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晗
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在老年人中比較多見,而且再發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幾率會顯著上升。臨床上多使用阿司匹林進行預防治療,但有關試驗證實,阿司匹林在預防缺血性卒中時還是略有不足[1]。而且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能力大,易誘發出血性疾病。替格瑞洛屬于非前體抗血小板藥物,通過拮抗血小板上的P2Y12受體,從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2]。此次試驗通過聯合使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卒中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觀察其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為治療此病找尋一種可靠的治療方式?,F將詳細過程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遼陽縣中心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急性腦卒中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9例,女11例;年齡47~73歲,平均年齡(62.8±5.3)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48~72歲,平均年齡(60.8±4.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按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6》[3]和《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血管內治療早期管理指南(2015年版)》[4]中缺血性腦卒中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①滿足以上診斷標準的患者;②患者及家屬均主動同意參與此項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需要緊急進行溶栓、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治療的患者;②存在出血風險或凝血障礙;③房顫、室壁瘤或存在心源性卒中病史;④合并嚴重的肝腎疾病及惡性腫瘤患者;⑤對治療藥物過敏的患者。
1.5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對應的降壓、降血糖以及防感染等基礎治療措施。對照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進行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80078,規格:100 mg/片)100 mg/次,1次/d,口服。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替格瑞洛進行治療,替格瑞洛片(AstraZeneca AB,注冊證號H20120486,規格:90 mg/片)90 mg/次,每日早晚口服。兩組治療周期均為6個月。
1.6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及不良事件發生率。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漿粘度、纖維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及紅細胞比容,取患者治療后清晨空腹靜脈血10 ml,對其進行抗凝處理,使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測量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漿粘度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法及酶標儀測量纖維蛋白原水平;使用全血血小板聚集儀測量血小板聚集率;使用血細胞分析儀測量紅細胞比容。不良事件包括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出血事件及呼吸困難。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漿粘度、纖維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及紅細胞比容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10.0%低于對照組的30.0%,非致死性出血事件發生率45.0%及呼吸困難發生率20.0%高于對照組的22.5%、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n(%)]
急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比較多見的腦血管疾病,主要因顱內血管出現狹窄或堵塞導致,誘使血流動力學障礙,長久會導致顱內神經組織的不可逆死亡,出現相應的神經功能缺陷。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短暫性腦缺血和卒中的患者,其出現二次卒中的幾率顯著大于正常人群[5]。有研究發現血流動力學改變及血液成分的改變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有很大聯系,所以抗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液粘度就成為主要治療方式[6]。研究表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全血粘度明顯高于健康人,纖維蛋白原含量明顯升高。全血粘度的增加促進血流阻力的增加,減少組織血液灌注,而纖維蛋白原的增加可導致凝血功能紊亂,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7]。作為臨床中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的作用機理是抑制環氧化酶-1的活性,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并預防血栓形成。然而,對于需要長時間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的中風患者,可能出現阿司匹林抵抗效應,因此阿司匹林的抗血凝效果不能完全實現[8]。替格瑞洛是一種腺苷二磷酸受體,可與P2Y12受體特異性結合,對抗二磷酸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優點是無需激活肝臟,胃腸刺激小,血小板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可逆,血小板功能迅速恢復[9]。本研究發現,對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聯合阿司匹林進行治療,能顯著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水平。盡管安全性評估發現替格瑞洛在強烈抗血小板作用下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血幾率,但危及生命的嚴重出血發生率并未明顯上升。雖然替格瑞洛誘發呼吸困難的例數較多,但停藥并給予對癥處理后無相關后遺并發癥,這與其他研究的結果相似[10]。
綜上所述,通過聯合使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卒中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以明顯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可降低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但會增加非致死性出血風險,所以應在評估出血風險的情況下聯合應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