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陳苑
在7 月11 日下午舉行的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上,2021 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全省共有299 項科技成果榮獲省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44 項、二等獎90 項、三等獎165 項。浙江大學楊衛院士、西湖大學施一公院士榮獲2021 年度浙江科技大獎。
創新已成為浙江最鮮明的時代特征,科技創新大會上閃耀亮相的各項獲獎科技成果,在前沿科技、基礎研究、工程應用、惠及民生等方面,集中展現了浙江科技人勇攀科技高峰的使命和擔當。
本次獲獎項目呈現出四大特點:
從科研領域上看,“六條跑道”成果豐碩。“六條跑道”重點領域共產生獲獎成果255 項、占85.3%,其中“三大科創高地”167 項、占55.9%。“互聯網+”領域48 項、占16.1%,生命健康領域65 項(科技抗疫成果7項)、占21.7%,新材料領域54 項、占18.1%,碳達峰碳中和領域42 項、占14%,海洋強省領域15 項、占5%,科技強農領域31 項、占10.4%。
從科研能力上看,省實驗室體系建設成效顯著,戰略科技力量培育取得突破。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取得獲獎成果89 項、占30%;一等獎成果32 項、占73%,大走廊創新策源地作用進一步凸顯。以省實驗室為主取得的獲獎成果6 項,其中之江實驗室一等獎1 項、二等獎2 項,西湖實驗室、湖畔實驗室、良渚實驗室一等獎各1 項。國家和省重點實驗室共獲獎106 項,其中一等獎24 項。
從創新主體上看,浙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提升。瞄準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問題、重大技術創新難題,企業牽頭完成科技成果共110 項、占比37%,其中一等獎成果8 項,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進一步加強。
從人才選育看,創新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國家重大項目、重點科技計劃擔綱者等高層次人才領銜完成的一等獎成果36 項、占82%;所有完成人中,70、80 后科技工作者占81%,青年科研人才成為浙江科研主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