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芩,畢源,孫飛,馬繼敏,龔漢明
1 云南新昆華醫院,昆明 650301;2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明 650032
非甾體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圍手術期最常用的藥物之一,有較好的預防性鎮痛、抑制炎癥、減少應激反應等作用,可減少阿片類藥物的用量,提高鎮痛效果[1-2]。隨著NSAIDs 在臨床的應用日趨廣泛,其不合理使用問題日益突出,潛在的藥物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和心血管、消化道安全事件備受關注[3]。目前,有關NSAIDs 的臨床療效、使用情況分析等研究報道較多,但缺乏臨床合理應用管理規范。故本研究將圍繞本院外科圍手術期NSAIDs 使用情況,選取重點品種進行點評。將點評結果與16 家醫院圍手術期NSAIDs 藥物使用情況調查點評結果相比較,間接評價本院圍手術期使用NSAIDs 的合理性,以期為圍手術期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利用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回顧性選取2020 年1~12 月在本院外科住院使用NSAIDs 的病例資料共計801 份。涉及藥物包括塞來昔布膠囊、注射用帕瑞昔布鈉、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右布洛芬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等14 個品種,收集整理患者的基本信息。
以非甾體抗炎藥、圍手術期、合理用藥等為關鍵詞,檢索中國知網、VIP、萬方數據庫和CBM等數據庫,收集圍手術期NSAIDs 藥物用藥合理性的相關報道。
統計801 份病例資料中患者的NSAIDs 的使用情況,包括藥物名稱、使用量、銷售金額等。采用銷售金額、用藥頻度(DDDs)、日均費用(DDDc)等參數分別進行排序,選取綜合排名前3 位的藥品作為重點點評品種。其中,總銷售金額=銷售量×藥品零售價;DDDs =該藥的年總銷售量/該藥的限定日劑量(DDD)值;DDDc=該藥的年銷售金額/DDDs;各藥品DDD 值根據WHO 推薦的DDD 值[4]、《新編藥物學》(第18 版)[5]和藥品說明書推薦的劑量確定。DDDs 值越大,說明用藥頻度越高;DDDc 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藥物的治療費用越高。
點評標準依據藥品說明書、《新編藥物學》(第18 版)、《中國加速康復外科圍手術期非甾體抗炎藥臨床應用專家共識》、《酮咯酸鎮痛專家共識》等標準[2-10]和相關文獻[1,11-12]。評價內容包括:是否存在超適應癥用藥、用藥療程的適宜性、用法用量的適宜性、是否存在2 種及以上NSAIDs 聯用、是否存在禁忌癥。見表1。

表1 圍手術期非甾體抗炎藥合理使用評價標準
通過文獻檢索,以1 篇圍手術期NSAIDs 合理使用多中心回顧性研究[12]作為對照,與本院外科圍手術期NSAIDs 合理使用水平進行對比。該項研究為一項多中心、回顧性研究,通過問卷調研NASIDs 在浙江省16 家三級甲等醫院的臨床應用情況,成立專家組制定評價標準,隨機抽查圍手術期使用NSAIDs 注射劑(注射用帕瑞昔布、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等)的病例,點評反饋NSAIDs 藥物使用合理性,點評結果由2 名專家再次復核。該項多中心回顧性研究(以下簡稱多中心組)的研究對象主要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等,抽樣科室主要為泌尿外科、肝膽外科、骨科等手術科室,試驗設計嚴謹,覆蓋醫院范圍廣,能反映浙江地區的NSAIDs 藥物的使用情況,具有參考性。
采用SPSS 25.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 表示;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本院2020 年1~12 月外科住院患者銷售金額排序前3 位的NSAIDs 藥物分別為注射用帕瑞昔布鈉、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塞來昔布膠囊;DDDs排序前3 位的分別為塞來昔布、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注射用帕瑞昔布鈉;DDDc 排序前3 位分別為注射用帕瑞昔布鈉、氟比洛芬酯、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見表2。綜合3 種排序,最終確定重點點評藥物品種為注射用帕瑞昔布鈉、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塞來昔布膠囊。

表2 某院外科2020 年住院患者使用NSAIDs 的銷售金額、DDDs 和DDDc 情況(按銷售金額排序)
從801 例患者中,篩選出圍手術期使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鈉和/或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和/或塞來昔布膠囊的患者共331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89 例(57.10%),女性患者142 例(42.90%),平均年齡(53.42±18.13)歲。16 家醫院多中心組共納入960 例患者,男性患者526 例(54.79%),女性患者434 例(45.21%),平均年齡為(52.80±16.7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3。

表3 患者一般資料情況比較 n(%)
根據評價標準對圍手術期NSAIDs 的使用進行合理性評價,結果顯示331 例病例中用藥不合理病例有94 例(28.40%),合理率71.60%。其中,22.96%的病例有1 項不合理因素,5.44%的病例有2 項不合理因素。用藥不合理情況主要為用法用量不適宜、超療程用藥、存在使用禁忌癥、2 種及以上NSAIDs 聯用。本院組與多中心組NSAIDs 使用合理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本院組超療程使用、2 種及以上藥物聯用、用法用量不適宜3 項不合理因素與多中心組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存在禁忌癥給藥的情況無統計學差異(P>0.05)。本院組2 種及以上NSAIDs 藥物聯用情況多于多中心組(27.19%),而超療程使用和用法用量不適宜的情況少于多中心組,占比分別為2.42%和4.23%。用法用量不適宜藥物以酮咯酸氨丁三醇為主。見表4。

