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陳苑
在南潯智能機電高新區各個項目建設工地上,處處呈現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起重機伸著巨臂、施工車輛來往穿梭、工人們緊鑼密鼓趕工期,一個個如火如荼推進的項目建設現場,彰顯著高新區全力沖刺謀發展的干勁。
今年,錨定“打造高質量發展‘戰略增長極’”目標,南潯智能機電高新區加足馬力搶先機、開新局,通過“準、快、強”三招組合拳,加快步伐推動重大產業項目招引促建。在今年1~4 月的數據中,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達19.91 億元,同比增長71.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0.4%,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6.5%,三項指標增速均居湖州市第一。
以項目為引擎,發展才會有后勁,但優質的項目從哪里來?高新區給出的答案是緊扣產業鏈精準出擊招大引強,著力引進有支撐性、帶動性、戰略性的大項目。
高新區圍繞智能機電產業開展強鏈補鏈延鏈,依托光機電產業基礎,實施“鏈、片、組”相結合的工作方式,以產業招商、市場化招商、精準招商為抓手,積極網羅一批項目信息,精心舉辦一批招商活動,全力推進重特大項目招引取得突破。目前,園區洽談落地高端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產業項目達20 余個,總投資530 余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5 個、十億元以上項目5 個、百億級項目2 個,列入省重大產業項目4 個、省特別重大項目1 個。
通過抓好上下游配套項目,高新區的項目推進正在向結構更優、效益更好、質量更高轉變,一個良好的產業生態正在加速形成。眼下,已有52 家智能機電及配套企業在園區入駐。“一定要打好主導產業這張牌,借勢用力、乘勢而上,提高工作力度、速度,精準發力謀項目,堅定不移興產業,著力夯實發展根基。”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

供圖/視覺中國
對于引進的產業項目,高新區秉承“項目為王、服務至上”理念,實行“一站式”全流程服務,圍繞應開、在建工業項目,確保規定項目不延誤,重大項目有突破,在建項目穩進度。
“園區設立重大項目服務專班,解決項目推進中基礎設施建設、生產設備引進等問題,確保相關要素保障工作同步推進。”據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計劃2021—2023年實施重大產業項目63 個,總投資557.19 億元。其中,高端裝備制造類項目43 個,投資369.97 億元;現代物流和制造業融合發展類項目7 個,投資149.40 億元;其他優勢制造類產業項目13 個,投資37.82 億元。
而今,園區前期重點引進的光電、智能裝備、新材料等創新型產業及生產性服務業項目進展迅速,一批優質高端產業項目接續投產,效益逐步顯現。如宏旭智能制造項目已順利投產,海順新材項目一期、嘉亨項目一期均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二期也在加快建設進程,未來將吸引一批優秀上市企業在此投資集聚。
招才引智,澆灌創新創業沃土。圍繞電梯、電機、電磁線三大主導產業,園區排摸企業技術和人才需求,為企業和高層次人才點對點牽線搭橋,加快引進培育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和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我們通過一人一策、一團隊一策、一項目一策,精準招引人才在此集聚。”據介紹,過去一年,園區共引進B 類頂尖領軍人才3 個,申報國家引才計劃6 個,申報省級引才計劃12個、省萬人計劃2 個,申報南太湖精英計劃及特支計劃14 個,新增博士45 人、青年大學生3583 人、高技能人才561 人。
在優化發展生態環境、推動人才集聚的同時,園區還深入實施科技企業“雙倍增”計劃,完善全流程、專業化培育服務體系。目前,園區在庫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項目38 個,占工業投資項目比重的63%。計劃2021—2023 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 家,新增省級科技型企業100 家;新增省級企業研究院3 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6 家、市級研發中心30 家;新立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0 個、省“尖兵”“領雁”科技計劃項目3 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