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敬相
在通往九路寨景區的路上,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公路兩邊的“綠之源”“美時美刻”“苗苗”“白竹”等一家家各具特色的民俗農家樂。五一期間,九路寨景區游人如織,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一號桌,上菜!”
“好哩,菜正在出鍋。”
“三號桌,再加一個素菜!”
……
正值中午時刻,在白竹村“美時美刻”民俗農家樂,前來吃飯的游客絡繹不絕,院內人頭攢動,叫喊聲此起彼伏,火爆到了極點。這是白竹村村民依托九路寨景區發展民俗農家樂的真實寫照。
白竹村“美時美刻”民俗農家樂老板吳某勤在接受湖北衛視采訪時說:“我曾是一名幼兒園老師,眼看九路寨景區建設越來越完善,游客越來越多,旅游經濟越來越火,我毅然辭職回家開起了農家樂。就是要把白竹最地道的美食、最美好的風景推薦給遠方客人,讓他們在九路寨吃得開心、玩得高興。”吳某勤抓住時機,回家開起了農家樂,僅2021年毛營業收入就達到40多萬元。

湖北省襄陽市政協委員、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紀委書記、武漢三特索道集團黨委書記、保康三特九路寨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盧萬武 ▲

盧萬武委員(右二)履行政協委員職責——出實招,謀良策 ▲
一家優秀企業,必然是對社會負有責任的企業;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定是懂得回報社會的公民。
作為襄陽市政協委員、保康縣政協常委,盧萬武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擔。他帶領保康三特九路寨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全體員工全力投入到精準扶貧大合唱中,以加速景區建設、助力精準扶貧為工作目標,以景區建設的實績,帶動景區周邊村和貧困農戶的發展和脫貧。他以精準扶貧為己任,為結對包保貧困戶脫貧致富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他積極履職盡責,爭做一名責任委員,充分展示了一名政協委員的擔當與情懷。
一
盧萬武自擔任保康縣政協委員以來,他躬身奮進,將縣政協在委員中開展的“我為精準扶貧辦實事、獻良策”主題實踐活動作為首要的工作,以精準扶貧為主戰場,認真落實,扎實推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九路寨景區,位于保康縣歇馬鎮、馬良鎮的交界處,景區面積達60余平方公里,保護區面積170多平方公里。周邊有九路寨村、白竹村、楊家嶺、馬鹿巖、簡槽、王家埫等8個村。由于地處偏遠,交通閉塞、信息不暢一直制約當地的經濟發展,貧困人口高達80%以上,屬經濟特困地區。如何借乘景區發展的“東風”,幫助當地村民快速脫貧致富,找準脫貧致富之路?面對這些問題,他在工作中積極探索,通過提供工作崗位、資金扶持等方式,多點發力,最終撥開云霧見月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了一方的經濟發展,實現了當地村民的逐步脫貧致富。
盧萬武十分注重調查研究。當選政協委員以后,為了深入了解民情,保證工作更接地氣,積極開展調研,除按時完成市、縣政協安排的調研課題外,每個季度都要抽出專門時間深入到附近的農戶和周邊村進行走訪,實地察看群眾的生活情況,聽取村組干部的意見,了解民情民意,傾聽群眾心聲。對于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現場給予答復、解決,謀良策、出實招,幫助貧困村尋找脫貧致富良方;自己解決不了的,或者是帶有共性的東西,就深入訪談、研究,形成專門材料,有的作為政協委員提案提交給“兩會”,有的直接上報給當地黨委政府。
為了將公司行政、管理、工程現場緊密聯系在一起,提高工作效率,2015年初,盧萬武剛履職不久,就將公司總部從縣城搬到項目建設一線——白竹村。如何讓白竹村跟上景區發展步伐,分享景區發展的紅利,是他一直思考的問題。在如何搭乘景區發展的快車問題上,他通過分析研判找到了白竹村三大優勢:一是利用農家樂搞餐飲;二是利用高山美景搞鄉村振興;三是利用吳德峰故居搞紅色旅游。他的這些設想,得到村黨支部的大力支持,同時在當地群眾中得到積極響應。在公司發展的帶動下,白竹村不僅鄉村旅游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還成了全省最美鄉村。
九路寨生態旅游區,是楚文化早期的重要發源地。境內巖溶地貌奇異,原始森林幽深,峽谷溪瀑雄險,溝壑縱橫,河流貫通,峰巒聳峙,溪泉回環。山、林、洞、瀑、泉應有盡有,集奇、險、秀為一體,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黃龍洞、象鼻峰、霸王河、楚王峰等,是華中地區極具魅力的高品位生態旅游區。這是景區的獨特美景,但這也是九路寨村、白竹村的獨特美景。這些資源雖然屬于景區,也可以與周邊村共享,讓周邊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脫貧致富。在盧萬武心中有一個念想,就是不能讓景區周圍的村守著美景受窮,要讓他們通過美景得到實惠。為此,他的提議得到公司領導班子的認同,達成高度共識。
