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軍 桂 淳
伴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進,大學已經卷入社會中心,并從古典象牙塔演變成現代服務站。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既是地方高校的歷史使命,也是地方高校的社會責任。地方高??萍既瞬欧丈鐣芏嘀匾蛩氐挠绊懞椭萍s,但政府的政策供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威斯康星理念與三重螺旋理論,以Y市S校為例,在剖析其科技人才服務社會主要問題的基礎上,著力從政策維度分析其成因,并借鑒國外政策經驗,進而提出推動高??萍既瞬欧丈鐣娜舾烧呓ㄗh。
高校科技人才是知識和科技的生產者、開發者,也是科學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和競爭優勢的推進者、實施者。高校科技人才服務社會,已經成為高等教育推動社會發展、科學技術支撐經濟建設的重要渠道。威斯康星理念和三重螺旋理論,既說明了高??萍既瞬欧丈鐣闹匾?、必要性、可行性,也為推動和支持地方高??萍既瞬欧丈鐣峁┝朔椒ㄕ撝敢?。

圖1 大學、產業、政府關系的三螺旋模型
大學-產業-政府關系的三重螺旋理論,為高??萍既瞬欧丈鐣峁┝艘粋€研究工具。該理論的核心價值就在于將具有不同價值體系的政府、企業和高校在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上統一起來,形成知識領域、行政領域和生產領域的三力合一,進而為經濟與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創造這種合力的基石在于打破傳統的邊界并在邊界切面上建立起新的管理、教育和社會運作機制。
S校地處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Y市,與Y市已經形成血脈共融的關系。S校組建伊始,就確立了“服務水利電力行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雙服務”的辦學思路。S校作為人才隊伍的高地,始終堅持與行業和地方人才資源共享,較好地發揮了人力資本的杠桿效應,推動了Y市經濟社會的發展。S??萍既瞬旁诜盏胤浇洕鐣l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目前學??萍既瞬欧丈鐣诮M織協調方面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支持高??萍既瞬欧丈鐣膶m棑芸畎才胚€不盡合理。目前,科技人才還缺乏穩定的合作資金支持,在研發費用的劃分、利益的分配方面,企業和科技人才的目標值還有較大落差,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萍既瞬艑υ擃愴椖可陥蟮姆e極性。另一方面,科技人才服務社會的引導和激勵機制不盡合理。訪談表明,由于多方面原因,學校一些科技工作者相對重視短、平、快項目,輕視長時期、深層次、二次開發項目,這使得一些好項目缺乏開發后勁,服務社會的持續性不強;同時由于激勵機制還不夠明晰,科技工作者參與社會服務的積極性也相對偏低。
高校科研成果轉化能夠快速帶動科研與產業領域的交流,促進科研進步,提升生產力水平。S校目前科技人才的成果轉化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學校近年來獲得的各類科研項目,無論是在項目數量方面還是在資助額度方面,成績都很亮眼,但這些項目的產出,更多以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專著等方式呈現。這些成果固然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應有的支撐和推動作用,但相對于項目數量和資助額度而言,其作用的發揮還明顯存在不足。雖然近年來,學??萍既藛T獲得的專利數也在增加,但專利的產業化之路還相當漫長,具有影響性的典型案例還相對較少。
咨詢服務在高??萍既瞬欧丈鐣倪^程中充當著橋梁的作用,它使得高??萍既瞬拧⑵髽I及政府緊密相連,有利于利益共同體的形成。S校在咨詢服務方面雖然已經取得相應成就,但總體而言,其良性的外部運行機制還沒有形成。當地政府主管部門有時會通過項目招標、購買服務等方式推動高校開展咨詢服務,然而這些方式往往缺少連續性,無法形成長效的傳遞機制,加上溝通聯系機制不暢通,如缺乏穩定的信息集散中樞、中介咨詢服務力量薄弱等,這都導致S校很多專業技術人員在咨詢服務領域缺少信息源,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案例分析表明,高??萍既瞬欧丈鐣芏喾矫嬉蛩赜绊?。但政府的政策安排與制度供給對于地方高校科技人才服務社會具有重要的影響。政府可以通過政策供給,加強高?;A能力建設,優化高校社會服務條件;完善高校內部激勵機制,營造高校社會服務氛圍;改革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善高校社會服務環境;推動高??蒲谐晒D化,提升高校社會服務水平等。但具體到湖北省以及Y市,其在推動地方高科技人才服務社會的政策供給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出臺了系列政策,推動高??萍既瞬砰_展社會服務。