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苗
(山西省太原市婦幼保健醫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很多初產婦都會擔心分娩過程中的疼痛,同時也會擔憂產程,因此在心理方面往往出現各種障礙,還有的表現出焦慮以及惶恐的情緒,疼痛閾值很可能隨著降低,耗氧量也將隨之提升,導致心率加快,更嚴重的還會出現胎兒低氧血癥等情況,對正常分娩帶來極大不利,同時還會影響母嬰身體健康。近幾年無痛分娩技術在產婦分娩中得到廣泛應用,尤其初產婦在自然分娩時使用該技術有助于緩解身體疼痛,有效改善母嬰結局[1]。對此本文主要探究初產婦自然分娩應用無痛分娩技術對泌乳功能及分娩結局的影響,具體內容如下。
研究對象選擇到我院接受治療的自然分娩初產婦,數量共86 例,以隨機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數量均為43 例。
對照組年齡22 歲~37 歲,平均值為(27.74±1.36)歲;懷孕時間36 周~42 周,平均(38.72±1.08)周。
觀察組年齡23 歲~36 歲,平均(27.14±1.28)歲;懷孕37 周~41 周,平均(38.29±1.41)周。
對兩組一般治療進行對比發現存在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兩組資料可以進行對比。
對照組在自然分娩時使用常規分娩技術,在分娩之前對產婦展開心理方面的疏導和教育,等到宮口開到2 厘米到3 厘米時送到產房,給予葡萄糖注射液的靜脈滴注,同時對產婦生命體征以及胎心進行密切觀察,結合分娩需求提供相應的護理。
觀察組在自然分娩時使用無痛分娩技術,在分娩之前同樣提供心理方面的疏導和教育。等進入產室之后左側臥,在L3-4腰椎間隙的地方進行穿刺并進入硬膜外腔,然后注入相應比例的羅哌卡因,隨后與麻醉泵進行連接,泵入相應比例的羅哌卡因與舒芬太尼。等到宮口全開后麻醉隨即結束,等待胎兒分娩出來,然后繼續泵入藥物。產后需要做好產后出血的各項預防工作,同時還要對嬰兒的呼吸道進行清理[2]。
(1)產程對比:對兩組產程有關數據進行對比,比較兩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以及總產程之間的差異。
(2)分娩結局對比:對產后2 小時出血量情況進行詳細記錄,然后進行綜合評分,同時對住院時間差異進行對比。
(3)泌乳功能對比:對初次泌乳時間、自然分娩、陰道助產、剖宮產等情況進行對比。
針對本文所給出的數據主要通過SPSS 24.0 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主要用()進行表示,然后通過t 進行檢驗,P>0.05 說明存在差異,但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產婦產程進行對比,可以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總產程明顯更短,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程對比
對兩組產婦產后2 小時出血量進行對比,可以發現觀察組明顯更少;在新生兒Apgar 評分以及住院時間方面兩組基本上保持一致,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分娩結局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初次泌乳時間以及24 小時泌乳次數明顯更占優勢,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泌乳功能對比
對兩組產婦自然分娩、陰道助產、剖宮產例數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存在差異,同時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對比
初產婦對于分娩常識可能不是非常了解,再加上沒有生育方面的經驗,因此在分娩的時候可能存在恐懼以及疼痛等不良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兒茶酚胺類物質很有可能大量釋放,子宮血管在該狀態下將異常收縮,對正常分娩將帶來很大影響。倘若在分娩的時候產程延長,產婦往往將耗費大量體力,機體酸堿度將出現嚴重失衡,再加上個人心理方面的恐懼或者擔憂,很可能引發產后出血,給產后正常生活帶來極大不利。除此之外,一旦產婦子宮血管收縮,子宮血流量將不斷降低,很有可能出現窘迫等不良的結局。由此可知,對于初產婦自然分娩來說需要選擇具有安全性的分娩手段,及時消除產婦自身的恐懼以及緊張等情緒,在此基礎上才能對泌乳功能以及分娩結局帶來顯著改善。無痛分娩是當前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分娩方法,對胎兒以及產婦的安全健康不會造成影響,同時有助于緩解分娩帶來的各種疼痛感,使產婦分娩過程變得更加舒適。
對兩組產婦產程展開對比,通過所得結果可以看出觀察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總產程明顯更短,P<0.05。由此可知,在自然分娩過程中應用無痛分娩技術可以使產婦保持充足的體力,精神狀態變得更加飽滿,同時有助于消除恐懼以及擔憂等各種不良情緒,降低對交感神經產生的刺激。還可以減少兒茶酚胺物質的大量釋放,使產程能夠明顯縮短,確保母嬰的生命安全。與楊芹等“研究組第一、第二以及總產 程 分 別 為(281.27 ±23.12)(50.19 ±13.34)(342.79±23.68) 分鐘,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更短(P<0.05);兩組新生兒1 分鐘、5 分鐘Apgar 評分對比存在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的結果基本保持一致[3]。在自然分娩時對初產婦應用無痛分娩技術,有助于緩解分娩宮縮引發的身體疼痛感,同時也可以明顯降低產婦主動要求進行剖宮產的意愿,對自然分娩擁有充足的信心。通過無痛分娩技術,觀察組產后出血量為(90.53±5.389)毫升,對照組為(113.62±6.67)毫升,通過對比發現觀察組明顯更少,P<0.05;對兩組產婦新生兒Apgar 評分以及住院時間等數據進行對比發現存在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所得結果可以看出,對初產婦自然分娩應用無痛分娩技術,產后出血風險不會增加,因此安全性相對更高,與陳蘭、徐曉蘭“研究組產后2 小時出血量(90.47±17.29)毫升,與對照組的(113.47±20.53)毫升(P<0.05)相比明顯更少;兩組新生兒1 分鐘、5 分鐘Apgar 評分對比存在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的研究結果基本保持一致[4]。在無痛分娩應用過程中一般使用的都是硬膜外麻醉方法,不會阻滯運動神經的正常作用,同時對產婦日常活動也不會造成相應的限制。而且應用的麻醉藥物濃度整體偏低,不超過剖宮產濃度的20%,因此不但可以起到預期的鎮痛效果,安全性能也非常高。對兩組產婦初次泌乳時間與24 小時泌乳次數進行對比,可以發現觀察組明顯更占優勢,P<0.05。由此可知,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初產婦如果應用無痛分娩技術,可以顯著改善泌乳功能,為母乳喂養提供良好的條件[5]。
綜上所述,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對初產婦應用無痛分娩技術,可以明顯降低產后出血量,還有助于改善產后泌乳功能,與常規分娩技術相比產程也隨之縮短,臨床上可推廣應用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