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蘭,黃慧蘭,段澤平,李 麗,秦俊虎,盧紅波
(云南錫業錫材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501)
無鉛錫基焊料是一種無毒,無污染的環保型焊料。銀的測定方法有行業標準YS/T746.2-2010無鉛錫基焊料化學分析方法[1]原子吸收光譜(AAS)法[2-8]、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ICP-AES)法[8]和化電學分析法[9]。行業標準YS/T746.2-2010銀的測定上線為0.5%,錫銀無鉛錫基焊料含銀達到1%,錫銀銅中含銀1%,錫鉍銀焊料含銀高達1%,這類產品目前沒有相關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也沒有查到相應文獻。本文研究了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錫銀、錫銀銅和錫鉍銀系列無鉛焊料中銀的含量,對測定條件的選擇、共存元素干擾情況,加標回收、精密度的考察進行了較詳細的討論。本方法操作簡單,重現性好,靈敏度高,樣品加標回收率在96%~106.4%之間,能滿足錫銀、錫銀銅和錫鉍銀系列無鉛焊料中0.1%~1.0%銀的測定。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美國PE公司,PEAA400);
2)銀元素空心陰極燈;
3)鹽酸 (ρ1.19 g/mL);
4)王水:三份鹽酸和一份硝酸混合;
5)硝酸 (1+1);
6)銀標準儲存溶液。稱取0.200 0 g銀(≥99.99%),置于200 mL燒杯中,加入40 mL硝酸(1+1),加熱至完全溶解,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卻。移入1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40 mL硝酸(1+1),用水稀釋至刻度,混勻。此溶液1mL含200 μg[3];
7)銀標準溶液。移取25.00 mL銀標準儲存溶液置于25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20 mL硝酸(1+1),用水稀釋至刻度,混勻。此溶液1 mL 含 20 μg銀。
1.2.1 試樣
按表1稱取試樣,精確至0.000 1 g。

表1 稱取試樣量Tab.1 Weighing the amount of test sample
1.2.2 樣品的溶解及測定
按表1稱取試樣置于150 mL燒杯中,隨同試樣做空白試驗,加入9 mL鹽酸、3 mL硝酸,蓋上表面皿,低溫加熱至試樣分解完全,并蒸發至0.5 mL左右,取下,冷卻,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按照表1加入王水,加熱至鹽類溶解,取下,冷卻至室溫,用水移入容量瓶中,按表1分取試液于容量瓶中,并補加王水濃度10%,用水稀釋至刻度,混勻。
用空氣-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譜儀波長328.1 nm測定,所測得的吸光度減去空白試驗溶液的吸光度,從標準曲線查出相應銀的濃度。
1.2.3 工作曲線的繪制
移取 (0、2.50、5.00、7.50、10.00、12.50)mL銀標準溶液,置于以組100 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王水,用水稀釋至刻度,混勻。
在與試料溶液測定相同的條件下,以水調零,測量系列標準溶液的吸光度,減去“零”濃度標準溶液的吸光度,以銀的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工作曲線。
由表2可見,采用 HNO3∶HCl(1∶3)溶樣,溶液清亮,本試驗選擇 HNO3∶HCl(1∶3)12 mL溶樣(注:對于錫鉍銀系列樣品,蒸發至0.5 mL左右,用少許水吹洗面皿及壁杯時,會出現白色沉淀,但按照表1加入王水,沉淀會消失,溶液變成清亮,或者可以選加入10 mL王水于燒杯中,再吹洗表面及杯壁,然后剩余的王水量按照表1補加。)

表2 溶樣方法對比試驗Tab.2 Contrast test of dissolution method
在加入王水體積相同條件下,對SnAg0.3Cu0.7、SnAg0.5Cu0.7、SnAg1.0Cu0.7、SnBi35Ag1 試樣進行測定,結果見表3。

表3 王水體積相同條件下,不同含銀試樣測定結果Tab.3 Testing results of different silver-bearing samples with the same volume of aqua regia
由表3可知,樣品分解,加入相同體積的王水,對SnAg0.3Cu0.7、SnAg0.5Cu0.7、SnAg1.0Cu0.7、SnBi35Ag1試樣進行測定,結果都在分析誤差內,選擇,選擇12 mL適宜。
本實驗選定的儀器工作條件:波長328.1 nm;燈電流10 mA;狹縫2.7/0.8 mm;燃燒器高度6 mm;空氣壓力0.45 MPa;空氣流量10 L/min;乙炔流量2.0 L/min。
2.3.1 工作曲線線性
以標準溶液濃度(μg/mL)為橫坐標,測得吸光度的平均值為縱坐標,繪制工作曲線,見圖1。