這些政策既體現為中央層面,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科學技術進步法》《國家大學科技園認定和管理辦法》等,也體現在地方層面,如《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湖北省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實施方案》等。這些宏觀政策總體方向是積極有利的,但其還存在操作性條款有待細化補充等問題。如Y市發布的《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技術合作。對企業支付給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的經費,經認定后按1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補貼,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20萬元”。但該措施在實施中還有待進一步細化,譬如“經認定”的程序、“技術合作”的界定等,都還需要相應的文件或條款來落實。
高??萍既瞬欧丈鐣?,不是單一的科技人才面向社會提供服務,而是多元主體的互動聯合,離不開市場、政府、高校的多方合作和協同。但從目前的政策供給來看,政策激勵機制還相對單一。一方面,政策的制定和出臺更多強化了高校與企業之間聯合推動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沒有很好地將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與成果轉化有機結合。Y市在2015年發布了《關于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施意見》,2019年又發布了《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這些文件對于推動Y市的產學研合作、科技創新都具有里程碑意義。但這些政策,在強調“產學研”結合時,對“學”的體現遠遠不夠,更多關注的是“產研”結合。只關注“產研”結合,也就意味著沒有真正考慮到高校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的戰略需求。事實上,離開了“學”,高校“產研”結合的積極性必然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現有的政策還沒有很好地挖掘區域性高校優勢,政策導向還不夠明朗。目前地方高校雖然與地方行業企業、政府事務部門等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但該協議往往偏向于概念性框架,而缺乏實質性內容。產生該現象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很多合作往往是地方高校剃頭挑子一頭熱,聯動意識淡薄,社會對其認可度不高。
績效評價不夠科學,既指推動評價社會服務的政策績效本身不夠科學,也指現有政策下社會服務成效評價本身不夠科學。就前者而言,一方面是指政策內容很詳實,但政策的保障機制卻不夠明晰,政策績效評價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如202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在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試行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措施的意見》指出,“鼓勵高校院所科研人員離崗創辦企業性質的新型研發機構,或到國有、民營及混合所有制企業性質的新型研發機構兼職。科研人員向所在單位書面報備,所在單位應予支持?!钡蒲腥藛T所在單位是否提供了支持則往往沒有相應的督促和評價機制。另一方面,雖然有些政策強調了績效考評,但關于績效考評的內容往往是發文部門要求各收文單位或實施單位開展考評工作,而對如何實行也往往沒有提出具體的要求。其結果容易導致各收文或實施單位缺少考評的方向,或者根本不進行考評。就后者而言,目前社會服務成果評價機制也存在不少問題。首先,地方高校承擔的縱向、橫向項目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其次,這些項目的產出不盡如人意。很多項目在立項、項目監理、經費審查、項目中期檢查驗收評審等環節中,都還缺少科學而嚴格的制度體系,其成果驗收、科技獎勵等還偏向于論文、專著,成果評價指標相對單一。行業企業對高??萍佳邪l寄予厚望,但其成果產出卻又不盡如人意,兩相對比,又反過來影響了行業企業與高校之間的深度合作。
威斯康星理念揭示,社會服務職能是大學的核心職能之一,是大學存在合法性的重要支撐。三重螺旋理論揭示,政府在推動高校科技人才服務社會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國外很多高校在社會服務方面成效顯著,均與政府提供的支持和服務息息相關。這些支持和服務尤其表現在科研成果的研發和轉化、社會服務的組織和協調、科技人才的協同和流動,以及財稅風險的統籌和激勵等方面。
威斯康星理念和三重螺旋理論為地方高??萍既瞬欧丈鐣峁┝朔椒ㄕ撝笇?。發揮高校科技人才服務社會作用,必須尊重高??萍既瞬派鐣盏幕具壿??;诎咐芯亢捅容^分析,研究認為,推動地方高校科技人才服務社會,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其區域政策供給還存在顯著的優化空間。
