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勝,郭聚領,包衛國
(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 浙江 寧波 315100)
厚皮甜瓜為國內外瓜果市場上的高檔果品,素有“瓜中之王”之稱,其肉質酥脆多汁,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備受消費者青睞。甜瓜作為重要的特色經濟作物,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高效園藝作物。在我國水果市場上,甜瓜面積和產量逐年穩步增加,經濟效益顯著,尤其是冬春季設施栽培的西甜瓜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然而,冬春季設施栽培生產中,連續陰雨及寒冷天氣時有發生,低溫弱光,高濕度等逆境嚴重影響植株前期生長,使其品質和產量下降,延遲上市時間,不利于瓜農增效增收。此外,設施甜瓜栽培常年連作,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日益加重,嚴重影響了甜瓜的產量和品質。為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筆者廣泛收集厚皮甜瓜材料并將選育綜合抗病性良好、耐低溫弱光性強、適宜冬春季設施栽培的優質厚皮甜瓜新品種作為育種目標。
2.1.1 母本JXYF320 是2013 年引進農友種苗有限公司的甜瓜雜交品種金香玉,經過4 a(年)7 代定向選擇,于2016 年獲得性狀穩定、綜合表現優良的高世代自交系。該自交系長勢旺盛,中早熟,坐果至成熟約43 d;成熟果柄容易脫落;果實紡錘形,果皮黃色,果肉綠白色;肉質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后同)16%左右;單瓜質量2.3 kg 左右;田間表現,抗甜瓜白粉病、霜霉病,耐低溫弱光性強。
2.1.2 父本JYMF11 是2013 年引進浙江美之奧股份有限公司的甜瓜雜交品種三雄5 號,經過4 a 7代系統選擇,于2016 年獲得配合力高、綜合表現良好的自交系。該自交系長勢中等,中早熟,坐果至成熟43 d;成熟后果柄不易脫落;果實球形,果皮淺黃色,果肉乳白色;肉質較綿軟多汁,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以上;單瓜質量1.8 kg 左右;田間表現綜合抗性強且耐低溫弱光性強,未見發生生理性病害。
2016 年春季在寧波邱隘農場以包括JXYF320在內的5 份材料為母本,以JYMF11 在內的4 份材料為父本配制了20 個雜交組合。秋季進行測交試驗,經田間鑒定,在參試的20 個雜交組合中,組合JXYF320×JYMF11 田間綜合表現良好。2017—2018 年連續2 a 進行春季品種比較試驗;2018—2019 年進行區域試驗;2019 年春季進行生產試驗。該品種田間均表現綜合抗病性較好、耐低溫弱光性較強、肉質松脆多汁、風味濃郁。定名為酥燦一號。2019 年年底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 甜瓜(2019)330140。
2017—2018 年2 年春季在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邱隘農場開展品種比較試驗,以浙江省主栽培品種三雄5 號為對照(表1)。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3 次重復,小區面積20 m,行距2.5 m,株距0.45 m。穴盤育苗,3 葉1 心時定植,肥水及田間管理等栽培措施同一般大田。采用爬地栽培,雙蔓整枝,人工定瓜,每株留2 瓜。試驗結果表明:酥燦一號全生育期與對照品種相當,均為115 d 左右;果實發育期為42 d,較對照晚2 d;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4%,比對照高1.1 個百分點;2 a 平均667 m產量2 499.1 kg,較對照品種顯著增產8.1%。酥燦一號較對照品種三雄5 號在產量和品質方面均有一定優勢。

表1 酥燦一號品比試驗結果
2018—2019 年2 年在浙江寧波市、嘉興市和臺州市進行區域試驗。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3 次重復,小區面積20 m,行距2.5 m,株距0.45 m,對照品種為三雄5 號。采取保護地栽培方式,田間管理與當地主栽品種相同。全面考察酥燦一號的特征特性、抗病性、耐低溫弱光性、品質及小區產量等性狀。試驗結果(表2)表明:酥燦一號平均667 m產量為2 503.3 kg,比對照品種高6.1%;酥燦一號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6.5%,平均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1.3%,均高于對照品種。酥燦一號田間綜合抗病性強,略優于對照品種。在低溫弱光條件下,酥燦一號與對照相比,株高、根長、葉片數和葉面積等性狀差異極顯著,明顯優于對照品種,表現耐低溫弱光性強。綜上所述,酥燦一號產量高、品質佳,田間抗病性較強,耐低溫弱光性強,適宜在浙江地區冬春季設施栽培。

表2 酥燦一號在區域試驗中的結果
2019 年春季在浙江、上海和江蘇等地進行生產試驗,每個省份設置3 個試點,每個試點面積100 m,采用保護地栽培模式,田間管理與當地主栽品種相同,以三雄5 號為對照。試驗結果(表3)表明:酥燦一號在3 個省份的平均667 m產量為2 423.4 kg,顯著高于對照品種,比對照高3.99%,且在各省份之間產量差異不顯著;酥燦一號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6.4%,顯著高于對照品種。各生產點田間表現為長勢旺,抗病性強,品質好,口感佳,表明該品種適宜在浙江、上海和江蘇等地區種植,在東南部沿海地區具有潛在的推廣價值。

表3 酥燦一號在生產試驗中的結果
2018 年委托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對酥燦一號白粉病和霜霉病抗性進行苗期噴霧接種鑒定,以中抗品種東之星為對照,接種后15 d 調查發病率及病情等級。鑒定技術方案參照《黃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的標準,病情指數(DI)=∑(各級病株數×各級代表值)/(調查總株數×最高級代表值)×100。檢測結果表明(表4):酥燦一號對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均達到中抗水平,優于對照品種,田間綜合抗病性表現良好。

表4 酥燦一號抗病性鑒定結果
酥燦一號屬于脆肉厚皮甜瓜類型。植株長勢旺盛,中早熟,春季全生育期115 d,果實發育期約42 d,成熟后瓜柄脫落難易程度適中。葉長30.1 cm,葉寬31.6 cm,葉柄長26.3 cm,節間長9.4 cm。果實短橢圓形,果形指數1.2 左右,果皮黃色,果肉綠白色,果肉厚度約4.6 cm。平均單果質量2.2 kg,667 m產量為2400 kg 左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7%,邊部11.0%左右。肉質松脆,風味香甜濃郁。中抗白粉病和霜霉病,田間綜合抗性表現良好,耐低溫弱光性強,適宜在浙江、上海和江蘇早春大棚設施栽培(見彩插6)。
(1)該品種適宜春季大棚種植,適宜播種期為12 月下旬至次年2 月上旬,育苗期28~35 d,幼苗3葉1 心時定植。(2)適施基肥,不易施用含氯及硝酸銨等肥料。合理施肥、控制溫度和及時整枝,避免營養生長過旺,影響坐果。坐果后及時追肥,促進果實膨大,增強植株的抗逆性。(3)栽培方式:可采用立架栽培和爬地栽培2 種種植方式。立架栽培667 m定植1000~1100 株,爬地栽培667 m定植500~600 株。(4)整枝方式:當立架栽培時,采用單蔓整枝方式,在11~15 葉節處選留3 個健壯結果蔓;當幼果雞蛋大時,及時疏果,每株留1 果。當爬地栽培時,采用雙蔓整枝,主蔓有4~5 葉時摘除頂心,子蔓8~12 節時選留2 條健壯子蔓為結果蔓,授粉前側枝摘心,保留2~3 片功能葉,每株留2 果。(5)采收前10 d 停止澆水,以提高甜瓜品質。注意輪作及病蟲害綜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