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鄭旭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進政府治理流程優化、模式創新和履職能力提升,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的政府運行新形態,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建設對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的引領作用,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無論對于政府系統還是數字市場,這份文件必將對今后10年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在接受《民生周刊》記者專訪時,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字政府事業部總經理許詩軍表示,指導意見強調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引領驅動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社會建設、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加快數字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并對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的2025、2035發展目標提出明確要求。可以預見,在新政策的牽引下,數字政府將進入全新的發展形態,政府治理現代化會逐步進入深水區。
在數字政府建設領域深耕多年,在您看來,剛發布的指導意見有哪些新提法?
近年來,我國數字政府建設卓有成效。“十三五”期間,通過強化“放管服”改革頂層設計、堅持統籌推進,形成一批極具中國特色的一體化政務服務試點示范,“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等服務新模式不斷涌現,顯著提升了企業和群眾的辦事便利程度,同時大幅度提升了監管效能。根據聯合國《數字政府助力可持續發展十年行動》調查報告,2020年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為0.7948,達到全球電子政務發展“非常高”的水平。
指導意見作為國家層面首個針對數字政府的完整定義和指導文件,可以看到一些新提法。首先,在服務領域更強調泛在可及和公平普惠,未來幾年內,可能泛在可及和公平普惠會成為衡量政務服務的事實標準。泛在可及的服務體系、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務,是最能發揮數字化技術、創新數字化服務的領域。
其次,在監管領域文件提到,“充分運用數字技術支撐構建新型監管機制,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這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一起確保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新的監管框架下健康發展。
再次,從數據和平臺建設趨勢來看,文件里多次強調統籌、統一,如“全國一體化的政務大數據體系”和“構建全國一體化政務云平臺體系”,這具有“書同文、車同軌”式的標志意義。
最后,是關于數字政府和數字生態的關系。數字生態是全社會的數字化環境,是面向未來的一種新型社會鏈接關系。數字政府的建設,當前首要任務是通過各類法律法規制度機制的完善,來梳理定義清晰的生產關系、游戲規則和安全邊界。然后在這個規則體系下,積極鼓勵生態中的各類主體去加強相互之間的可服務性,創造更多數字經濟發展模式。
我們常講,“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我認為,在新政策的牽引下,數字政府將進入一種全新的發展形態,政府治理現代化也會逐步進入深水區。
阿里巴巴集團在服務數字政府建設領域有哪些實踐?
阿里巴巴有幸為許多政府客戶提供服務,也見證了不少數字政府建設的標桿。
在部委層面,我們已服務26個部委單位,提供云計算、大數據及AI的技術服務能力。比如,在國家醫保局,通過建設醫保云IaaS平臺和醫保數據中臺、業務中臺,實現國家和省級兩級數據集中和統一規范,形成全國自上而下醫保信息數據交換的通用語言,打造了醫保標準化的新引擎,實現全國醫保信息互通互聯、數據互認,為后續的諸多醫保重大改革奠定基礎。
通過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建設,匯聚了過去近30年我國醫療保障服務的全量數據,覆蓋40萬家定點醫療機構、40萬家定點零售藥店、13.6億參保人,形成目前全球最大的醫療保障服務體系。
而且,每天還有大量實時數據從32個省級平臺向國家上傳,幫助醫保數據歸集治理應用不斷邁上新臺階。醫保數據的統一帶來數據流通上的便利。如異地就醫結算,全國約有1.25億跨省流動人口,異地就醫需求強烈。通過打通數據和業務的連接,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和線上備案。
僅2021年,全國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440.59萬人次,同比增長46.8%;累計成功辦理線上備案約80萬人次;實現參保信息變更、關系轉移接續等醫保業務跨省通辦。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醫保沉淀的海量數據使得醫保大數據分析基礎已經具備,正逐步探索為醫保籌資、待遇保障、支付制度、藥品耗材招標采購、基金監管等領域的精細化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推演和決策支撐。
在省級層面,我們為浙江省從數字化轉型到數字化改革提供了技術支持。浙江省“一朵云”是全國規模最大、業務覆蓋范圍最廣的省級政務云平臺,聚合了省級部門近千個信息系統,平穩承載著全省“最多跑一次”“健康碼”“浙里辦”“浙政釘”等一大批影響治理、民生和經濟的公共基礎系統。