高校是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的基地。高??萍佳邪l是高校科技人才服務社會的重要依托。高??萍佳邪l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目前高??萍佳邪l投入還相對不足,這限制了科技研發成果的產出和轉化。為此建議政府在資金投入方面,實施政策組合拳。一是要繼續加大政府對高校科研經費的投入力度,形成高??蒲薪涃M投入的長效機制。二是充分發揮政府科技經費的導向作用,建立有利于提升科研產出和成果轉化的資金分配機制。政府投放的資金分配機制具有引導性作用,政府必須充分考慮如何發揮資金效益的最大化,使得科研經費投入真正有利于提升科技水平和生產力的發展。三是要建立資金投入激勵機制,引導金融機構、企業單位等向高等學校提升科技研發資金支持力度。政府可以嘗試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專家管理”模式,構建多渠道的籌融資體系以擴充高校的科技經費。四是完善財稅政策,營造高校與企業合作的良好環境。運用財政、稅收等手段,如設立校企合作專項資金、針對性減免企業所得稅、開辟校企合作信貸業務等,鼓勵和支持企業與高校聯合開展科技研發,促進校企的深度合作。
目前政府在推動高??萍既瞬派鐣辗矫妫尸F出多部門、多單位共同推進的格局。但這種格局,還沒有很好地形成合力。建議政府牽頭,建立政策資源整合平臺,加大政策資源整合力度。一是建立高校社會服務網絡平臺,將各部門的政策匯聚到該平臺,做好政策宣傳和引導,擴大政策影響;同時依托該網絡平臺,建立各類合作需求交流共享機制,減少合作共享的信息損耗和交流成本,加速高校與市場的對接。二是定期組織召開各類宣講會,搭建政策咨詢平臺。政府要主動組織相關業務部門開展政策宣講,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發揮群眾的政策推動作用,真正最大限度提升政策的生產力價值。三是要推動政策協調手段的多元化。目前很多政策,從文本本身來看,已經體現出多部門統籌協調的意義,但政策落實時,還主要是通過從上至下的政策、制度以及規定的滲透來進行,協調方式也主要是各種會議和文件。由于高校的社會服務涉及到多元利益相關者,且社會服務形式多樣,問題復雜,其間充滿著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因此,要整合政策資源,推動單一協調走向多元協調,譬如根據區域或功能建立政策協調中心,專人負責制等,以更好地整合相關資源,推動政策的落實。
推動現有政策的整體優化,應著力解決兩個問題。首先,提升政策操作性,將“鼓勵”和“支持”措施進一步明確。好的政策文本,不僅在于其方向性正確,更在于能操作可落實。支持地方高??萍既瞬鸥玫胤盏胤浇洕鐣l展,目前在政府和高校界是能夠達成共識的,但如何支持和鼓勵,則需要相應的政策導向,更需要詳細的操作條款來落實和保障。其次,強化政策針對性。該針對性包括二層含義,一是指政策對象的針對性,即同等條件下,高校應優先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地方行業企業、實務部門應優先與地方高校合作。這樣地方高校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實現共生共融共發展。二是指政策內容的針對性。政策內容的完善,既要從利益相關者最迫切的需求角度出發,也要基于問題導向,解決政策中的現有問題,不斷提升政策績效。要明確政策的落實保障和績效評價機制,做到政策保障措施有效、政策監控主體明確、政策評價標準科學,還要改進社會服務效果評價辦法,真正發揮成果評價的科學導向和正向激勵作用。
威斯康星理念和三重螺旋理論都充分揭示了高校科技人才服務社會的重要性,也不同程度上說明了高校科技人才服務社會所具有的內在邏輯。高??萍既瞬欧丈鐣?,離不開市場的邏輯、大學的邏輯以及政府的邏輯的綜合作用。高??萍既瞬欧丈鐣倪^程,本質上是一個多主體、多組織的互動過程。因此,必須加強高??萍既瞬派鐣者\行研究,了解高??萍既瞬欧丈鐣倪\行邏輯。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高校,其科技人才服務社會的內部和外部的動力機制、保障機制,也都有差異性。這對于政府的政策制定,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要因時、因地、因校制宜,加強社會服務運行研究,了解不同類型高校社會服務運行模式,并能夠根據高校及其科技人才開展社會服務的實際需求,適時進行政策的調整和完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進一步提升社會服務水平和質量,發揮社會服務的效果,也有必要借鑒國外高校的成功經驗?;谇笆龅膰飧咝?萍既瞬欧丈鐣牡湫妥龇?,建議地方政府圍繞科研成果的研發和轉化、社會服務的組織和協調、科技人才的協同和流動,以及財稅風險的統籌和激勵四個方面,進行選擇性的借鑒和吸收。就科研成果的研發和轉化而言,應重點了解科技園區和成果轉化機構的運作機制,掌握其策略和方法,真正為國外做法的本土化提供詳實的參考。就社會服務的組織和協調而言,應強化政府的職能優勢,重點借鑒政府在推動跨界合作以及建立中介組織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就科技人才的協同和流動而言,關鍵是要突破傳統觀念,對高校科技人才的流動,尤其是對區域的跨界流動給予重新認識,要克服某些單位和部門狹隘的人才保護主義意識,鼓勵和支持人才在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流動。就財稅風險的統籌和激勵而言,國外以立法的形式來構建激勵機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對于激勵企業加強與高校合作開展重大項目攻關,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