表4 圍手術期NSAIDs 臨床應用合理性評價結果比較 n(%)
結合患者的病歷和相關檢查,抽查的331 例患者在NSAIDs 藥物使用期間有30 例出現了不良反應。其中,有16 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血壓波動;11 例患者血糖控制不穩定,出現波動;2 例患者出現消化道反應;1 例患者出現紅色皮疹。見表5。

表5 NSAIDs 相關ADR 例
本院外科圍手術期鎮痛藥物以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注射用帕瑞昔布鈉、塞來昔布膠囊為主,其品種選擇可能與注射用醫師用藥習慣有關。加速康復外科提倡多模式鎮痛,術前可給予NSAIDs類藥物,包括帕瑞昔布、氟比洛芬酯、塞來昔布等;酮咯酸也可用于圍手術期預防性鎮痛[6,10]。因疼痛感受的個體化差異較大,無明確的藥物品種和劑量推薦,應制定個體化鎮痛方案。
帕瑞昔布是選擇性環氧合酶2(COX2)抑制劑,主要用于術后輕/中度疼痛的短期治療,其半衰期長,能較快透過血腦屏障,有效抑制外周和中樞敏化,發揮良好的鎮痛作用,且不影響血小板正常功能,符合圍手術期鎮痛和加速康復的需要[2]。但注射用帕瑞昔布鈉價格高,DDDc>100 元,可能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本研究發現超療程使用帕瑞昔布6 例,最長使用療程為13 天。雖然有研究顯示NSAIDs常規劑量短期使用并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13],但術后應及時評估疼痛情況,不推薦長期使用,應嚴格把握用藥療程。
酮咯酸注射液鎮痛效果不劣于阿片類藥物,用于急性中/重度疼痛的短期治療。本研究中,用法用量不適宜的藥物主要為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14 例)。如某患者診斷為腎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給予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劑量偏大(60mg/d),給藥劑量不應超過30mg/d。酮咯酸的給藥劑量與年齡、體重及腎臟功能情況相關[10-11],對于體重低于50kg 的老年患者、腎功能異常的特殊人群應謹慎給藥并予以減量,日劑量不超過30mg/d。
塞來昔布主要用于圍手術期輕/中度疼痛的短期治療,口服給藥方便,患者依從性高,相比同類藥物,其消化道不良反應風險低,術后出血風險甚微[14]。本研究中發現有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近期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患者和重度高血壓患者使用塞來昔布,存在禁忌癥用藥,應嚴格把握用藥禁忌癥,減少ADR 風險。
與多中心組不合理用藥情況對比,本院組2 種及以上NSAIDs 藥物聯用情況較為突出(27.19%,P<0.05)。NSAIDs 聯用可增加消化道不良反應,并伴有致潰瘍或出血的風險及肝腎功能損傷。NSAIDs血漿蛋白結合率高,鎮痛作用具有“天花板效應”,NSAIDs 聯用可同時競爭環氧合酶蛋白結合位點,不僅不能增加臨床療效,反而會加重ADR 的發生風險[1]。由于患者可能對不同NSAIDs 敏感性不一樣,對于輕/中度疼痛的患者,若使用一種NSAIDs效果不佳,可更換為另一種NSAIDs 藥物;對于重度疼痛的患者,應考慮升階梯治療或聯用其他鎮痛藥物治療[15]。
對于圍手術期患者,聯合用藥不可避免。本研究發現NSAIDs 可使部分血壓控制平穩的高血壓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血壓波動。同時,NSAIDs 也可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這可能與NSAIDs 類藥物和降壓藥、降糖藥、抗凝藥等存在相互作用有關。NSAIDs 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PGs)的生成,收縮腎血管,減少腎髓質血流和尿鈉排泄量,影響腎小球濾過率,導致血壓升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16]。非選擇性NSAIDs 和選擇性NSAIDs均可抑制高血壓藥物的降壓作用,對于正在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患者,需考慮NSAIDs 對血壓的影響,用藥期間應嚴密監測血壓[17]。NSAIDs 還可影響糖代謝,一項研究推測[18]NSAIDs 的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直接或間接抑制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從而抑制炎癥因子的釋放,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NSAIDs 聯用降糖藥可能造成血糖波動。此外,NSAIDs 通過抑制COX,使PGs 和血栓素A2(TXA2)合成減少,從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影響凝血功能,增加出血風險[19]。雖然在點評過程中未出現凝血異常或出血事件,但仍建議臨床醫生關注兩藥聯用的相互作用,密切監護患者凝血指標。部分特殊患者圍手術期仍有服用阿司匹林的需求,不建議與帕瑞昔布或酮咯酸氨丁三醇聯用。
本院圍手術期NSAIDs 使用過程中,各科室遴選品種存在差異,但均符合適應癥用藥。圍手術期NSAIDs 使用的主要問題為NSAIDs 藥物聯用、超療程超劑量使用等。本院圍手術期NSAIDs 使用還需進一步規范,應重點關注藥物的遴選、用法用量、藥物聯用等。未來可通過院內重點科室合理用藥宣講、建立圍手術期 NSAIDs 藥物評價標準、NSAIDs類藥物專項點評、行政干預、經濟處罰等多種方式進行改進,減少NSAIDs 類藥物的不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