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冠璋,馮世舉,梁大進,楊永毅,唐秋菊
(重慶建工第四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 400020)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傳統的現澆式施工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和新工藝被應用到建筑施工工程中[1]。隨著可持續發展和節能環保要求的不斷提升,以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為代表的建筑工業化改革勢在必行。
但是,國內的裝配式建筑發展依舊受阻,原因在于現今采用裝配式建筑施工的方式并不能有效降低成本。除沿海地區外,現澆結構依舊是建筑業的主流施工方式。裝配式建筑想要取代現澆結構,就目前的行業環境來說,還存在不小的困難。
裝配式建筑的施工理念并非只能運用到主體結構施工中,也可以從施工的不同階段、不同區域提出相應的優化方案。在實施前,運用BIM 技術的可視化優勢能夠提前對整個施工工藝進行模擬,可以預見和解決施工中可能面臨的各種問題,不僅可以提高結構質量,還可以有效提升施工速度[2-3]。
本文對下沉式衛生間的裝飾階段進行分析研究,利用BIM 技術實現可視化模擬,融合裝配式施工理念,研究出一種高效、簡潔環保、節約材料的新型防水及裝飾工藝。
采用衛生間回填傳統做法,常出現滲漏的情況,大多是管道老化、防水層破損所致,返修時需要開挖至管道和底層防水徹底露出才能有效探測到漏水點進行返修,過程比較麻煩。返修的過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修理時間過長也影響了業主的正常使用。
筆者通過大量的思考及實驗論證,研究出了新型衛生間免回填裝配工藝。相較于傳統下沉衛生間回填做法,該工藝在結構組成上作出了一定改善,如圖1 所示。

圖1 傳統方法與裝配式對比
衛生間裝飾的重點在于防水和排水,以及出現滲漏后的及時檢修。采用免回填裝配式做法,能夠很大程度上保護基層和面層的兩道防水層。出現滲漏時,能夠快速鑿除面層,揭開預制板對管道或滲漏處進行修理,修理完畢后僅需一道面層施工即可恢復,方便快捷。
在施工質量方面,傳統回填做法的磚塊砌筑質量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且工序之間存在間歇時間,耗時較長。免回填裝配式做法由于構件在預制廠家制造,質量可以得到較好保障。在工序上,從放置預制混凝土支撐開始,直到面層混凝土的澆筑為止,裝配式做法全程存在的施工間歇時間較短,可以快速進行裝配施工,施工難度較小,人為因素影響較小,且免去了回填材料,工完場清,節省了人工及材料費用,有效控制了成本。
(1)在衛生間結構板正中位置留設地漏(以澆筑結構板前預埋位置為準),方便定位坡層的設置。
(2)在衛生間的結構板面上用水泥砂漿形成找坡層,筑建有效排水坡度。
(3)在找坡層面層及四周墻面泛水高度1.5m 范圍內涂刷防水涂料或粘貼防水卷材,形成能排能防的防水基層,預防管件破壞或上部結構滲水導致向下滲漏和積水。
具體設置如圖2 所示。

圖2 基層防水做法剖面圖
計劃混凝土支撐的位置,在不影響管線排布的情況下進行合理分布,為之后板的尺寸統一和位置分布打下基礎,如圖3 所示。

圖3 混凝土支撐的排布
預制混凝土支撐確定位置后,確定板的受力方式為兩端固定鉸支座。間距調整到位后,為了同時滿足單塊板尺寸能夠通過衛生間門框、降低工人操作難度以及得出運輸和疊放數量,通過運用BIM 技術對結構板進行有限元模擬[4],最終確定單塊板的尺寸為900×700mm,厚度為80mm,正面為粗糙面,便于安放預制板上的混凝土現澆層。同時,可在預制板上留設便于開啟的檢修口,出現漏水問題時可以通過其快速檢修(圖4)。

圖4 檢修口的設置
為了保護檢修板不被上層混凝土現澆層粘合,在澆筑現澆層時鋪上薄膜隔離保護,如圖5 所示。預制板的排版模擬如圖6 所示。

圖5 檢修口保護膜

圖6 預制板的排版模擬
因預制混凝土支撐幾乎未受到側向應力,故預制混凝土支撐與結構層的結合處采用座漿料連接。支撐與預制板之間填入雙面摩擦片,防止預制板與支撐出現位移,同時也便于檢修時揭開預制板。由于預制構件在廠家生產,可以確保尺寸的精確度,故板與板之間可以填入彈性材料,用非粘接的形式以便于檢修時每一塊預制板可獨立拆開,如圖7 所示。

圖7 預制結構之間的連接
預制板安裝完畢后,為了方便使用過程中出現滲水漏水后進行檢修,在預制板與現澆層之間設置一層PVC 塑料膜,以免檢修時剔打裝飾面層和現澆層時傷害預制板,最終在預制板上澆筑厚度為50mm 的素混凝土面層。而加設現澆層有兩個目的:一是增強板的整體性,增強板的載重;二是消除前幾道工序中產生的誤差所導致的板的平整度問題。板面平整后涂刷面層的二次防水,原因在于面層的二次防水也是衛生間使用過程中的第一層防水,涂抹均勻與否會直接影響到防水質量[5]。
本施工方法最早于2020 年3 月應用于重慶龍湖嘉旭禮嘉商業核心區項目(A49-1 地塊住宅部分),經過試驗研究最終取得成功。該項目運用此技術,合計裝飾衛生間2846 個,留余部分采用傳統衛生間回填工藝作對比。得到的結果顯示利用衛生間免回填裝配成套技術,施工環節步步相扣、聯系緊密,更能夠把控施工質量;由于免去回填材料及人工費用支出減少,也得以在成本上節省約1000 元/m2,整個項目合計取得約21 萬元的經濟效益。運用裝配式方法,項目取得了諸多方面的效益,提升了整體質量。
(1)環保效益:該方法用預制的二次結構相互組裝、拼接取代了傳統下沉衛生間回填的做法,施工全程幾乎不會殘留建筑垃圾,作業環境整潔。
(2)經濟效益:該方法全程無需回填材料及現場打孔,僅需兩名工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完成預制板的安裝,節省了人工費及材料費。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此方法對今后的檢修及返修可產生更大的便利。
(3)進度效益:該方法縮短了施工工序之間的施工間歇時間,可以更加高效快速地完成施工。
本文針對下沉衛生間的防水、裝飾工藝進行深度優化,取消了傳統的回填層,采用預制混凝土支撐及預制板結合的架空層替代,優化了各個構件之間的連接方式,在基層防水及管道需要檢修時,不需要大面積破壞就可以達到目的。真正做到了既保證節能環保,工完場清,又節約成本,加快進度,并且使得整個結構組成不受環境的影響,耐久性更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