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肉雞屠宰環節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流行及分子特征和耐藥性

2022-08-02 03:11:10張鵬飛楊雪微寇明瑩阮傅倩萬陽麗
食品科學 2022年14期
關鍵詞:耐藥

張鵬飛,徐 旭,王 婷,楊雪微,張 萌,寇明瑩,阮傅倩,萬陽麗,吳 倩,王 新,*

(1.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2.綿陽師范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的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常存在于人和動物的皮膚和黏膜。它也是葡萄球菌屬中致病性較強的菌種之一,可引發多種禽類疾病,包括關節炎、葡萄球菌敗血癥、滑膜炎、臍炎和卵黃囊感染。由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和家畜共生菌群的一部分,被金黃色葡萄球菌定植的雞常常沒有任何癥狀而在市場流通。這表示定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雞在屠宰和售賣過程中不僅有污染其他產品的風險,也可能通過食品鏈傳播給人類。人們通常食用加熱后的食物,高溫雖然可以殺死病原微生物,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毒素如腸毒素,在100 ℃處理30 min后,仍具有生物活性。當食用20~100 ng的腸毒素即可引發食物中毒。目前已有27 種腸毒素被發現,包括5 種經典腸毒素(~)和22 種新型腸毒素(~)。

近些年動物飼養過程中抗生素的使用已受到嚴格的控制,但耐藥菌引發的感染一直在穩步上升。動物被認為是耐藥細菌的儲庫,與動物密切接觸的獸醫、屠夫、家畜養殖戶等也常常檢測到相關耐藥細菌。無癥狀攜帶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家畜,不僅增加了病原菌通過動物到人傳播的風險,也可能造成食品污染。此外,較差的屠宰場環境及加工人員的個人衛生,也可加重肉類的污染,并沿著生產鏈條進一步傳播。研究表明屠宰場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流行率明顯高于在農場的流行率。耐藥細菌沿農場、加工環節到食物鏈,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間接風險。因此,對屠宰環節食源性致病菌的耐藥性監測具有重要意義。

分子分型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醫院、社區、動物和食品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流行病學分析。分子分型能較好地解釋金黃色葡萄球菌分離株的遺傳多樣性和菌株間的關系。目前,一些分型基于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快速、簡便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分離菌株的鑒定,包括葡萄球菌蛋白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分型、多位點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腸桿菌科基因間重復序列PCR(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CR,ERIC-PCR)分型等。其中SPA和MLST分型重復性高、國際標準命名等優點,已被廣泛使用,適用于長期追蹤菌株間遺傳關系。通過對世界各地不同來源克隆類型的比較,可以了解疾病和特定克隆之間的相關性及親緣關系,也有助于確定克隆起源和找到特定克隆的獨特特征。例如,歐美地區生豬主要流行的分子型為ST398,而亞洲包括中國在內主要分子型ST9。此外,有報道稱特定的分子類型與SEs之間具有高度的相關性。ST5型菌株與基因簇(、、、、和),ST6-t701型菌株與和ST59型菌株與-有高度相關性。另外,ERIC-PCR分型基于重復的DNA序列被一個引物擴增,產生多條DNA圖譜,適用于各實驗室快速準確追蹤某些菌株的傳播,加快傳播分析和方便感染控制。通過不同方法分型,可以了解菌株的毒力、傳播能力變化,進而推導出菌株的致病性特點,提早預防菌株對人類造成的危害。

目前,已有對零售雞肉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相關報道。但關于屠宰環節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報道還比較少,尤其是對不同加工環節。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肉雞屠宰過程中活雞肛拭、浸燙、預冷、分割和貯存環節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況;評估不同生產環節是否存在交叉污染;了解不同屠宰環節分離株分子特征及耐藥性。通過對不同環節的監測,識別加工環節污染的關鍵控制點,可以有效預防及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暴發。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為了解肉雞屠宰場在不同屠宰環節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況及菌株的分子特征和耐藥性,本研究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對陜西省某肉雞屠宰場不同屠宰環節進行4 次樣本的采集。此次,從5 個屠宰環節中,共收集樣本144 份,包括:活雞肛拭子(G)20 份、浸燙褪毛后整雞胴體樣本(J)30 份、預冷池后整雞胴體樣本(Y)30 份、分割后冷凍前雞胸脯肉樣本(F)32 份和貯存過程雞胸脯肉樣本(P)32 份,具體樣品采樣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樣品采集時間、類型和數量Table 1 Sample collection times, types and quantities