2021年2月,浙江啟動實施“1+5+2”數字化改革,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迭代升級原有的公共數據平臺。我們重點協助省大數據局,通過打造覆蓋省、市、縣三級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建設一體化數字資源系統(IRS),實現算力一體調度、安全一體監測、數據一體配置、組件一體共享、應用一體管理、端口一體集成。目前,平臺已累計上架智能組件334個,開放數據62億條,數據共享滿足率達到99.5%。
在各地城市管理方面,這幾年我們參與了50多個城市的城市大腦建設,開發了超過600個智慧城市場景,支撐了1000多家政府部門基于城市大腦開展數字化履職,進行了很多技術與業務結合的探索和創新。
比如,我們創新提出超融合城市和城市運營中心(IOC)理念,并在北京、上海、海口、宜昌等全國30個以上城市實踐落地。比如,我們在城市末梢治理領域,協助上海市城運中心從0到1孵化上海居村數字化平臺,幫助居委會、村委會層面通過數字賦能做好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在北京“回天大腦”超大規模社區治理中,推動數據與能力下沉和理念創新,運用數字化打造全國超大規模社區治理典范。
請談談阿里巴巴集團對數字政府建設落地的理念架構。
阿里巴巴在2019年左右總結了一套數字政府一體化體系設計架構,我們稱為“123N”,即一朵基礎設施云,數據和業務兩個中臺,政府、公眾和企業3個端,N個典型場景。基于這套架構,我們服務了大量政府客戶,幫助他們進行數字化轉型。
隨著越來越多政府客戶走入數字政府建設深水區,數字政府下一階段發展將進入一種新形態,我們稱為“云上數字政府”。“云上”意味著整合與協同,國家新政策里強調統籌、統一,其實“云上”就是實現統籌的手段,以統籌的云為載體,實現部/省以下各部門各層級管理一體化和業務一盤棋。
“數字”意味著創新與高效,通過多樣性的數字技術應用和數字服務創新,滿足百姓的體驗和獲得感,重點解決公共服務“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問題,實現公平普惠、泛在可及的服務。“云上”和“數字”兩種手段的有效結合引發一系列化學反應,保障數字政府的各項履職目標有效落地。
從技術角度,我們為云上數字政府設計了一套實踐方法,核心包含六化建設體系。
一朵云“統籌化”建設:滿足政務云統一規劃、統一資源、統一調度、統一安全和統一運營的目標。重點解決多云跨域異構,保證政府跨地域業務協同和連續性。利用云原生技術,提升政府數字化應用的廣度和韌性,推動云運維智能化和運營精細化升級。
數據資源“全息化”重構:隨著城市級、行業級更大規模、更快流動的數據接入,數據在多跨場景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加快實現數據資源的資產化沉淀和重構,將成為云上數字政府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基礎。
城市運行機理“結構化”調度:當云上數字政府建設進入城市層級時,科學認識和運用城市運行機理就成為成功的重要因素。
治理與服務“任務化”協同:無論在政策落地還是業務履職過程中,一定需要通過一系列具體的、有實操性的“任務”來落實。而這些任務,我們認為可分為“治理型任務”和“服務型任務”,前者為政府負責,后者可通過政府授權由社會化共同承擔。
業務“敏捷化”運營:數字政府運營工作,現階段最普遍和關鍵的訴求在于如何推動業務目標的“敏捷化”實現。從技術角度看,可在指標體系響應、數字資源供給、業務資源研發等層面實現。
安全“全面化”保障:安全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前提和基本要求,需要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從平臺安全、數據安全、應用安全、安全管理等多維度,構建全方位安全保障體系,為數字政府安全發展筑造堅實屏障。
在鄉村振興方面,阿里巴巴集團有哪些實踐經驗值得總結?
指導意見把數字鄉村放在“數字社會”部分,明確提出以數字化支撐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加快補齊鄉村信息基礎設施短板,構建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不斷提高面向農業農村的綜合信息服務水平。
在這個領域,阿里巴巴有很多實踐。比如,利用電商平臺直播帶貨,提升農產品銷量;菜鳥物流的網絡深入到農村,為農產品上行打通“最后一公里”;還有將上百個老員工定位為鄉村特派員,讓他們扎根鄉村、切實做好幫扶。
僅從阿里云的角度,我們就一直致力于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服務于數字鄉村建設。比如,在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阿里云基于云和大數據等技術,幫助遂昌政府建立了以鄉村專題庫、鄉村一張圖、鄉村信用碼和鄉村百姓通為核心的“一庫、一圖、一碼、一端”的數字鄉村引擎,支持鄉村服務、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等諸多業務。
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需要借助全行業的智慧和力量,阿里巴巴在生態合作方面將如何統籌?
:阿里巴巴是一個平臺型公司,所以我們一直抱持著開放的心態,和各行各業的生態伙伴攜手并進。因為我們都是為政府客戶服務的,客戶會更關注上云后的價值、應用與場景。這不是純技術問題,是基于技術、產品升級之后鏈路運營乃至組織保障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和能力需要阿里云與生態伙伴共同搭建。
阿里達摩院有一個AI能力叫NLP(自然語文處理),我們十分注重打磨算法能力,在識別率方面能做到國際領先,但要把這個基礎能力打磨成適合行業應用的產品,需要和生態伙伴合作。比如,我們發現司法行業有需求,要把大量庭審文件進行結構化,非常適合用到NLP能力,我們就請伙伴把這個產品包裝成“智能庭審”的合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