幫貧扶困必須“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動真情、辦實事,幫助貧困戶走出困境。幫什么?怎么幫?必須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2018年9月8日,通過走訪調研,公司分別在白竹村、百峰村和后園村確定了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與他們簽訂3年幫扶協議,為他們出謀獻策,尋求發展之路。通過各項幫扶措施的有力推進,促使這些建檔立卡貧困戶真正實現了脫貧。在實地走訪過程中,盧萬武發現特殊的家庭環境、突發事件、暫時的困境往往影響著一個家庭的脫貧情況,就算已脫貧的家庭,還有重新返貧的可能,對于這類特殊家庭就必須采取特殊的方式幫扶。九路寨村貧困戶高某洪家有6口人,上有年邁的雙親,下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而妻子又常年生病,特殊的家庭環境致使高某洪只能在家,一家人僅靠微薄的農業收入和低保金維持生計。盧萬武知道后,與村干部多次入戶走訪,經交流發現高某洪的長女高某玲學習非常勤奮,考試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可每年都要為學費發愁。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業,盧萬武每月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300元,用拳拳愛心對這位學生進行幫扶。楊家嶺村村民吳某軍常年生病,屬建檔立卡重點精準扶貧戶,公司在景區紙廠區域為他們夫妻免費提供建筑材料,修建廚房,協助辦理經營許可證,幫助他們從事餐飲經營,并把一些零星工程承包給他們做;白竹村民吳某奎、田某蘭,因年老多病,家庭困難,且無其他可行的賺錢之路,公司在停車場門口區域免費為他們制作涼棚、提供商品攤位,讓他們從事農產品銷售經營,提高經濟收入,常年將景區建設小工程給吳某奎之子周某軍承包,為田某蘭老公在景區工程建設項目提供工作崗位。公司通過這種人對人、個對個的幫扶,使一些貧困戶常年有事做、有活干、有錢掙,每月都有固定收入,有什么急難事情發生也不會犯愁。
白竹村有237戶848人,基本都在景區附近。為了幫助農民脫貧,公司以招用貧困戶務工的方式來幫助他們脫貧。景區在開發建設中,常年有230多人在景區工程現場做工。公司所在地白竹村保證了每家有一人在景區就業或在工程建設中做工,做到景區與鄉村、與村民同發展、同受益。為了景區整體建設開發,公司把景區內12戶農戶搬遷到易地扶貧的安置點,公司以高于政策的條件給予補償,使他們住上了樓房,徹底擺脫了貧困的困擾。景區建設好后,需要大批從業人員,旅游扶貧托起了困難群眾的就業夢。公司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積極支持村民發展農家樂、旅店、飯店、商店、超市、旅游運輸、餐飲美食、休閑娛樂等旅游產業,推進提質升級。讓景區周邊農民人人為旅游操心,戶戶走旅游致富路。公司努力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機會,讓山里農民圓了家門口就業夢,使外地游客來此,既可享受原汁原味的美食大餐,同時也增加了收入。目前景區農家樂已發展到30多家,年收入都在10萬元左右,20余戶貧困戶有了固定收入,不僅脫了貧,還進入了小康行列。同時以發展土特產幫助他們脫貧,號召支持附近農戶種植蔬菜,養殖雞、牛、羊、豬,在山上采摘野菜、野果、野菌,公司負責收購,向游客宣傳,使當地土特產品成為游客的搶手貨,賣出好價錢,從而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消化了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了景區鄉村脫貧致富,探索出旅游脫貧的新模式。通過這些合作共建的方式,美了景區,美了村子,富了村民。隨著九路寨景區旅游事業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村民收獲到了旅游帶來的紅利,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飯,達到了旅游扶貧脫貧致富效果。村民們由衷地說:“盧總是我們的恩人,我們九路寨的每一個人,都不會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三特九路寨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幫困扶貧,是幫到了根上,扶到了心上。”
公司在政策上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把村民當成旅游景區的主人看待。景區在員工招聘中制定了專項優惠政策,景區管理崗位附近村民比例占50%以上。吳某濤、吳某連、李某南、任某瓊、吳某華、王某舒、吳某舉、吳某平等在公司正式就業的員工達60多人,月平最高工資達到4000元,最低也在1800元,還享受勞保福利。景區攤點、衛生保潔、保安、護林防火等服務和公益性崗位必須在當地居民中安排。通過讓村民直接就業,參與管理服務,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讓村民既愛家鄉,更愛景區,促進了景區與農戶經濟的和諧發展。近年來,依托景區發展涌現出一批年收入過30萬元的帶頭人,農民在村內務工收入年突破300萬元,當地農戶年農副產品交易達20萬元以上,100多家農戶通過發展種植業、養殖業、餐飲業,興辦農家賓館,年戶平均增收5萬元。九路寨生態旅游區項目在開發過程中,先后投入9000多萬元用于解決交通和生活用水,完成了景區內7.9公里鄉村道路硬化水泥路面的建設、供水工程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這些基礎設施的改善,方便了九路寨景區區域內5個村、800余農戶、3000余人的出行和生活用水,為貧困農民脫貧奠定了堅實的基石。
二
盧萬武擔任政協委員期間,他堅持積極開展民主監督,講真話、諫諍言、出實招、謀良策,切實履行一個政協委員的職責,積極投入到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熱潮之中。2017年,他在調研走訪過程中,發現公司所在地白竹村農家樂發展不夠平衡,標準很低,缺乏培訓和指導,發展中也暴露出許多問題,有的面臨許多困難,于是在年底政協會議上提交了《關于加強九路寨生態旅游區周邊農家樂建設》的提案,提案中除了提出問題和困難之外,重點是對如何發展提出了建議。這一提案得到了縣政協的高度重視,縣領導還做出了批示。2018年,縣有關部門和歇馬鎮把他的建議納入重點整改內容,促使白竹村農家樂得到了規范化發展,極大地緩解了景區接待壓力。在同周邊村干部接觸中,他了解到農村公路管理不夠到位的情況,及時撰寫了《農村公路管護亟待加強》的提案,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

