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梅
(福建省永泰縣清涼鎮綜合技術保障中心 350719)
永泰縣位于福建省中部偏東,福州市西南部,全縣耕地面積占土地面積的9.15%,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縣[1],素有“福州后花園”美譽,是國家級生態農業縣。永泰縣地理方位在東經118°23′~119°12′,北緯25°28′~26°05′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全年平均氣溫14.6~20.1 ℃,降雨量比較充足,年降水量為1400~2000 mm[2],土壤以酸性的紅壤、黃壤為主,pH值5.5 以下的土壤占42.2%,且有機質含量高,各種條件都很適宜藍莓的生長發育。
2013 年永泰縣樂來康農場(白云鄉)、福建省思初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赤錫鄉)、永泰縣森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梧桐鎮)分別從浙江、江西、山東等地引進藍莓苗,開始試種推廣,主要品種是藍莓1 號、芭爾德溫、南大V5、薄霧等,但規模小,栽培面積和產量還非常有限。2017年福建田園時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從湖南、浙江引進芭爾德溫、萊格西、綠寶石、珠寶等新品種,分別在嶺路鄉云山村和清涼鎮漁溪村建立藍莓基地21.5 hm2。為了弄清藍莓新品種在永泰縣不同區域生長發育情況,為永泰縣藍莓新品種引進推廣和栽培技術提供技術參考,筆者以嶺路鄉云山村和清涼鎮漁溪村藍莓基地芭爾德溫、萊格西、綠寶石、珠寶4 個藍莓新品種的生長習性進行觀察,以期篩選出適宜永泰區域種植的高產優質新品種。
1.1 基地概況
1.1.1 云山村基地 云山村藍莓園面積6 hm2,位于永泰縣南部,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內,植被保護好,雨量充沛,海拔780~835 m,自然生態環境優越,屬梯田式藍莓園,立地條件好,園區坡度在15~25°,土壤pH值為4.8~5.0,有機質含量3.5%~5.0%,土層15~30 cm,土質疏松[3],通透氣性強,周邊有溪水可供應園內灌溉。
2017 年春季種植,供試品種為巴爾德溫、綠寶石、珠寶、萊格西4 個品種,每667 m2栽植藍莓苗木300株,2021年每667 m2產量為1250 kg,出售價格為100~150 元/kg,平均120 元/kg,由于晝夜溫差大,產出的藍莓果實酸甜適口,具清淡芳香味,適合鮮食。
1.1.2 漁溪村基地 漁溪村藍莓園面積為15.5 hm2,位于清涼鎮西北部,海拔高度66 m,距縣城8.5 km,交通便利,適宜采摘。基地平坦,光照充足,土壤pH 值為4.5~5.2,有機質含量4%~5.5%,土層20~35 cm,土質比較疏松,通透性良好,兩邊也有溪水周年供應園內灌溉。
2018 年春季種植,品種為綠寶石、珠寶2 個品種,每667 m2栽植300 株,2021年每667 m2藍莓產量達到1050 kg,出售價格100~180 元/kg,平均136 元,該基地所生產的藍莓酸甜可口,香氣濃,味道鮮爽,適宜鮮食。
1.2 供試品種與調查方法
1.2.1 品種及來源 從青島沃林藍莓果業有限公司引進巴爾德溫、萊格西、綠寶石、珠寶4 個新品種,云山村基地定植時間為2017年2 月,漁溪村基地定植時間為2018年2 月。
1.2.2 調查方法 1)成活率調查。基地種植后1年調查田間植株的死亡株數。成活率/%=(種植總株數-死亡株數)/種植總株數×100。
2)抗逆性調查。基地種植后連續5年中調查受凍害以及受高溫干旱影響的總死亡株數。受凍害或干旱的死亡率/%=5年受凍害或干旱總死亡株數/種植總株數×100
3)單果質量、果徑調查。每個品種選3 株,每株隨機取15 個果實,共45 個果測量并稱質量,并計算其平均值。
4)產量調查。每個品種選長勢強、中、弱各2 株,總共6 株,每株產果量按每株每次成熟采摘的果實累計,并計算其平均值。每667 m2產量=平均每株產果量×300 株。
2.1 成活率 2017年云山村藍莓園基地的調查結果:巴爾德溫、萊格西、綠寶石、珠寶成活率分別為98%、92%、90%、93%;2018年漁溪村藍莓園基地的調查結果:綠寶石、珠寶成活率分別為95%、97%。以上調查結果表明,4 個品種在永泰縣區域種植成活率高,氣候特點、土壤條件等均適宜藍莓生態習性要求。
2.2 抗逆性
2.2.1 抗寒性 本縣區域內藍莓都是露地種植,冬季低于零下氣溫的天氣日數不多,種植后一般可以自然越冬。經過連續5年調查觀察藍莓受凍情況,結果表明,在海拔高的云山村藍莓園4 個品種,因受凍害造成的死亡率平均為3%;而低海拔漁溪村藍莓園幾乎不受凍害影響,死亡率平均為0.1%。
