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瑾 康香輝 楊碩 安進軍 王麗喬 周航
導讀:《春季露地小蔥栽培技術規程》(DB 1301/T 346-2020)規定了春季露地小蔥栽培的產地環境、肥料使用、品種選擇、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收獲等關鍵技術。該規程適用于石家莊市及氣候條件相近的區域春季露地小蔥栽培。制定石家莊市《春季露地小蔥栽培技術規程》,有利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提高菜農經濟效益,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小蔥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1],山東、遼寧、河北等大蔥主產區的部分區域都有種植,以幼嫩的莖葉為食用主體,味道鮮美可口,生食口感脆嫩多汁,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短,營養豐富[2,3]。鱗莖及種子都有藥用價值,鱗莖有消腫解表散寒的功效,種子有補腎明目的作用[4]。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漸加強,消費意識的改變,河北、山東地區小蔥種植面積已經形成規模,且在逐年增加[5]。
小蔥屬冷涼性蔬菜,如果合理安排品種和種植茬口,一年可以生產4~5茬,石家莊地區小蔥多以春季露地生產為主,其速生性栽培與使用農藥多少密切相關,當今食品安全越來越受關注,這一典型的調味蔬菜小蔥,將凸顯其種植優勢。但小蔥種植標準化程度低,缺少高效栽培技術,不能發揮品種的高產潛力,大部分菜農采取傳統種植方式,接受新技術能力差,對科學種植技術的掌握程度較低。因此,制定石家莊市春季露地小蔥栽培技術規程,有利于調整石家莊及相近氣候區域農業種植結構,提高菜農經濟效益,對蔬菜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標準規定了春季露地小蔥栽培的種植環境、水肥使用、蔥種選擇、播種、蔥田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收獲等關鍵技術。適用于石家莊地區及氣候條件相近的區域春季露地小蔥栽培。
下列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標準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引用文件注日期的,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章;引用文件不注日期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
GB/T 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所有部分)[6]
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 通則[7]
NY 525-2012有機肥料[8]
NY/T 848蔬菜產地環境技術條件[9]
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
應符合NY/T 848的規定[9],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疏松、土質肥沃、排灌方便,3年以上沒種過蔥蒜類作物的地塊。為避免重茬導致產量降低,建議選3年以上沒有種過蔥蒜類作物的地塊。
選用葉色深綠、直立性好、抗病、不分蘗的小蔥品種,如四季快蔥1號、四季小蔥等。
在中等肥力地塊每667 m2均勻撒施腐熟有機肥2 200~3 000 kg、三元復合肥(N-P2O5-K2O=15-15-15)25~30 kg,其他肥力地塊可酌情增減。施肥后深翻25~30 cm,精耕細耙,依據地塊大小作成30~50 m2的平畦。

依據地塊大小作成30~50 m2的平畦
選用當年種子,純度≥96%,凈度≥99%,水分≤8.0%,發芽率≥85%[10]。
9月25日至10月5日。
每667 m2播種量為2.5~3.0 kg。
播種機條播,深度1.0~1.5 cm,行距12~14 cm。

播種機條播
播后澆透水,水滲后選擇無風時段,每667 m2用33%二甲戊靈(施田補)100 mL對水30~45 kg均勻噴灑畦面。
出苗期保持地表濕潤,子葉拉直時澆水1次。幼苗生長期可視墑情澆水1~2次。土壤封凍前要澆封凍水,隨水每667 m2施尿素15~20 kg。2月底3月初澆返青水,每667 m2隨水施尿素10~15 kg。3月底4月初生長旺盛期結合澆水每667 m2施尿素15~20 kg、硫酸鉀5~10 kg。之后保持土壤濕潤,收獲前3~4天澆水1次。

苗期
苗高10 cm以上時,每667 m2用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35 mL或5%精喹禾靈乳油40 mL加24%乙氧氟草醚乳油20 mL,對水30 kg均勻噴霧防治雜草。
小蔥病害有灰霉病、霜霉病等。蟲害有蔥薊馬、蔥斑潛蠅等。
忌與蔥蒜類作物連作,選用抗病和抗逆性強的品種。施足基肥,增施腐熟有機肥、磷鉀肥,合理密植,加強肥水管理,清潔田園。前茬作物收獲后,對土壤進行深翻晾曬。
利用黃板誘殺潛葉蠅,利用藍板誘殺薊馬。黃、藍板規格為30 cm×20 cm,懸掛于植株上方10~15 cm處,每667 m2懸掛30~40塊。
灰霉病用100億/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預防,10~15天噴霧1次,連續2~3次。
蔥薊馬用0.5%藜蘆堿水劑500~800倍液噴霧防治,10~15天1次,連續2~3次。
農藥使用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執行,蔥表面有一層蠟粉層,在噴灑農藥、殺菌劑時應加入有機硅助劑。
①灰霉病 可用40%嘧霉胺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3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或50%灰霉寧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注意輪換使用,每5~7天1次,連續2~3次。

②霜霉病 用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72.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1 5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防治,輪換使用,每5~7天1次,連續2~3次。
③蔥薊馬 用0.5%甲維鹽乳油1 500~2 000倍液、25%多殺霉素懸浮劑600~1 000倍液或2.5%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交替噴霧,每5~7天1次,連續2~3次[11]。
④蔥斑潛蠅 幼蟲為害初期,用10%滅蠅胺懸浮劑1 500倍液或1%甲維鹽乳油2 000~3 000倍液噴霧,每5~7天1次,連續2~3次[12]。
4月中旬至5月上旬,株高55~70 cm,有效功能葉3片時,根據市場需求適時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