履行政協委員職責——講真話,諫諍言 ▲
2018年,盧萬武通過對白竹村旅游狀況的調查發現,白竹村與景區山水相連,又有吳德峰紅色旅游資源,脫貧致富更具獨有的先決條件。他根據自己的論證,提出了建議,多次向各級領導匯報,多方呼吁,引起了上下一致的關注,縣政府把白竹村列入全縣鄉村振興示范村。2019年底,他撰寫的提案《完善吳德峰故居建設,推進生態旅游與紅色旅游協調發展》,引起了文旅部門的高度重視,加快了吳德峰舊居“吳氏莊園”修繕速度,現在吳氏莊園已成為保康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列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啟了保康紅色旅游。
在擔任襄陽市政協委員后,他又開始對襄陽旅游現狀進行了研判和思考。在一次政協會議上,他坦率地談出了自己的憂慮:與外地相比,襄陽旅游顯得不夠響;與一些著名景區景點相比,襄陽旅游顯得不夠火;從全域參與度而言,襄陽旅游顯得不夠熱;就景區開發而言,項目比較單一化,顯得不夠亮。于是他把自己的思考作為2019年襄陽市政協會議提案,提出了四點建議:整合全市旅游資源,形成全市宣傳促銷大格局;加強景區周邊農家樂建設與管理,切實優化景區周邊環境;加強旅游文化開發建設,實現旅游和文化的有機結合;實現景區與鄉村融合發展,形成地方與企業發展活力。這份提案的觀點已被寫進了襄陽市政府工作報告。在2020年襄陽“兩會”期間,他針對襄陽市旅游業如何在疫情后期,直面新現實,適應新需求,培育新動能,實現新發展,提出了關于后疫情時期襄陽市旅游業發展的建議,同時提出了具體方案。
幾年來,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每一年參加市縣“兩會”,盧萬武都認真準備,發揮自己22年軍人履歷和景區總經理的優勢,深入調查研究,撰寫提案和大會發言,發表真知灼見,累計撰寫提案、調研材料、理論文章、大會發言20余篇,涉及旅游發展、旅游文化、旅游經濟和民生的多個方面。無論是提案還是發言,都做到言之有據,有針對性,有的已被采納應用,有的得到落實,有的被評為優秀提案,大都轉化為成果,給黨委政府施政提供科學可信的依據。
三
2020年是個特殊的年份,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嚴重影響了景區的經濟收入,也嚴重制約了景區的發展。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嚴峻形勢,盧萬武嚴格按照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和集團公司的安排部署,量身制定景區防疫預案,積極做好防疫物資準備和防控培訓。為縮小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面,實行暫停營業,安排公司現場值守員工,助力白竹村疫情防控值守點值守工作,同時安排家住縣城的黨員員工,積極參與黨員雙報到工作,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并開展公益募捐活動,他帶頭個人捐款1萬元,共組織公司員工募集資金32980元。公司上下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全面落實好疫情防控消毒、監測、檢測、排查、預警及設施維護等各項工作,確保“零遺漏”“零失控”“零感染”。

