任何VR裝備,就宛如和周杰倫做了一場太空遨游!
顯然,這樣的演唱會,如果你能在現場,一定會享受到極強的視覺沖擊,線上演唱會的視聽效果恐怕就要差強人意一些,這是線上演唱會現在尚不能達到的現場效果。
2022年的線上演唱會還有兩位重量級的歌手,就是崔健和羅大佑,兩位都是教父級的音樂人,在華人中有極大的影響力。他們兩人先后舉辦線上演唱會,在樂迷中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首先是4月15日晚,崔健舉辦線上演唱會。有4500萬人圍觀,整個朋友圈都刷屏了。
崔健的風格依舊有著濃濃的搖滾范兒,既唱了近年寫的新歌,也有《花房姑娘》這樣的時代經典,還有梁博這樣的年輕音樂人作為嘉賓助陣。盡管61歲的崔健唱他那種饒舌搖滾越來越有口齒不清的感覺,但架不住范兒正,教父的派頭、搖滾大哥的氣勢,放眼內地就沒有誰能與之匹敵。
當《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不是我不明白》《假行僧》等經典再一次被唱響時,激起了多少人的青春搖滾情結?
一個多月后,5月27日,羅大佑舉行了首次視頻號線上演唱會。應該說,這不能算是羅大佑的第一次線上演唱會,2020年8月8日,羅大佑以當年《鹿港小鎮》所提及的鹿港為出發地,途經臺東與花蓮,最后回到童年的故鄉宜蘭,舉辦了一系列的線上演唱會,名為“宜花東鹿在線開唱”,那是他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的線上演唱會。
羅大佑頭發都白了,可是狀態還是非常好。這場線上演唱會名為“童年”,那些傳唱了30多年的羅大佑金曲又回響在我們的耳畔,《童年》《夢》《愛的箴言》《戀曲1990》《光陰的故事》等等,首首都是經典,可以說是幾代人的集體回憶。
《童年》這首歌最早收錄在張艾嘉1981年發行的《童年》專輯,首唱是張艾嘉,傳入內地后,經過成方圓等內地歌手的翻唱,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最廣為傳唱的校園民謠之一。

周杰倫“地表最強”世界巡回演唱會。

2022年4月1日,張國榮逝世紀念日,熱·情演唱會修復版在線上播出。

羅大佑用這首歌來命名他的首場視頻號線上演唱會,可見他對這首歌也非常看重。但實際上,熟悉羅大佑的都知道,他之后的作品,就迅速擺脫了校園民謠時代的局限性,他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橫空出世,立即改變了臺灣樂壇當時主流的小調民歌風。
到第二張專輯《未來的主人翁》,主打歌振聾發聵。2021年12月8日,“宜花東鹿在線開唱”的臺北安可站,當67歲的羅大佑,和動力火車、怪獸在天臺搖晃著吉他縱情歌唱時,身后那穿梭而過的車流,仿若不曾停下的時間之輪。“你走過林立的高樓大廈,穿過那些擁擠的人,望著一個現代化的都市,泛起一片水銀燈”,當他們唱起《未來的主人翁》,已經誕生40年的老歌,依舊震撼人心。
羅大佑的作品,既有講述人間百態的“社會責任”,也有溫柔如水的“個人情感”,在視頻號線上演唱會上演唱的《追夢人》,就是一首柔情似水的情歌。一種羅大佑標志性的長句,在兜兜轉轉余韻悠長之中演繹著三毛的人生傳奇。
羅大佑作品的多面性更比崔健來得豐富。崔健早期還有《花房姑娘》這樣抒情性的作品,到他后期已經了無蹤跡,而羅大佑在他近年來,仍有像《只得一生》這樣旋律優美的情歌,實屬難得。
對崔健與羅大佑來說,他們的音樂,都是音樂與思想的碰撞,他們的歌都不是口水歌,有音樂的探索,更有他們對社會、人生的思考。從而使得他們的作品有更長的生命力。
不管是怎么樣的演唱會形式,線上或線下,最終,還是作品魅力的體現。這兩個都已經60多歲的老男人,用他們的經典說明了,誰才是演唱會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