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溫嶺市曙光醫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院、新河鎮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在新河鎮新商大廈揭牌。未來,這一重量級科創平臺將輻射至臺州市乃至全國,不斷提升區域的科技創新競爭力和驅動力。
據了解,該平臺將依托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臺州院區(臺州市腫瘤醫院),發揮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等領域的優勢,通過跨學科的合作與交流,開展惡性腫瘤、重大慢性病等臨床醫學大數據科學研究,開發人工智能輔助診療新產品,推動腫瘤微創診療相關設備的研發,促使精準醫療時代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智能制造與醫學臨床需求深度融合。
(柯程)


近日, 《平湖市科創企業貸款支持實施辦法》正式印發實施。該辦法是對原科技支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實施辦法和信貸風險補償基金管理辦法的一次全面升級,通過增加參與金融機構覆蓋范圍、擴大優化科創貸款支持對象、大幅提升科創貸款額度、全面優化申請審批流程,更好地發揮金融手段在企業科技創新方面的激勵作用。
此外,新辦法還對貸款種類、利率、年限和風險補償金業務流程等方面予以明確,為政策實施指明方向。接下來,平湖市將進一步加大科創金融新政推廣宣傳力度,通過舉辦政策解讀、實務操作培訓等形式,不斷擴大企業對政策的知曉率和使用率,讓科創貸款這一普惠性政策成為激活廣大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活力的有效利器。 (金哲宇)
今年以來,東陽市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中的重要作用。截至6 月底,東陽市2021 年科技發展專項獎勵資金已兌現8886.86 萬元,兌現率達100%,進度列金華市首位。
東陽市先后出臺了《關于推動高質量科技創新和高水平建設科創高地的若干意見》《東陽市科技型企業政策性信貸擔保服務的實施意見》等多項科技政策,構建起了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其中,“科技貸”政策在經歷重新修訂后僅三個月的時間,貸款額度就達到頂額8000 萬元。在今年5 月中旬出臺的《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三十條意見》中明確,“科技貸”額度擴大至2 億元,后續又為8 家企業提供科技貸款2132 萬元。科技新政的出臺,有效地鼓勵了企業自覺加大研發投入,增強了企業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周曉玫)
為破解海洋生物領域中小微企業缺乏自建高端企業研發機構設施、創新投入積極性不高,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相關海洋生物技術成果模擬方缺乏基礎設施和場景、難以落地轉化等多重難題,舟山市全力打造海洋生物產業中試研發基地,實現了集研發測試、中試熟化、孵化培育于一體,攻堅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以平臺助力科技型企業降本減負。
通過打造專業化大型設施設備群、構建產業人才資源共享庫、分層分類推出“優惠政策包”等富有實效的舉措,今年以來,基地已累計服務企業超160 家次,為當地20 余家企業提供共享儀器設備220 臺次。此外,為60 家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解決企業技術難題50 余項,推動新產品研制10 余個,降低企業創新創業成本達2800 萬元。 (楊會成)


日前,金華市千榜進百校“2+4+X”重點產業云揭榜——義烏芯光電產業云揭榜專場活動在義烏舉行。會上發布了16 項技術需求,浙江單色電子等5 家芯光電企業負責人現場發榜,對技術需求進行“云路演”,來自浙江大學等高校院所的專家教授與發榜企業代表進行線上對接交流。
近年來,義烏深化“揭榜掛帥”全球引才機制,著力構建“揭榜掛帥”人才工作體系,逐步建立起“企業出題、政府立題、人才破題”的成果轉化與人才引進制度,為化妝品、紡織、芯光電等行業一批共性難題找到技術攻關團隊。2020 年6 月以來,累計發布“揭榜掛帥”技術難題360 余項,吸引來自中科院、浙江大學的130 多名專家、教授來義對接,47 家企業的80 項技術難題已揭榜,揭榜總額超 6000 余萬元。
(王婷 陳宏斌)
近年來,衢州市柯城區聚焦“產業為王”主戰略,多措并舉助力工業強市建設。日前,衢州市公布2022 年工業強市十大專項行動“亮曬比”活動考評結果,柯城區在全市科技指標考核排名中位列第一。
一是增強科技部門領導力。集中精力抓工業,組織開展“區城聯動、柯科翱翔”專項活動,激發科技創新源動力。二是增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完善科技企業培育“四色管理庫”,研究制定科創新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5 萬~30 萬元獎補資金支持。三是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活躍度。全面摸底智造新城、智慧新城兩城科技型企業,列出重點輔導企業,對企業進行“一對一”科技業務輔導。四是提升科技服務體系完善度。組織開展科技聯企“走百企、送百策、連百線”服務活動,讓更多企業了解科技創新政策,享受科技創新政策紅利。 (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