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磊
原發性肝癌是一種起源于肝細胞的惡性腫瘤,分為肝細胞癌、膽管癌等,其在中國腫瘤死亡率排名第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大多數早期肝癌患者通常無明顯癥狀[1]。當患者發現存在腹腔積液時大多已經到達肝癌中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進展很快,預后很差,且腹水常伴有低蛋白血癥、貧血、心力衰竭、內出血等情況,可引起呼吸、消化系統受累,導致患者出現如惡心、嘔吐等一系列復雜的臨床表現,患者會出現厭食疲勞、肢體水腫等。目前認為該并發癥主要原因是腫瘤轉移,導致患者腫瘤組織發生浸潤、糜爛;其次,肝癌使患者體內蛋白質平衡打破,降低血漿膠體滲透壓,加重其血漿外滲[2]。西醫治療該病常用的方法有利尿劑、對癥補充白蛋白、腹腔穿刺引流、腹腔藥物灌注、自體腹腔回輸等,雖然使用了許多方法,但在現代醫療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3]。腹水是中醫學“風、癆、鼓、膈”四大疑難雜癥之一。祖國醫學認為,該病可以歸為“臌脹”、“水蠱”、“蜘蛛蠱”、“血臌”等病名,認為原發性肝癌多由于情志內傷、外邪侵襲、攝食無度等多種病因導致[4]。目前臨床上口服中藥治療肝癌腹水大多攻補兼施,一方面健脾益氣,補益肝腎,一方面疏肝理氣,化瘀通絡,重在對肝臟、脾臟等綜合治療。肝癌腹水的治療在臨床中是非常困難的,故臨床探索有效、可接受的治療藥物和方法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作者對此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大連市中醫醫院60例肝癌腹水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44~72歲,平均年齡(62.01±2.24)歲。試驗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45~71歲,平均年齡(62.21±2.3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患者明確診斷為原發性肝癌,其存在腹水;②患者已經過腹部B超檢査后,明確其存在重度腹水,且患者無法行腹腔穿刺引流;③患者年齡35~80周歲,預計生存時間≥6個月;④患者表示暫不進行放化療治療,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①妊娠期患者;②對本研究中相應的中成藥過敏的患者;③其他類型的腹水患者;④存在心、腎及血液系統疾病,嚴重電解質紊亂的患者;⑤存在疑似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⑥精神異常的患者;⑦正在接受其他中藥治療的患者;⑧不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患者采取臨床常規撳針治療。取日月穴、期門穴、神闕穴。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采取坐姿,用酒精消毒身體,撕開清洗針,取出密封紙,向后彎曲塑料容器,同時用食指夾住一半膠帶,將其與剝離紙另一半分開,直接用在消毒過的穴位皮膚上,最后取出玻璃紙并按壓膠帶。
1.3.2 試驗組 患者采取實脾消水散聯合撳針治療。撳針治療方法同對照組。實脾消水散組方:黨參25 g、黃芪25 g、茯苓25 g、木瓜15 g、木香10 g、大腹皮15 g,制成膏劑,進行穴位貼敷,采取肺俞、脾俞、腎俞、陽陵泉穴位,用1∶1石蠟油調成糊狀,制成大小合適敷貼,貼敷于上述穴位,采用膠帶固定,2次/d,2~4 h/次。以上操作均由經過臨床統一培訓后的醫生進行。貼敷前詳細詢問患者過敏史,對初次貼敷患者臨床應仔細詢問患者中藥貼敷片過敏史,評估女性是否處于月經期、心理、體質、疼痛耐受性、敷貼部位皮膚狀況等,詳細講解中藥穴位敷貼的注意事項,緩解緊張,增加合作程度,使用前準確選擇穴位,暴露使用部位,必要時剃掉頭發。準確選穴,用藥過程中注意觀察用藥部位皮膚,用藥過程中患者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停藥,及時對癥治療,涂抹患處后,擦拭患者皮膚,并持續觀察患者皮膚狀況。并發癥康復:①疼痛:如果患者敷貼區域有灼痛,立即取出貼片,擦拭患者皮膚,避免拉傷。②水泡:對于小水泡,等待自我吸收。對于大水泡,使用無菌注射器吸吮水泡液,覆蓋無菌敷料,以保持水泡周圍的皮膚完好。③過敏:輕度過敏可適當縮短用藥時間,重度過敏者應停止用藥,對用藥片過敏者,應及時更換敷料。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生命質量評分、臨床常見癥狀評分、CA125水平、腹水療效及體質改善情況。
1.4.1 生命質量評分 根據歐洲癌癥研究組織生命質量核心量表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表明功能狀態和生命質量越好。
1.4.2 臨床常見癥狀評分 ①惡心嘔吐:1分為患者無惡心嘔吐,不影響工作及休息;2分為患者存在輕微惡心嘔吐,需用止吐藥,影響患者工作;3分為患者存在中度惡心嘔吐,持續不止,服用止吐藥后,病情仍未緩解。②腹脹:0分為患者無腹脹;1分為患者輕度腹脹,且其進食后腹脹明顯,半小時內患者腹脹緩解;2分為患者尤其是進食后存在明顯腹脹;3分為患者存在不能緩解的腹脹。③納差:0分為患者無納差;1分為患者存在輕度納差,能正常進食;2分為患者存在中度納差,能正常進食較軟食物,不需要營養支持;3分為患者存在重度納差,不能正常進食,需要營養支持。④乏力:0分為患者無乏力;1分為患者存在輕度乏力,能走動;2分為患者存在中度乏力,能緩慢走動;3分為患者存在重度乏力,無法下床走動。