圖1 銀工作曲線Fig.1 Working curve of silver
銀量與吸光度之間的線性回歸方程式為:

式中:y—吸光度;x—銀濃度。
線性回歸相關系數:r=0.999 1。
2.3.2 靈敏度
取1 mL含0.5 μg銀標準溶液測得的吸光度計算得靈敏度為0.029 μg/mL 1%吸收。
2.3.3 檢出限
選取濃度為0.5 μg/mL標準溶液,計算檢出限為:DL=2CS/A=0.005 3 μg/mL。
在一組100 mL容量瓶中,移取不同量的銀標準溶液,分別加入下表所述濃度的王水溶液,按實驗方法測定標準系列的吸光度,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濃度王水對測定銀濃度的影響Tab.4 Effect of aqua regia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n silver determination
表4試驗數據表明:王水濃度在5%~20%(V/V)以內對測定銀無影響,綜合考慮基體中存在的離子情況,選用10%(V/V)王水介質為宜。
分別移取(2.50、7.50、12.50)mL銀標準溶液,置于一組150 mL燒杯中,分別加入(12、15、20)mL王水,蓋上表面皿,低溫加熱至試樣分解完全,并蒸發至0.5 mL左右,取下,冷卻,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10 mL王水,以水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并稀至刻度,混勻。在選定的儀器條件下測定。結果見表5。

表5 王水體積相同條件下,不同銀濃度標液的影響Tab.5 Effect of different silver-bearing standard solution with the same volume of aqua regia
由表5可知,樣品分解,加入相同體積的王水,對銀濃度為(0.5~2.5)μg/mL沒有影響,選擇12 mL適宜。
2.5.1 錫的干擾實驗
分別稱取不同含量的金屬錫(≥99.99%)置于150 mL燒杯中,加入已知濃度的銀標準溶,加入9 mL鹽酸、3 mL硝酸,蓋上表面皿,低溫加熱至試樣分解完全,并蒸發至0.5 mL左右,取下,冷卻,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10 mL王水,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在選定的最佳儀器工作條件下,進行測定,結果見表6。

表6 錫的干擾實驗Tab.6 Interference experiments of tin
由表6可知,在100 mL容量瓶中,錫基體對銀的測定無影響。
2.5.2 單元素干擾試驗
移取已知濃度的銀標準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不同的共存元素,加入10 mL王水,按樣品中各元素的最大含量計算,按試驗方法及選定的儀器工作條件測定其吸光度,結果見表7。

表7 各共存元素對銀的干擾Tab.7 Interference of silver by each coexistence element
表7試驗數據表明:錫銀、錫銀銅和錫鉍銀系列無鉛焊料中其他雜質元素,對銀的測定無影響。
2.5.3 綜合干擾試驗
移取已知濃度的銀標準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按照樣品實際測定的體系中各共存元素的最高含量,進行共存元素的綜合干擾,按試驗方法及選定的儀器工作條件進行測定,其結果見表8。

表8 各共存元素對銀的綜合干擾Tab.8 Comprehensive interference of silver by each coexistence element
表8試驗數據表明:共存元素對銀的測定無明顯影響。
選取5個代表樣品按照擬定的分析步驟進行精密度實驗,見表9。

表9 精密度試驗結果(n=11)Tab.9 Precision degree test results %
表9試驗數據表明:本方法的精密度較好,銀的標準偏差為1.14%~2.32%之間,滿足測定要求。
為了考察本方法的準確度,選取了4個代表樣品,按照擬定的分析方法進行加標回收試驗,結果見表10。

表10 樣品加標回收試驗結果Tab.10 Adding standard recovery rate of samples
由表10可知,銀的樣品加標回收率在96%~106.4%,滿足分析要求。
由以上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錫銀、錫銀銅、錫鉍銀系列無鉛焊料中0.1%~1.0%的銀是可行的,該方法操作簡單,干擾少,回收率在96%~106.4%之間,相對標準偏差在1.14%~2.32%之間,能夠滿足測定要求,可為生產控制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