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凌志 劉欣 高穎 王雯雯 程東 陶短房 陳康
(上接第一版)
美媒:“我們不能在夢游中進入危機”
“一個更加富裕、更加強大的中國警告佩洛西不要訪問臺灣。”美聯社28日稱,世界形勢已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更加富裕,軍隊更加精良。解放軍派出越來越多戰機飛抵臺灣附近。北京擁有更關的經濟和全球影響力使其在向華盛頓表達憤怒時有了更多的外交工具。
《華盛頓郵報》發表社論稱,政治和外交活動就像生活一樣,“每件事都要有適合的時間和地點”。現在,美國面臨兩難境地。“從現實主義角度看,必須承認目前佩洛西訪問臺灣不合時宜”。
《紐約時報》稱,越來越多人覺得中國將采取措施令其“紅線”可信。一些美國專家批評有些人對中方在涉臺問題上的激烈反應麻木不仁,從而忽略了真正可怕的警告。報道稱,中美必須停,止危機升級,佩洛西應推遲訪問。美國兩黨應在這一問題上盡快達成共識,這或許會被某些批評者稱作“對華軟弱”,但“我們不能在夢游中進入危機”。
在臺灣島內,新黨29日舉行記者會,堅決反對佩洛西竄訪臺灣。新黨表示,佩洛西如訪臺有百害而無一利,可能引發戰火,“臺灣不能把命運寄托在江河日下的美國身上”。由島內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當天也發表聲明,呼吁臺灣社會各界應發出清醒的聲音,反對佩洛西訪臺挑動地區緊張,拒絕美國兩面手法操弄臺灣問題。
中時電子報29日稱,佩洛西把臺灣當成是民主黨中期選舉的籌碼,“不僅不道德,更可能衍生出可怕的戰爭風險”。文章質問,佩洛西訪臺除了破壞已瀕臨無法維持的臺海現狀外還有什么用區區臺灣不可能改變美國中期選舉的結果,“不顧臺灣利益直接把臺灣架在火爐上烤的用心著實險惡”。
美國“政治”新聞網稱,31年前佩洛西作為普通議員在天安門廣場上舉標語“抗議”導致她被趕出中國,如今她再次企圖利用一次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的訪問高調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此,前CNN北京分社社長奇諾伊批評稱,佩洛西1991年在中國的爭議性行為就“不計后果”,如今的冒險更變本加厲,“可能令她聲稱要保衛的臺灣人和美國軍人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環球時報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