胰蛋白胨大豆瓊脂(tryptic soy agar,TSA)、胰蛋白胨大豆肉湯(tryptic soy broth,TSB)、甘露醇高鹽瓊脂、Baird-Parker培養基基礎、亞碲酸鹽卵黃增菌液、緩沖蛋白胨水(buffered peptone water,BPW)、7.5%氯化鈉肉湯和Mueller-Hinton瓊脂(mueller-hinton agar,MHA) 青島高科園海博科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PCR所用試劑 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藥敏試驗16 種待測抗生素 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引物均由北京奧科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1.2 儀器與設備

ZHWY-221B恒溫培養振蕩搖床 上海智成分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GNP-9080隔水式恒溫培養箱 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580BR-7101 PCR儀、GEL DOC XR+凝膠成像 美國伯樂公司;UPHW-IV-90T超純水機 四川優普超純科技術有限公司;MDF-U5411高壓滅菌鍋 上海申安高壓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樣本采集

主要針對活雞肛拭、浸燙、預冷、分割、貯存環節進行樣本的收集,每個環節收集(7f2)個樣本,并將收集的樣本置于無菌Stomacher3500塑料袋(雞胴體或雞胸脯肉)或50 mL無菌離心管(肛拭子),記錄相關信息后,低溫運至實驗室,其間隔不超過4 h。

1.3.2 樣品處理

雞胴體或雞胸脯肉:向采樣袋中加入一定量的無菌BPW(500 mL/kg),充分揉搓肉雞各個部位4~5 min。

肛拭子:向裝有肛拭子樣本的50 mL離心管中加入20 mL無菌BPW。

1.3.3 菌株的分離鑒定

參照Wang Xin等的方法對樣本中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行分離鑒定。首先將處理好的樣本于空氣搖床37 ℃、100~120 r/min培養18~24 h。接著,挑一環增菌液于Baird-Parker平板37 ℃培養16~18 h。挑取菌落直徑為2~3 mm,顏色呈灰色到黑色,邊緣為淡色,周圍為一混濁帶,在其外層有一透明圈的菌落,劃線于甘露醇高鹽瓊脂平板37 ℃培養18~24 h。挑取顏色呈黃色的菌落純化于TSA平板37 ℃培養18~24 h。最后,通過PCR擴增金黃色葡萄球菌特異性基因進行鑒定。將鑒定為陽性菌株于-80 ℃冰箱保存備用。

1.3.4 DNA提取

挑單克隆于無菌TSB肉湯中220 r/min,37 ℃振蕩培養12~16 h,取1 mL細菌培養液于無菌EP管內,12 000 r/min離心2 min,棄上清液,余下操作嚴格按Biospin細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最后將提取的DNA模板至于-20 ℃冰箱保存。

1.3.5 毒素編碼基因及耐藥基因檢測

運用PCR技術對分離的菌株進行23 種毒素編碼基因和27 種耐藥基因檢測。其中23 種毒素編碼基因包括:21 種腸毒素編碼基因(、、、、、、、、、、、、、、、、、、、和)、中毒休克綜合征毒素編碼基因()和殺白細胞毒素編碼基因();27 種耐藥基因包括:大環內酯類耐藥基因(、、、、和)、四環素耐藥基因(、、和)、氨基糖苷類耐藥基因(’/’’、’和’)、氯霉素耐藥基因(、、、和)、甲氧芐啶耐藥基因(、、和())、-內酰胺類耐藥基因(和)和糖肽類耐藥基因(、和/)。

參照Li Guanghui等描述引物序列進行引物合成。擴增反應的最終體積為25 μL,其中引物F/R(100 mmol/L)各1 μL、GreenMix 12.5 μL、模板DNA 5 μL和雙蒸餾水5.5 μL。PCR條件為:94 ℃預變性5 min,94 ℃變性30 s,55 ℃退火30 s,72 ℃延伸45 s,35 個循環;72 ℃終延伸5 min。最后PCR產物經1.0%(g/100 mL)瓊脂糖在0.5hTris-Borate-EDTA緩沖液中進行電泳,并在凝膠成像儀上拍照觀察。

