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 張玉宏 周玉波 田飛 淄博市交通建設發展中心 王兵 牛凱
山東省農業增加值長期穩居全國第一位。同時傳統工業發達,石油化工、醫藥生產和建材等工業密集分布,為順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實施,山東已形成主體功能突出、產業布局特色明顯、內部聯系緊密的“省會經濟圈”“膠東經濟圈”和“魯南經濟圈”三大圈層,重要的戰略經濟位置帶來了繁忙的交通運輸,催生了龐大的交通流量。公路交通作為傳統的交通運輸方式,呈現出交通流量大,重載重貨占比高等特點,表現為典型的重載交通組成類型。以淄博市為例,據統計,其平均日交通量達到1.8萬輛,局部路段超過了5萬輛,重載重貨比例多達67%,無論是交通量,還是重載車輛比例,皆居山東省首位。

國道206 線山東半程至神山段改建工程
嚴峻復雜的重載交通環境,直接為公路承載體帶來了諸多問題,公路養護面臨著巨大挑戰與嚴峻考驗。公路路面高溫車轍、沉陷、推移等病害多發、雨季坑槽病害頻現、冬季路面裂縫普遍;標線磨損較快,交安設施發生車損概率高,陡坡急彎、穿城鎮路、臨水臨崖等路段重載車輛安全運營保障難度高;車輛運輸漏灑事件多、路面污染嚴重、揚塵防治難度大。
如何做好重載公路養護工作,打造安全、舒適、優美的公路出行環境,山東公路養護從以下幾個層面,精心管理、分類施策、科研攻關,努力克服重載交通帶來的影響。
山東主要從養護管理理念、組織管理體系、市場養護機制、預防性養護決策等方面著手建立管理機制,增強了重載公路養護的“軟實力”,為公路養護管理部門的高效管理疏通了經絡。
立足山東重載養護實際,從實踐中總結提出了差異化分級養護、靶向性精準養護、系統性科學養護、流程化精細養護等系列管理理念。借鑒企業精細化管理理念,推出“崗位、流程、安全、質量、考核、制度”等六個維度的精細化養護管理體系;以精準化理念為先導,加大養護科學決策探索實踐,形成了一系列實踐成果。
順應事業單位改革及職能調整,組建了市、區縣、公路站三級管理體系,推行扁平化管理、管理重心下移,提出網格化監管,定崗定責定員,建立了高效精簡、集約協同的組織管理體系,為開展好重載養護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自2009年起,探索推行日常養護市場化改革,歷經十余年砥礪探索,目前淄博市已全面建立起“業主引導,企業參與、合同管理”的市場化養護運行機制,創新架構了“合同管理、市場競爭和考核評價”三維保障機制,有效開辟了養護“機械化、專業化、信息化、標準化”四化協同、融合發展之路,實現了公路養護由封閉性向市場化、粗放式向精細化、傳統型向現代化的轉型跨越。
深入總結預防性養護實踐經驗,圍繞路基、路面、橋梁、隧道、設施、綠化等養護項目,以路況技術指標為重要決策參數,通過對預養時機、方案選型、技術要點、經濟成本等方面的研究論證,建立預防性養護決策矩陣,總結形成了符合各地域特點的預防性養護技術指南,為全省公路預防性養護提供科學指導。
為練就重載公路養護的“硬本領”,山東圍繞路面小修、品質養護、科研攻關等重點,建立起了一套獨特的重載公路養護技術體系。
依托季度路況調查,分類分型精準把脈,分路分段科學定案,切實提升養護方案精準性、實效性。準確把握路面病害成因及規律,提出了汛前防水、汛后找補、秋冬防裂的三階段季節小修策略,堅持季節小修為主,應急小修為輔的兩種作業模式。堅持技術優先,秉承“百病百方,對癥施治”理念,建立了涵蓋五大類病害、三十余種處治工法的路面小修技術“百寶箱”。圍繞小修裂縫處治,從維修標準、材料及工藝等方面,建立了涵蓋六類基材、五種工藝的裂縫選型決策樹;圍繞車轍處治,采取灑水降溫預防、微銑刨、“削峰填谷”等一套車轍防治技術;圍繞瀝青路面坑槽修復,實踐應用瀝青混凝土、冷補料、貫入式挖補、貼補、冬季冷料熱補等多種工藝;圍繞水泥路面邊角沉陷破損,相繼探索了高強速凝混凝土修補、剛性路面柔性修復等技術。
重視項目關口前移,嚴格設計審查把關,針對重載交通,踐行差異化精準設計理念,區分上下行、分車道、分節點進行方案設計。以國道205線淄博段為例,該國道年平均日標準車當量數為33817,大貨及以上車型占比58%,為典型重載交通運輸結構。考慮到上、下行交通荷載及路況的差異,左半幅罩面為SMA-13結構,右半幅罩面為SBS改性(AC-13);將重車比例大、車轍嚴重的路段及路口改造為高模量瀝青混凝土路面、連續配筋混凝土路面,增加瀝青路面的抗車轍性能。原路病害處治推廣“五步工序法”,堅持標準化施工、精細化管控,該項目榮獲首屆“中國公路養護工程獎”“公路勘察設計優秀獎”。
圍繞重載交通路面養護車轍防控難點,開展了高模量瀝青混凝土應用技術研究。淄博市著眼于路面結構選型優化設計進行立項研究,聚力研發了新一代高模量添加劑,創新提出了大S級多級嵌擠密級配式曲線,基于交通等級、車速、線形等6種工況正交分析,建立了重載路面永久變形預估模型,提出了4種典型抗車轍路面結構。歷經7年持續監測,部分重點路段車轍深度控制在1.5厘米左右。該研究成果獲得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目前已成功應用在淄博市國省干線及市政道路上。

