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琵琶
經(jīng)常聽到一些新爸爸新媽媽在感嘆:為什么同樣是養(yǎng)娃,別人家孩子吃飯又好又香!再瞅瞅自家娃,要么不好好吃飯,要么只吃零食點心,都快愁死爸媽了……
如果是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不愛吃輔食,可能是因為還沒到添加輔食的時機,或者寶寶還沒完全接受新食物。這時不必著急,可以晚幾天或讓寶寶少量多次的去嘗試新輔食。
如果是已經(jīng)吃了一段時間輔食的寶寶,不肯好好吃飯,那就要找找原因了。沒有天生不愛吃飯的娃,孩子不肯好好吃飯,下面四個真相你有必要了解一下。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添加輔食時會想:孩子小,能吃的類型和東西也不多,隨便吃吃得了;或者是看到孩子喜歡吃啥就(一直)做啥。一日三餐,每天都是面,一周七天,菜單不給變……就算是個大人,吃多了一種食物也會膩味,孩子其實也一樣,更何況孩子的選擇更少。如果吃厭、吃煩了,難免會“罷吃”抗議。
正確做法:經(jīng)常改變輔食的花樣,嘗試不同的烹飪方法、不同的食材搭配,時常給寶寶的食物換換口味。
一些家長怕孩子餓得快,一會兒給孩子吃水果、喝酸奶,一會兒又塞點餅干、點心,不分時間、不分份量的投喂。寶寶的胃口本來就比大人小很多,如果在吃飯之前嘴巴一直不停進食,小肚子都被填滿了,還怎么可能乖乖吃飯?飯后也是,都知道飯后可以吃點心了,孩子自然就養(yǎng)成習慣,不好好吃飯,留著肚子吃點心(沒錯,娃就是這樣狡猾!)。
正確做法: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合理安排每一餐正餐和點心。給孩子吃點心一定要限量、定時,尤其是在飯前和飯后,最好與正餐間隔1.5~2小時。明確告訴孩子“馬上要吃飯了,不能吃點心”“剛吃完飯不能吃點心”。
說到給孩子吃鹽,每個媽媽都有很多話說……
很多長輩都會覺得孩子不吃鹽就沒力氣,早早給孩子的輔食里加鹽,或經(jīng)常去外面下館子,硬生生把孩子培養(yǎng)成了“重口味”。
孩子嘗過了重口味,味覺變得更“挑剔”,真的很難再看得上一般清淡的食物了。
正確做法:1歲之內不額外添加鹽,3歲之內保持清淡飲食,盡量讓寶寶的食物保持原汁原味。
和邊看電視邊吃飯最常搭配的錯誤做法就是追著喂飯。孩子吃得太慢,喂!孩子吃得到處都是,喂!覺得孩子沒吃完沒吃飽,喂!久而久之,孩子不僅對自己吃飯失去興趣,更會養(yǎng)成壞習慣——反正大人們會喂我吃。
正確做法:如果孩子不想吃,不要追著喂,而是要給孩子樹立“按時吃飯”的規(guī)矩。事先跟孩子講明白,如果現(xiàn)在不吃,那就只能等到下頓飯的時候才有的吃,而且在這期間,是沒有其它食物可以吃的。
總之,“吃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培養(yǎng)出來的,寶寶不愛吃飯必然有其原因。對爸媽來說,有時真的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包容孩子偶爾的不乖和倔脾氣。放下焦慮,找對正確的方法,你會發(fā)現(xiàn),讓寶寶愛上吃飯也不是什么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