2.2.2 抗旱性 在正常年份,永泰區域內自然降雨量充沛,園區內有溪水、園內有貯水池等,兩個基地都安裝了噴滴灌設施,水分供應足,較少出現旱情。但2019年8 月上旬至11 月中旬,永泰區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旱情,根據縣氣象局測報統計,全縣平均累積降雨量比常年平均累積降雨量偏少63.1%,是1956年以來出現旱情最嚴重的一年。筆者于2020年3 月對2 個基地內藍莓抗旱性進行了調查,發現連續干旱少雨的天氣對藍莓來年的開花結果影響較大,落花落果嚴重,影響產量。
2.2.3 抗病與抗蟲性 筆者對2 個基地內5年生藍莓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查發現,藍莓發生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灰霉病、僵果病、葉斑病和枝條潰瘍病;蟲害主要有果蠅、蚜蟲、薊馬、天牛、枝梢食心蟲、金龜子的幼蟲蠐螬等[4]。由于種植時間短,田間病蟲害發生為害輕,只有灰霉病、根腐病和果蠅發生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對今后藍莓生長和產量有較大影響。但不同的海拔區域藍莓抗病與抗蟲性也不同,云山村藍莓園灰霉病、葉斑病、枝條潰瘍病、金龜子的幼蟲蠐螬發生比漁溪村藍莓園嚴重,漁溪村藍莓園根腐病、僵果病、果蠅、蚜蟲、天牛、枝梢食心蟲比云山村藍莓園嚴重(表1)。
表1 永泰縣不同海拔不同品種藍莓病蟲害發生情況
2.3 生長結果習性
2.3.1 芭爾德溫 屬于晚熟品種,樹形直立、長勢強壯,樹冠大,抗病性強[5]。花期從3 月下旬開始至4 月下旬結束,坐果率可達95%以上;單果質量2.1~5.0 g,果實中大、果徑1.8 cm,果粉少,暗藍色,肉質硬,果蒂痕小且干,果味酸甜中等,風味佳。采摘期從5 月下旬可延續至7 月下旬;豐產性好,2021年平均667 m2產量1980 kg。
2.3.2 萊格西 屬于中晚熟品種,樹形比較直立、長勢健壯,樹冠中等,抗病性強[6]。花期從3 月上旬開始至4 月上旬結束,坐果率達85%以上;果實中大、扁圓形、果徑1.5 cm,單果質量1.8~5.0 g,平均單果質量為2.2 g,果粉厚,淡藍色,肉質硬,貯藏性好,果味甜中帶酸,風味佳,有香味。采摘期從5 月下旬至6 月下旬;豐產性較好,2021年667 m2產量760~1100 kg,平均667 m2產量1000 kg。
2.3.3 綠寶石 屬于早中熟品種,樹形半開張、生長強健,枝條萌發能力強、樹冠直徑大約為1.1 m,抗病抗蟲的能力較強,果實大、扁形、果粉適中,藍色,質地硬,果味甜,略有酸味,香味濃郁[7]。
云山村基地的藍莓花期從1 月上旬開始至3 月下旬結束,坐果率達90%以上;果徑1.8 mm,單果質量3.2~7.0 g,平均單果質量5.0 g;采摘期從4 月下旬延續到5 月下旬;豐產性較好,2021年,667 m2產量780~1150 kg,平均667 m2產量1000 kg。漁溪村藍莓園花期從2 月上旬開始至3 月下旬結束,坐果率達90%以上;果徑2 cm,單果質量3.0~7.0 g,平均單果質量5.3 g;采摘期是4 月中旬至5 月下旬;豐產性較好,2021年667 m2藍莓產量780~970 kg,平均667 m2產量為850 kg。
2.3.4 珠寶 屬于早熟品種,適應性強,樹勢旺盛,樹體微開張型,果粒大、圓形[8]、果粉多,暗藍色,酸甜適口,風味較好,甜味大,口感也好,果實硬度好,耐貯運,商品貨架期長。云山村基地藍莓園花期從1 月上旬開始至3 月下旬結束,坐果率可達85%以上;單果質量2.5~6.5 g,平均單果質量3.3 g,果徑1.7 cm,采摘期是4 月中下旬至5 月下旬;豐產性較好,2021年每667 m2產量720~900 kg,平均880 kg;漁溪村藍莓園花期從2 月上中旬開始至3 月下旬結束,坐果率達85%以上;果徑1.8 mm,單果質量2.6~7.0 g,平均單果質量3.5 g,采摘期從4 月中旬至5 月下旬;豐產性較好,2021年667 m2產量720~880 kg,平均667 m2產量830kg。
通過連續5年對4 個藍莓品種田間生長結果習性調查觀察結果表明,所引種的藍莓樹在本縣不同的海拔區長勢普遍較好(表2)。
表2 永泰縣不同海拔5年生藍莓生長結果情況
從以上藍莓的生物學特性調查觀察結果看,芭爾德溫、萊格西、綠寶石、珠寶4 個品種均適宜在永泰縣不同區域推廣栽培,所供試的4 個品種成活率均在90%以上;供試藍莓可自然越冬,病蟲害發生較輕,抗逆性強;豐產性好,鮮果個大,果形好、口感鮮爽,品質上乘,效益高,深受消費者普遍歡迎。但在品種引進和種植過程中,要根據本區域的土壤、氣候、環境等因素,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種,延長采摘期,提升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