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施毓麟



說自己“不造車”的華為,在深圳2021 年年底舉辦的冬季旗艦新品發布會上,正式推出與賽力斯共同打造的全新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AITO。同時,AITO 品牌旗下的首款車型問界M5 也登臺亮相,有3 款車型可選,包括1 款后驅版和2 款四驅版,售價為24.98 萬~31.98 萬元。
立足智慧汽車的AITO 取“Adding Intelligence to Auto”的首字母命名,這不僅是品牌的口號,也凸顯了AITO 將為用戶帶來智慧化體驗的初心。基于賽力斯與華為對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高度共識,以及關于汽車革新的思考,AITO 融合了賽力斯在純電驅增程技術、智造精品領域的優勢,以及華為在ICT(信息通信)、智慧出行等領域的前沿技術,成為智慧汽車時代的引領者。
3月5日,AITO 宣布,品牌旗下首款車型問界M5 通過100 余家用戶中心正式啟動交付,范圍涵蓋上海、廣州、杭州、重慶在內的36 座城市。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方便用戶與AITO問界M5 的近距離快速接觸,AITO 綜合賽力斯和華為雙方渠道優勢,開啟了汽車新零售3.0 模式,為用戶提供更有深度的服務與體驗。
AITO 問界M5 無疑是一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非常值得消費者期待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依托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功能配置,以及深諳消費者需求的駕駛體驗,AITO 問界M5每一次登場都引來萬眾矚目。近期,我們有幸在上海參加了AITO 問界M5 的全國媒體試駕會,全方位體驗這輛充滿魅力的智慧車型。
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AITO 深知汽車設計的重要性。作為一款增程式新能源中型SUV,問界M5 前臉采用了大尺寸中網格柵,梯形造型輔以橫向裝飾條,視覺觀感穩重霸氣。車身采用了流線型設計,溜背式車頂線條配合分段式腰線設計,呈現寬體低趴的姿態。車尾鷹翼貫穿式尾燈是當下流行的設計趨勢,點亮后極具美感,從后側看頗像保時捷Macan。車側的隱藏式電動門把手以及低風阻輪圈樣式,是問界M5 體現前衛和電動化的特征,輪胎選用了強調運動和抓地性能的倍耐力P ZERO SUV 專用系列。很明顯,問界M5 的定位是一輛運動型SUV,這樣的風格更容易吸引當下的年輕消費者。
熟悉賽力斯的朋友可能會認為,問界M5 可以被看作是華為智選SF5 的“升級”版,車身尺寸和華為智選SF5 沒有太大改變,問界M5 車身長度僅比華為智選SF5 長70 毫米,車寬和車高并沒有變化,軸距比后者僅長了5 毫米。外觀細節上,兩車僅在前格柵、車燈和尾燈上做了微調。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汽車智能化水平也成為業內及公眾考量一款車型軟硬件實力的重要指標,而這方面正是問界M5 最大的亮點。考究的皮質內飾采用了與眾多新能源車型相同的簡約化設計,10.4 英寸曲面全液晶儀表盤搭配15.6 英寸2K HDR 智能中控大屏肯定足夠吸睛。其搭載的華為全新HarmonyOS 智能座艙系統,在交互操作、語音識別、應用生態等方面相比競爭對手有著更加穩定和完善的體驗。HarmonyOS 系統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和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等硬件相連,讓汽車不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一個連接萬物的智能終端。
令人欣喜的是,這塊大屏內預裝了豐富的應用,包括花瓣地圖、酷狗、喜馬拉雅、口袋故事、優酷等大家常用的APP,消費者還可以通過內置的華為應用市場自由下載更多的APP,不僅豐富了用車娛樂體驗,也可以OTA 在線升級。通過A 柱上的3D人臉智能識別功能,上車后,系統即可自動識別駕駛員的身份信息,并且自動同步登錄個人華為賬號。我用自己的華為手機試了一下,感覺這套系統的交互體驗特別好,操作簡單方便,能夠與手機端的鴻蒙系統實現無縫聯動,比如,我可以將手機上大眾點評應用中的搜索條目直接推送給車機,并實現快速語音導航。
