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石,耕地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大連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堅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全面落實耕地保護,助力鄉村振興。農田水稻金黃如畫,美麗鄉村碧綠似詩。大連市堅持底線思維,強舉措,保紅線,圍繞土地資源謀篇布局,做好三篇國土大文章,奮力建設“山清水秀、天藍地凈”的美麗大連。
大連市按照生態功能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按照保質保量要求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要求劃定城鎮開發邊界,一體部署、同步推進市縣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實施“多規合一”,一張藍圖繪到底,為建設美麗大連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科學劃定“三區三線”,統籌推進市域內空間開發、資源配置和用途管控。5月,大連市召開“三區三線”劃定工作部署會議。堅持底線思維,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牢牢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重大政治責任。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為生態強市建設提供堅強有力支撐。堅持緊湊發展與節約集約相結合,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全市“三區三線”劃定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為加快大連“兩先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保障。
科學高效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2021年,大連市啟動了《大連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截至目前,開展10個專題研究,全部通過專家評審會,完成三輪意見征集工作,形成階段性成果。
下一步,大連市將錨固生態安全格局,促進形成優質高產的農業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健康安全的城鎮空間。
“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备厥亲顚氋F的資源,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保障。近年來,大連市落實耕地保護基本國策,始終堅守耕地保護紅線不動搖,嚴格控制農用地和生態用地轉為建設用地,不斷扎緊耕地保護的“籬笆”。
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近日公布的大連市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顯示,大連市耕地面積569.78萬畝,主要構成以旱地為主,面積504.26萬畝,占全部耕地面積88.50%。大連市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指標,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集中力量開展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科學推進占用耕地與補充耕地計劃管理,嚴格執行“先補后占、占一補一、占優補優”的占補平衡政策。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糧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切實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今年以來,大連市錨定三年挺進“萬億GDP城市”目標任務,通過規劃管控、計劃調節、加強用地預審、嚴格供地標準、強化批后監管等措施,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全面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全力推動產業振興發展。
深化土地審批制度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3月以來,大連市制定并印發《大連市自然資源系統2022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向全市發布18項具體舉措,包括“優化征地組卷環節”“優化項目前期策劃生成機制”“提升不動產登記便利度”等。其中,改革實施類措施7項,管理服務類措施11項,更好地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統籌作用,從區域和可持續發展角度優化空間資源的時空配置。
節約集約用地,助力重點項目建設和有效投資落實落地。6月,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胡玉亭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閑置土地、樓宇盤活利用工作。加快處置供而未建土地以及涉及商業、民生和城市形象的停緩建項目,“一地一策”“一樓一策”制定處置方案,加強政策供給,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同時發力,推進招商、征地、供地、建設和監管全流程有機融合,加強土地精細化管理,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大連市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