國道309線山東段
積極促進“互聯網+”養護融合發展,開發建立公路保潔GPS監控平臺,實現了油耗、保潔軌跡、保潔質量等全方位智能化監管;建立小修工程信息化平臺,實現病害帶狀圖自動繪制、工程量自動統計、病害自動查詢分析;依托“物聯網+”賦能,國道309線淄博段公鐵立交橋梁建設了橋梁健康監測系統,助力橋梁智慧監管、安全運營;在急彎陡坡、橋梁、隧道重要路段節點,安裝了風光互補視頻監控,實現重要路段節點可視、可控。近期,針對山區公路高大邊坡,還開展了邊坡穩定性物聯監測研究。
為打造“優服務”,山東從重載公路的日常維護、安全保障、環境治理、智慧創新等方面著手,創建高品質的公路通行環境。
堅持推行差異化保潔,綜合采取機械清掃、洗掃、高壓沖洗等手段,推行“一路一策”“一段一案”,劃分保潔網格監管單元,建立分級負責、權責明晰的保潔監管體系。對臟污公路設施及時開展擦洗清潔工作,確保設施表面干凈、整潔。同時,加大交安設施維護力度,強化公路漏灑清理,最大限度減少磨損,對磨損標線及時更新補劃,對缺損的示警樁、道口樁等設施及時維護,確保設施齊全、完整。

國道327線山東段
以公路安全生命防護示范工程為契機,圍繞老瀝青路改造、穿城路段、危舊橋梁、隧道設施、風險點段等5個方面全面開展危險點段排查,將危險點段劃分為7類12型,分類分型精準整治。淄博市利用兩年時間完成三年整治任務,整治提升里程712公里。同時,積極開展了公路隧道提質升級行動、三類橋梁防護提升行動、標線品質提升行動、校車運行路段排查等專項行動,有力提升了公路安全運營保障能力,為重載交通安全運營提供堅實支撐。
建立推行了公路路長制監管機制,搭建了一套組織體系、兩級路長平臺、“六個一”長效監管機制。針對路域頑疾、堵點痛點問題,以“硬化、凈化、序化、亮化、美化”五化提升行動為抓手,積極開展了平交道口整治專項、綠化美化提升、裸露土地治理等專項行動,推動兩側通行環境更加舒美。同時,在國省干線兩側設置路長公示牌,公示市、區縣兩級路長信息,開發設計了路長制二維碼平臺,集國省干線路長名錄、問題諫言等功能為一體,讓社會公眾直接參與到路域環境整治中來。
重載交通環境下,做好公路養護工作任重而道遠。立足當前養護實際,山東將繼續秉承“專業、精細、創新”理念,聚力“三個探索”、推動“三個突破”,助力重載養護管養質量提檔升級:以全壽命周期養護技術理念為引領,探索重載交通品質耐久之路,推動基礎設施品質實現新突破;以建設交通強國為契機,實施“互聯網+”賦能,探索重載交通智慧科技之路,推動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新突破;以打造高效能公路管養體系為目標,探索重載交通共管共治之路,推動路地協作機制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