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娟
(山東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山東濟南 250300)
糖類攝入超標嚴重危害現代人的身體健康,過量的糖分不僅會引起肥胖、高血糖、糖尿病等,還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降低免疫力。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人們逐漸形成控糖、減糖的飲食觀念,促進了無糖飲料市場的發展和壯大。其中,無糖碳酸飲料中的可樂因其清爽的口感和零卡路里的標語吸引了廣大受眾群體。但無糖可樂中所包含的多種成分則會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飲料是指供給人飲用的液體,是經過定量包裝或者用水沖泡飲用的產品。例如,汽水、果汁、茶等均屬于飲料范疇。經過人工加工和包裝的飲料為了適應大眾口味需求,多添加各種食品添加劑、色素、糖等來改變和提升飲料的顏色、口感等。無糖飲料則為不含淀粉水解的糖類如葡萄糖等,多采用各種不升高胰島素和血糖濃度的甜味劑作為替代品。無糖可樂作為無糖飲料的一種,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如阿斯巴甜等,其主要是將可樂中的低糖成分換為代糖,而代糖又以是否產生熱量為區分標準分為營養性甜味劑和非營養性甜味劑。根據其配料表顯示,無糖可樂主要含有水、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碳、焦糖色、硝酸、苯甲酸鈉、阿斯巴甜(含丙氨酸)、安賽蜜、檸檬酸鈉、咖啡因和蔗糖素]以及食用香精。其營養成分表如表1 所示,其總熱量接近于0 kJ,因此也叫做零卡路里飲料。

表1 無糖可樂營養成分表
二氧化碳主要是與水結合形成碳酸,而碳酸對人體有著眾多的危害。碳酸為一種酸性物質,其會與牙釉質發生反應,損傷牙釉質,降低牙齒堅固程度[1]。此外,碳酸飲料可以抑制胃腸道的益生菌群的活性,長時間飲用碳酸飲料會降低消化系統功能,減少食欲,導致人因厭食而營養缺失,甚至會出現胃腸道疾病。
焦糖色又名醬色,為一種食品著色添加劑,是將糖煮沸到170 ℃時,糖體焦化而產生的一種物質,主要用于飲料的著色。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以及國際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公布焦糖色為一種安全的、無害的食品添加劑。
無糖可樂中的硝酸實際為一種食用硝酸鈉,其主要作用為上色和增加口感,過量食用則會出現毒副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食品添加劑硝酸鈉的食用標準,在規定標準量下的食用硝酸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苯甲酸鈉又稱安息香酸鈉,其作為一種食品防腐添加劑具有較大的親油性,極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體內,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減少細胞膜對多種氨基酸的攝入和吸收,酸化和電離酸化細胞內的堿儲備量,抑制細胞內的呼吸酶的活性。因此,過量攝入苯甲酸鈉也會對人體細胞產生危害。過量的苯甲酸鈉與胃酸結合形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長期過量食用則會引起慢性苯中毒[2]。
阿斯巴甜作為一種甜味劑和增味劑,屬于食品添加劑的一種,其甜度為蔗糖的100 ~200 倍。眾多動物實驗研究表示阿斯巴甜作為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沒有致癌和神經毒性等作用[3]。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也曾公布將阿斯巴甜列為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但對于苯酮尿癥的患者而言,阿斯巴甜中所包含的苯丙氨酸會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會引起一系列的其他并發癥。
安賽蜜又名AK 糖,其味類似于蔗糖,作為一種代糖和食品添加劑,其對牙齒不造成傷害,不具有致齲齒性。眾多研究表明,安賽蜜具有不同的飲食安全爭議,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認可安賽蜜的安全性。
檸檬酸鈉又名枸櫞酸鈉,其制備主要來源于各類農作物糧食,因此其安全性極高,并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任何危害,并且由于檸檬酸鈉及其穩定的特性,可調節體內環境的pH 值,即使過量食用檸檬酸鈉也不會產生任何毒副作用。