1.4.3 CA125水平 治療后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檢測法檢測患者的腫瘤標記物CA125水平。
1.4.4 療效判定標準 采用腹部B超探查腹水消長情況,完全緩解:患者腹水完全消失,并持續>3個月;顯效:患者腹水明顯減少,B超顯示最大液性暗區深度減少1/2,且持續>2個月;有效:患者腹水減少1/3,B超顯示最大液性暗區深度減少1/4;無效:患者腹水量不變或增加。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5 體質改善情況 判定標準:10分:患者可以正常活動,疾病癥狀和體征輕微;9分:患者難以進行正常活動,存在部分疾病癥狀或體征;8分:患者可以照顧自己,但不能維持正常工作;7分:患者在部分時間需要幫助,但大部分時間都能照顧好自己;6分:患者經常需要他人的照顧;5分:患者不能照顧自己,需要特別照顧;4分:患者不能認真照顧自己;3分:患者病情嚴重,需要住院接受積極的治療;2分:患者情況危急,瀕臨死亡;1分:患者被列為危重。患者體質改善情況基于以上評分:顯著改善:患者治療后評分較治療前改善>50%;改善:患者治療后評分較治療前改善20%~50%;穩定:患者治療后評分較治療前改善<20%;下降:患者治療后評分較治療前有所下降。體質改善率=(顯著改善+改善+穩定)/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生命質量評分、臨床常見癥狀評分、CA125水平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生命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臨床常見癥狀評分、CA125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生命質量評分、臨床常見癥狀評分、CA125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生命質量評分、臨床常見癥狀評分、CA125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的腹水療效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腹水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腹水療效比較[n(%)]
2.3 兩組患者的體質改善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體質改善率為83.33%,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體質改善情況比較[n(%)]
原發性肝癌是臨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國該病發病率約占世界的53.32%,死亡率居第二,該病起病隱匿,早期缺乏特異性癥狀,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經為中晚期[5]。在此階段,患者會出現持續疼痛、腹水和體重減輕等癥狀,其中癌性腹水是腫瘤科常見并發癥,其主要原因是腫瘤侵犯腹膜,引起患者腹腔積液異常增多,其治療效果較差,當腹水量較大時嚴重壓迫腹部膈肌,臨床患者常出現呼吸困難、便秘、飲食不良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質量。
西醫治療該病效果并不理想,因為大多數患者屬于晚期腫瘤[6]。以往的放化療使患者抵抗力差,無法耐受進一步的放化療,同時反復腹腔穿刺使患者失去大量營養和電解質,進一步降低患者的身體狀態,容易出現休克等嚴重并發癥,縮短患者的生存時間[7]。祖國醫學認為癌性腹腔積液屬于中醫“臌脹”、“癥瘕”等范疇,原發性肝癌病機主要為久病損傷肺、脾、腎三臟,使痰濕停于腹內,發生腹部脹大如鼓的病證,中醫治療多以實脾消水散溫腎助陽治療,由黨參、黃芪、茯苓、木瓜、木香、大腹皮組成[8,9]。黨參和黃芪補中、益氣、托毒排膿,健脾益肺,健脾、利水以扶正氣;茯苓利水滲濕;木瓜和胃化濕、止痛;木香行氣止痛;大腹皮下氣寬中,行水消腫,全方配,既扶助正氣,標本兼顧。現代研究,表明方中茯苓、黃芪具有明顯的利尿作用,由于該病晚期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困難等,故本研究以結合撳針,肺俞、脾俞均為背俞穴,肺俞調補肺氣,補虛清熱;脾俞治脘腹脹痛,補腎助陽;陽陵泉疏肝利膽、舒筋活絡,健脾化濕、利水消腫;水道利水消腫止痛、利尿通淋。依據“內病外治”理論將上述撳針于日月穴、期門穴、神闕穴,其中日月穴為足少陽膽經之募穴,位于乳頭直下第7肋間隙,具有利膽疏肝和胃之功效;期門穴為肝經募穴,是臟腑之氣匯聚于胸腹部,具有疏肝氣、暢行周身氣機之功效,是疏泄肝膽的首選穴位;神闕穴居任脈,與督脈相表里,故神闕穴聯系全身經脈,通過經氣的運行輸布,外達四肢百骸、五官九竅乃至皮毛,具有疏通氣機、改善微循環、增強體力等功效,直接作用于肝區,止痛效果明確[10-13]。
綜上所述,采取實脾消水散聯合撳針治療肝癌腹水的效果顯著,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