1.3.6 耐藥性檢測

參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薦的瓊脂稀釋法對32 株分離株菌株進行16 種常用抗生素耐藥性實驗。具體使用藥物及最小抑制濃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見表2。此外,藥敏實驗質控菌株為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和大腸桿菌ATCC 25922,均由實驗室保存。

表2 藥敏測定用抗生素及MICsTable 2 MICs of antibiotics tested for susceptibility

1.3.7 分子分型

所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分離株均進行SPA、MLST和ERIC-PCR分型。MLST分型:通過對7 個管家基因(、、、、、和)進行擴增和測序,對測序結果通過金黃色葡萄球菌MLST數據庫(http://saureus.mlst.net/)比對獲得ST型。SPA分型:通過擴增基因并對擴增產物進行測序,將序列通過金黃色葡萄球菌SPA數據庫(https://www.spaserver.ridom.de/)比對分析,獲得SPA分型。ERIC-PCR分型:通過對基因進行擴增,擴增產物經1.5%瓊脂糖凝膠電泳后獲得電泳圖譜。ERIC-PCR圖譜使用Bionumerics 3.0軟件的UPGMA和Dice參數進行聚類分析,確定不同屠宰環節金黃色葡萄球菌分離株親緣關系。DNA Marker 2000作為參考條帶。ERIC-PCR擴增條件為:94 ℃預變性5 min;94 ℃變性1 min,35 ℃退火1 min和72 ℃延伸4 min,35 個循環;72 ℃終延伸10 min;4 ℃保存。

1.4 數據處理

利用Minitab16.2.3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用檢驗對不同環節金黃色葡萄球菌陽性樣本數、毒素編碼基因、耐藥基因和耐藥分離株陽性數進行差異分析,并對分離株常見分子分型與毒素編碼基因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0.05,差異顯著。

2 結果與分析

2.1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情況

由表3可知,對收集到的144 份樣品進行選擇培養和基因鑒定,共有32 份樣品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污染率為22.2%(32/144)。除肛拭樣本未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外,其余環節均有檢出。其中浸燙環節(40.0%,12/30)檢出率最高,其次為分割環節(26.7%,8/30)、預冷環節(21.9%,7/32)和配送貯存環節(15.6%,5/32)。不同屠宰環節中,金黃色葡萄球菌陽性樣本數差異顯著(<0.05),包括浸燙環節樣本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明顯高于肛拭和配送環節樣本,預冷和分割樣本高于肛拭樣本。

表3 不同屠宰環節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流行情況Table 3 Prevalence of S.aureus in different slaughtering stages

2.2 毒素編碼基因檢出情況

由表4可知,23 種被檢毒素編碼基因中16 種毒素編碼基因被檢出,其中基因檢出率最高,為53.1%(17/32),其次為(43.8%,14/32),、i、、和(34.4%,11/32),(31.3%,10/32),、和(18.8%,6/32)和、、、和(3.1%,1/32)。7 種毒素編碼基因、、、、、和未被檢出。此外,96.9%(31/32)的菌株至少攜帶1 種毒素編碼基因,共有7 種毒素編碼基因譜。其中頻繁檢出的毒素編碼基因譜為(25.0%,8/32)、-----(21.9%,7/32)、(18.8%,6/32)、---(15.6%,5/32)和------(15.6%,5/32)。不同環節樣本分離株毒素編碼基因攜帶情況,無顯著差異(>0.05)。

表4 不同屠宰環節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編碼基因攜帶率Table 4 Carrying rates of virulence genes in S.aureus at different slaughtering stages

2.3 耐藥情況

由表5可知,27 個所測耐藥基因中,僅有4 個耐藥基因被檢出。其中檢出最高87.5%(28/32),其次為81.3%(26/32)、和’/’’56.3%(18/32)。此外,32 株分離株共有4 種耐藥基因譜,其中,最常檢出的耐藥基因譜為---’/’’(50.0%,16/32),其次為-(31.3%,10/32)和--’/’’(6.3%,2/32)。不同環節樣本分離株耐藥基因攜帶情況,無顯著差異(>0.05)。