我們駕駛的四驅旗艦版車型配置有40 瓦無線充電、座椅按摩、ICAS 空氣凈化系統、專屬香氛系統、無縫全景天幕、抬頭顯示和華為音響系統等熱門配置,大大提升了日常駕乘的舒適性。特別是座椅按摩,有了它,就算是長途駕駛,也不用再擔心腰酸背痛。對于我這種有職業病的媒體人,上車打開按摩座椅,再放上一首自己喜歡的音樂,一身的疲勞一掃而空,立刻多了份家一樣的溫馨感。另外,后備廂里的12 伏和220伏-150 瓦雙電源接口還提供3.5 千瓦交流外放電功能,對于喜歡經常駕車出游的朋友來說,是非常方便實用的配置。
在高科技配置方面,問界M5 搭載了1 個高感知攝像頭、3 個毫米波雷達、4 個環視攝像頭、8 個超聲波雷達等感知硬件,可實現L2+級別的自動駕駛、360 度環視影像和自動泊車。
相比特斯拉、蔚來這類純電動車,AITO 問界M5 是一款不會讓人產生里程焦慮的新能源車,它在動力模式上選擇了與理想ONE、嵐圖FREE 一樣的增程式。問界M5 采用賽力斯DE-i 增程動力平臺,整套動力系統包含小康H15RT 1.5T 四缸增程器、前后軸雙電驅系統以及來自寧德時代的40 千瓦時動力電池組,可以提供180~200 公里的純電續航、1100 公里以上的單次滿油滿電綜合續航,以及最快4.4 秒的破百時間。
不同于理想ONE 的三缸機增程器,這臺小康H15RT 1.5T四缸增程器的工況不僅更加平順,還有著許多專為混動系統設計的提高熱效率、增加功率密度和發電效率的設計,讓發動機的壓縮比達到15: 1,熱效率達到41%,其可以提供最高75 千瓦的發電功率,每升汽油可高效地轉化成為3.2 千瓦時的電量。


電動機性能方面,問界M5 有入門的兩驅版車型和性能更出色的四驅版車型,搭載了兩套不同的電驅動系統。其前軸電驅動系統由東風打造,采用交流異步電機,可靠性和性能表現更好,最高功率為165 千瓦,最大扭矩為315~420 牛米。后軸的三合一電驅動系統則來自華為DriveONE,驅動電機采用效率更高的永磁同步電機,最高功率為150~200 千瓦,最大扭矩為300~360 牛米。采用200 千瓦電驅動系統的兩驅版車型完成零百加速只需要7.1 秒。在兩套電驅動系統的作用下,問界M5 四驅版車型的零百加速僅為4.4~4.8 秒,性能表現完全可媲美高性能的V6 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駕駛時,我最直觀的感受是,365 千瓦的最大功率能讓這臺問界M5 準確且迅速地執行駕駛者給出的每個加速指令,動力釋放的過程也較為線性,急加速時不會有不適的眩暈感。
你大可放心,即使是在純電優先模式下駕駛,穩定可靠的能量管理系統也不會讓你將電池內的電量徹底用光,當SOC降至約32%時,增程器便會啟動介入給電池充電。在自動模式下,車載電腦會根據路況、電量和油門開度自行判斷增程器是否啟動,以達到最佳的燃油經濟性。在燃油優先模式下,只要電池電量低于70%,增程器就會自動介入,此時駕乘者感覺不到任何的機械振動。
問界M5 采用全鋁合金底盤、前雙叉臂及后梯形多連桿獨立懸架,無論在何種駕駛狀態下,都能保持良好的駕駛穩定性。在試駕過程中,我們明顯感受到車輛對于側傾的抑制很積極,雖說當天試駕以高速路居多,而且試駕路線也不算長,但在駛過顛簸路面或是變道轉向時,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這輛車底盤的高質感。我認為,就算是山路彎道,問界M5 依然可以從容應對。總的來說,問界M5 開起來是既輕又舒服。
作為華為與賽力斯共同打造的全新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AITO的誕生可以說是華為在車輛全領域智能化技術延伸的重要成果,將撬動整個汽車產業鏈,并且為智能車領域指明方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雖說,新能源補貼政策正逐漸退坡,且特斯拉、小鵬、蔚來等已在市場上占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但在智能化的賽道上,AITO已經形成充足的競爭優勢,問界M5有實力去與諸多造車新勢力一較高下,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