以前的農戶無產業住危房。▲

現在的農戶有住房,有產業。▲

以前的進村公路 ▲
在景區與白竹村封閉管理期間,他不僅想到公司員工,還心系剛剛擺脫貧困的群眾,主動與村黨支部取得聯系,對有困難的群眾伸出援手,適當資助解困。通過與村組干部聯系協商,確定了12戶幫扶對象,他再次帶頭捐款6000元,每戶支持500元。動員公司班子成員捐款捐物,組織捐贈衣服、鞋子和食用油、大米等物品,親自送到急需幫助戶的家中,并主動向公司周邊的老百姓發放口罩。
疫情緩解后,他積極落實縣委縣政府和集團公司的安排部署,迅速恢復營業,組織復工復產,并把做好景區和現場防控工作當作頭等大事對待。積極參與省文化和旅游廳舉辦的重振旅游“與愛同行,惠游湖北”活動,嚴格按照旅游部門要求,進行線上預約,實名購票,安排專員培訓實操,同時細化景區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堅持安全常態化,做到不放過一個漏洞、一絲風險,做到安全生產零事故,讓游客在一個陌生的景區感受到“家”的溫暖,增強游客游玩體驗感。為了回饋保康當地居民,繼全省A級景區對全國游客免景區大門票后,景區再度放價。在全體員工的熱情接待中,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九路寨景區總預約人數達到15萬人,進園人數達到12萬余人,實現了抗疫營業兩保障兩不誤。
景區恢復正常營業后,盧萬武帶領公司干部員工克服一切困難,積極做好景區各方面工作,一方面履行社會責任,一方面艱難向前推進,特別是在服務游客方面進一步強化人性化服務,盡量讓游客滿意、放心。著眼疫情后小規模、自組織、家庭型、開放性的旅游新模式,積極完善服務和設施,提高旅游者的欣賞體驗水平;努力提升導游水平,滿足個性化旅游需求;努力運用科技手段,發現更多新的資源。讓游客能夠像當地人一樣生活,獲得深度體驗。

現在的進村公路 ▲
在保康三特九路寨旅游公司任公司總經理7年間,盧萬武獲得過三特公司“工匠精神獎”“保康楷模”“個人先進”“行業領軍人物”等多個榮譽稱號。2020年,盧萬武被政協保康縣第十屆委員會評為“我為精準扶貧辦實事、獻良策”主題實踐活動優秀委員。2021年3月,盧萬武擔任保康三特九路寨旅游公司董事長,他明白自己的責任更大,但人生沒有休止符,在他前進的路上永遠只有奮斗進行時!2021年12月,他繼任保康縣第十一屆政協委員、襄陽市第十五屆政協委員,在鄉村振興路上,盧萬武為繼續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心無旁騖,無論風雨,他都將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