咖啡因是一種黃嘌呤生物堿化合物,也叫植物生物堿,是一種神經中樞興奮劑。其作為一種提神醒腦的精神類藥品,普遍存在于食品飲料加工領域。研究顯示,長期過量食用咖啡因可導致頭痛的產生,并且咖啡因可以使得中樞神經系統發生暫時性紊亂。歐洲食品安全局指出成年人1 d 內攝入的咖啡因最高為400 mg,過量則會對人身體健康產生安全隱患。食用咖啡因雖然可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但會由于過度興奮而減少深度睡眠的時間,導致失眠等癥狀的產生,并且由于中樞神經系統的持續性興奮,導致中樞神經能量消耗過大,極易產生疲勞,表現為過度興奮后的萎靡不振。對于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的青少年而言,由于其認知功能不完善,神經遞質傳輸效率低,過度食用咖啡因則會導致少年兒童認知功能降低,自我控制能力減弱[4]。另外,咖啡因的過度食用還會導致青少年兒童的心血管功能缺失,產生心肌缺血和偏頭痛等癥狀。
蔗糖素又名三氯蔗糖,是一種高倍甜味劑,其甜度能達到正常蔗糖的600 倍以上。在大小鼠的動物實驗中,連續3 周食用蔗糖素的實驗鼠部分出現白內障和腎上腺皮層出血性病變,但臨床實驗表明,三氯蔗糖不會誘導齲齒癥的產生,也不會導致胰島素的分泌和血糖的升高,也無其他相關癥狀的產生。
食用香精即食品中所用的香精,通過正規渠道和規格生產的食用香精,其安全性無需擔心,并且食用香精具有“自我設限”的特性,當人服用過量的食用香精時,其散發的香味會使人難以接受[5]。
選擇無糖可樂的人群多為運動人群,或期望控制體重的人群,運動人群的運動目標之一就是控制體重,減少脂肪,提高運動表現,飲用含糖可樂雖然可以快速補充身體內所需糖原,恢復體力,但由于含糖可樂其熱量高,過量飲用易導致脂肪堆積及其他癥狀的產生,不利于運動目標和控制體重目標的實現,并且上述人群在飲用有糖可樂時會產生心理負擔,對于目標的預期與實際行動的沖突會帶來消極等負面情緒。無糖可樂由于其零卡路里的特性以及與普通可樂相似的口感和口味,成為了運動人群和期望控制體重人群的選擇和有糖可樂的替代品。在一定認知范圍內,飲用無糖可樂不會對運動人群和期望控制體重人群過多的心理負擔。
尤其在炎熱天氣下運動時,人體內的水分通過排汗、蒸發、對流等方式大量流失,人體體溫由于環境溫度和自身調節需要過高,此時不僅需要進行降溫處理,而且還需要及時補液,而無糖可樂成為了許多運動人群的選擇。由于無糖可樂中含有大量水分和代糖,在改善口味的同時還可以大量補充體液,無糖可樂中的咖啡因會使因運動而疲勞的中樞神經系統再次興奮,加速神經遞質的傳動,使得神經中樞產生疲勞消失的錯覺,產生滿足感。長期如此則會養成習慣,對無糖可樂十分依賴,產生耐受性,表現為將無糖可樂作為水的替代品,一旦產生口渴、疲勞的感覺,就會產生攝入無糖可樂的想法。若沒有達到此目的,便會產生煩躁情緒,變得萎靡不振,表現為睡眠障礙、頭暈、精神恍惚等。此外,一罐可樂中的咖啡因含量約為35.5 mg,如果連續、大量、長期飲用無糖可樂,則會產生可樂成癮癥,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輕微幻覺,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成癮常指人對某一行為習慣的依賴性達到某種程度,具有長期、反復、自我強迫等多種特性。無糖可樂成癮機制涵蓋心理和生理兩種層面,不僅是由于其所宣傳的零糖零卡路里的標語使受眾放松警惕,從心理層面接受無糖可樂,產生一種無糖可樂對身體健康無害的錯誤認識。其所含有的咖啡因和代糖等成分使得人們在飲用無糖可樂時產生中樞神經興奮,多巴胺大量分泌,使人心情愉悅,能夠緩解疲勞。其所含有的碳酸成分可以刺激人的味蕾,讓人產生清爽的感覺。長期飲用無糖可樂后,人們極易養成習慣,產生不喝難受的心理特征[6]。
無糖可樂作為一種碳酸類飲料,飲用時不僅要因人而異,區別對待,更要食以量飲。對于青少年而言,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青少年的新陳代謝快,骨骼發育迅速,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作為補充,此時要盡量減少無糖可樂的攝入。無糖可樂中無青少年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類營養物質,并且其中所含有的碳酸等物質會加速鈣的流失,不利于骨骼的生長和發育,并且碳酸會侵蝕牙齒,降低牙齒的堅固程度。青少年的神經中樞發育不完全,對于咖啡因刺激更易產生興奮性,更易對這種由飲用無糖可樂帶來的刺激成癮。對于運動人群而言,運動后身體溫度升高,此時應以溫水為主來及時補充體液,切忌立刻飲用無糖可樂尤其是冰鎮無糖可樂。冰鎮無糖可樂的溫度低,其中的碳酸等物質對于胃腸道的刺激大,運動后飲用冰鎮無糖可樂極易造成胃腸道疾病,不利于人體健康。對于老年人和相關病癥患者也不建議飲用無糖可樂。對于糖尿病癥患者而言,雖然阿斯巴甜等代糖沒有熱量,不參與血糖代謝,但其會引起胃腸道內的菌群發生紊亂,進而加重病情。而對于老年人和骨質疏松癥患者而言,碳酸飲料中所含有的碳酸等物質會加速身體內鈣的流失,加重對牙齒的腐化,并且由于老年人消化道能力降低,腸道內菌群生態脆弱,極易被碳酸飲料所影響,導致胃腸道病變,因此不建議老年人和相關病癥患者大量飲用無糖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