表5 不同屠宰環節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耐藥基因攜帶率Table 5 Carrying rates of drug resistance genes in S.aureus at different slaughtering stages

由表6可知,所有菌株對所測抗生素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耐受,都至少耐受4 種抗生素。其中對T/S耐藥最為普遍(100.0%,32/32),其次為AMP和PEN(96.9%,31/32)、TET(78.1%,25/32)、ERY(62.5%,20/32)、GEN(31.3%,10/32)、CIP(28.1%,9/32)、FOX和FOP(3.1%,1/32)。所有菌株對OXA、CHL、RIF、VAN、A/C、AMK和LZD等抗生素敏感。此外,32 株分離株共有8 種耐藥譜,其中,最常檢出的耐藥譜為AMP-TET-T/S-PEN(34.4%,11/32),其次為AMP-ERY-TET-CIP-T/S-PEN(28.1%,9/32)、AMPERY-T/S-PEN-GEN(18.8%,6/32)、AMP-ERY-TETT/S-PEN-GEN(6.3%,2/32)、AMP-ERY-T/S-PEN、AMP-ERY-TET-T/S-PEN、ERY-TET-T/S-PEN和AMPTET-FOX-FOP-T/S-PEN-GEN(3.1%,1/32)。不同環節樣本分離株耐藥情況無顯著性差異(>0.05)。

表6 不同屠宰環節中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率Table 6 Drug resistance rates of S.aureus at different slaughtering stages

2.4 分子分型

對所有的分離株進行SPA、MLST和ERIC-PCR分型,結果如圖1所示。32 株分離株共有5 種SPA分型、3 種ST型和4 種ERIC-PCR分型。對于SPA分型,主導分子型為t091(14/32,43.8%),其次為t010(31.3%,10/32)、t437(18.8%,6/32),t002和t441(3.1%,1/32)。對于ST分型,主導分子型為ST7(43.8%,14/32),其次為ST5(34.4%,11/32)和ST59(21.9%,7/32)。對于ERIC分型,32 株分離株ERIC-PCR圖譜擴增條帶清晰,條帶大小在100~2 000 bp之間,擴增條帶數介于4~6 條。采用Bionumerics分析軟件對ERICPCR圖譜進行聚類分析,結果顯示32 株分離株共分為4 個簇。其中I3簇分離株最多占所有分離株的46.9%(15/32),其次為I4簇(21.9%,7/32),I1簇和I2簇(15.6%,5/32)。此外,4 個簇中均存在不同屠宰環節樣本分離株(I1~I4)。

圖132 株金黃色葡萄球菌ERIC-PCR、SPA、ST分型、毒力編碼基因譜、耐藥基因譜和耐藥譜的聚類圖Fig.1 Dendrogram showing ERIC-PCR, SPA, ST typing, virulence gene profiles, resistance gene profiles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rofiles of 32 S.aureus isolates

2.5 分子型與毒素編碼基因相關性分析

由表7可知,對不同分型與攜帶腸毒素編碼基因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主要分子型與腸毒素編碼基因之間關聯性存在統計學意義(<0.05)。ST7-t091、ST5-t010和ST59-t437分別攜帶、-----和--基因譜。

表7 分離株分子型與毒素基因相關性分析Table 7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molecular types and virulence genes of isolates

3 討 論

在中國,雞肉是僅次于豬肉的第2大肉類消費品。隨著雞肉消費量的增多,雞肉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屠宰加工環節被認為是食物污染的關鍵環節。而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為人類共生菌定植在人皮膚和黏膜,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很可能造成食物污染。此外,金黃色葡萄球菌也常常定植在加工設備,在食物加工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

本研究對陜西省某肉雞屠宰場不同屠宰加工環節進行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監測,144 份樣本中32 份(22.2%)檢測到金黃色葡萄球菌。謝建華和王琳等分別對重慶和山東不同屠宰環節監測中,均發現肉雞樣本中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Sadiq等報道巴基斯坦屠宰場也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且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率達39.3%(118/300)。由此說明,國內外雞屠宰環節中普遍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此外,有研究報道稱屠宰環節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出率與季節存在明顯的聯系。夏秋兩季屠宰環節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出率要高于春季和冬季。本研究屠宰環節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出率明顯低于謝建華等報道夏秋兩季59.25%。這可能由于春節前后溫度較低,不利于微生物生長。

對活雞肛拭、浸燙、預冷、分割和貯存5 個環節進行監測,發現除活雞肛拭樣本無檢出外,其余樣本均有檢出。王會生等對甘肅省兩個城鎮5 個養雞場的研究中,肛拭子樣本也無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這一結果表明活雞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攜帶率較低,后期屠宰加工環節是造成雞胴體污染的主要原因。在屠宰環節中,浸燙環節被認為是污染的主要環節,本研究浸燙褪毛后雞胴體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出高于與其他環節。這可能是因為附著于羽毛、皮膚、鼻腔等外表皮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褪毛時沾染在加工設備表面,造成雞胴體污染。且褪燙環節褪毛不徹底時,需增加人工作業,人工攜帶病原體或人工沾染病原體后繼續工作均會造成重復污染。預冷環節中消毒劑可以殺死雞胴體表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本研究預冷環節雞胴體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出率明顯低于浸燙褪毛環節,但仍有21.9%的樣本被污染,這可能與消毒池內消毒劑的濃度有關。王琳等也在預冷環節雞胴體中檢測到了金黃色葡萄球菌。因此,實時監測預冷池中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是很有必要的。分割環節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率又有所升高,這一結果與謝建華等的報道一致。王琳等對屠宰環節金黃色定量評估研究中指出,工人手部和刀具等環境因素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都會額外增加生產線上雞肉的污染風險。此外,貯存環節15.6%樣本檢測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陽性,提示需加強對屠宰加工環節的關鍵污染點進行預防和控制,防止致病菌進入食物鏈,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近年來,耐多藥金黃色葡萄球菌在食物中檢出的報道越來越多,尤其是動物源食品。這是一個由眾多因素造成的全球性問題,特別是抗生素的濫用和誤用。在美國、埃及、中國等國家零售雞肉中耐多藥金黃色葡萄球菌已有報道。本研究,所有菌株至少同時對4 種所測抗生素耐受,60%以上菌株分別對氨芐西林、青霉素、復方新諾明、四環素和紅霉素耐藥和30%左右菌株分別對慶大霉素和環丙沙星耐藥。已有研究報道,來自家禽養殖、加工和貯存環境分離株普遍耐受四環素。這與四環素便宜、副作用小等特點,普遍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應用于家禽養殖有關。且家禽金黃色葡萄球菌分離株編碼四環素耐藥表型的基因常為,也與本研究一致。此外,分離株對紅霉素抗生素耐藥也很普遍,不同的是其他研究報道中最常檢出編碼基因為,而本研究僅有基因被檢出。這一結果表明具有相同耐藥表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株可能攜帶不同的耐藥基因。此外,Ogundipe等對尼日利亞西南部家禽養殖場和活禽市場中的人、雞、雞肉和環境樣本中進行耐藥性檢測,發現雞肉分離株主要對四環素和甲氧芐啶/磺胺甲惡唑耐藥,而人源分離株主要對紅霉素和慶大霉素耐藥。考慮到紅霉素常用于人類被細菌感染時的治療,因此,推測在加工過程中定植于人類的致病菌可能通過加工環節污染雞胴體及其制品。此外,本實驗發現氨芐西林、紅霉素、四環素和慶大霉素耐藥菌株的表型和基因型并不總一致。菌株對抗生素耐受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可能還存在其他因素介導菌株耐藥。

本研究中除一株不攜帶任何毒素編碼基因外,其余均至少攜帶一種毒素編碼基因。其中96.9%(31/32)的菌株攜帶新型腸毒素編碼基因。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和土耳其國家對雞源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研究中,也檢測到了新型腸毒素編碼基因,國內陳瑤、徐本錦等檢出新型腸毒素編碼基因且占比靠前。盡管,經典腸毒素是引發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新型腸毒素編碼基因近些年在不同食物中的頻繁檢出,不應忽視。已有報道食用新型腸毒素污染的食物引發人食物中毒。此外,本研究還發現分子型與毒素編碼基因顯著相關(<0.05)。攜帶基因的菌株,分子型均為ST7-t091。與之相似的,ST5-t010/t002分子型菌株均攜帶完整基因簇基因(-----)和ST59-t437型菌株均攜帶--基因譜。由于大部分腸毒素編碼基因位于可移動的遺傳元件上,不同遺傳譜系攜帶特定腸毒素編碼基因。不同毒力基因或毒力基因的組合也賦予了該類型菌株獨特的致病性和感染力。Yang Xiaomei等報道,ST7-t091是我國食物中毒分離株優勢分子型,且該分型分離株普遍攜帶基因。與本研究不同的是ST7-t091僅攜帶基因,與擁有相近的序列且均位于φSa3致病島,導致食物中毒的危害不容忽視。基因簇基因位于vSaβ致病島,被報道與中毒性休克綜合征、猩紅熱和人類特應性濕疹有關。Gu Feifei等報道,在上海某醫院中ST5型菌株已經超越ST239成為主要分子型菌株。被報道可以加重鼻黏膜屏障的破壞和肺炎感染,與和同位于SaPI3致病島上,且常常發現于亞洲社區感染的主要克隆系ST59-t437菌株中。

32 株分離株共鑒定出5 種分子型,ST7-t091、ST5-t010/t002和ST59-t437/t441。其中ST7-t091檢出最高,這與Krupa等的研究中雞源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優勢分型一致。Ayeni等在尼日利亞南部的家禽樣本中也發現t091型菌株。由此推測,ST7-t091可能是禽肉中的優勢分子型。另一種家禽常見的分型為ST5,在褪毛、預冷、分割和貯存環節樣品中均有檢出。與本研究不同的是,ST5型菌株常被檢出的SPA型為t002,而本研究中11 株ST5型菌株僅有1 株為t002,其余均為t010。此外,在本研究還發現了與社區感染相關的分子型ST59-t437,ST59-t437分型菌株的檢出也提示在動物屠宰過程也會受到外源性病原體的污染。ST7-t091、ST5-t010和ST59-t437分型菌株均在浸燙褪毛環節開始出現,在后續環節中幾乎連續檢出,這說明浸燙褪毛環節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關鍵環節。不同采樣批次且不同屠宰環節樣本分離株存在相同ERIC-PCR圖譜、分子型、耐藥譜、毒素和耐藥基因,由此推斷雞肉屠宰加工中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4 結 論

肉雞屠宰過程中普遍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且不同屠宰環節存在交叉污染,其中浸燙褪毛環節被認為是污染的關鍵環節。禽肉中優勢分子型ST7-t701和ST5-t002/t010在本研究中也有較高檢出率。此外,社區型ST59-t437菌株的檢出,提示人們在屠宰加工環節中存在外源病原體的入侵。因此,保持屠宰衛生,定期對胴體進行微生物監測,實施良好生產規范,以及建立一個食品安全體系,如HACCP體系,是將對消費者的風險降到最低的必要措施。

猜你喜歡
耐藥
如何判斷靶向治療耐藥
保健醫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38
Ibalizumab治療成人多耐藥HIV-1感染的研究進展
miR-181a在卵巢癌細胞中對順鉑的耐藥作用
鉑耐藥復發性卵巢癌的治療進展
超級耐藥菌威脅全球,到底是誰惹的禍?
科學大眾(2020年12期)2020-08-13 03:22:22
嬰幼兒感染中的耐藥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云南醫藥(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0
念珠菌耐藥機制研究進展
耐藥基因新聞
無縫隙管理模式對ICU多重耐藥菌發生率的影響
PDCA循環法在多重耐藥菌感染監控中的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亚洲天堂网2014|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久草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国产日本视频91| 91麻豆国产视频|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亚洲高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精品福利视频网|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亚洲浓毛av|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国产一二视频|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日本久久免费| 二级毛片免费观看全程|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一级|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伊人久久婷婷| 91亚洲影院|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亚洲男人天堂2020|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福利在线一区|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区日韩区|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天天躁狠狠躁|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免费高清毛片|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系列|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1024国产在线| 亚洲美女操|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精品三级网站|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