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乳腺癌及宮頸癌等,而70%左右的乳腺癌主要病理類型為DCIS,其主要源于乳腺導管上皮細胞,由中小導管病變引起的限于乳腺導管系統的腫瘤,該疾病一旦發生轉移或進展會導致患者病情明顯惡化,并且近年來其發病率越來越高,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僅為15~30個月
。DCIS有一部分會長期處于良性病變,而另一部分則可能迅速發生浸潤和轉移,因此,臨床上常采用手術方法來進行治療
。目前保乳術相對于全乳切除來說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而多個隨機研究均報道DCIS行保乳術后放療可顯著降低局部復發
。因此本研究采用保乳術聯合術后序貫放療的方案對DCIS進行治療,以探究該治療方案的療效及對患者圍術期指標和VEGF-C、TGF-β
水平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a.出口互補效應,意味著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能促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從長遠來看,投資將帶動資本、技術以及原材料等的出口.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4例DCIS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意愿將其分為聯合放療組和保乳組,各5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
中對DCIS的診斷標準,經影像學檢測導管癌未侵犯主乳管;②病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者;③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①經病理學診斷含浸潤性癌者;②術前已發生遠處轉移者;③對放療藥物不耐受者。
2.1 兩組治療后美學效果比較:聯合放療組患者的優良率為90.38%與保乳組的94.23%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2。聯合放療組典型病例治療前后見圖1。
1.5 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的美學效果
。優為患側乳房與健側乳房外形、大小及質地相似或差異微小,兩乳頭水平距離的差異在2.0 cm以下;良為患者的兩側乳房輕度不對稱,患側乳房與健側乳房外形等稍有不同,兩乳頭水平距離的差異≤3.0 cm;一般為患側乳房變形明顯,與健側乳房差異明顯,但尚可接受,兩乳頭水平距離差異在3.0 cm以上;差為達不到上述標準甚至出現嚴重并發癥;②抽取患者術前、術后3 d的空腹靜脈血4 ml,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對患者VEGF-C及TGF-β
的水平進行測定,試劑盒均購自武漢默沙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③比較兩組術后1年內的局部腫瘤復發率和轉移率。
聯合放療組在保乳組基礎上輔助序貫放療方案進行治療,給予全乳腺常規放療,范圍為鎖骨上區至乳腺褶皺下3 cm,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調整參數,采用全乳腺電子線能量(8 MeV) 切線野照射50~60 Gy,共25次,除腋窩淋巴結陽性患者行淋巴結區域照射治療外,其余僅行全乳常規放療。
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十分反復,并且一旦發作,就很難治愈,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會產生嚴重的打擊,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給予其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并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7-8]。根據研究表明,臨床優質護理的實施能夠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狀態,讓患者盡心積極配合,增加其抵抗病毒的能力,促進身體的恢復[9-10]。

1.4 手術方法:保乳組采用保乳術
治療。先為患者開展影像學檢測,根據影像學結果制定手術方案。患者行全身麻醉,進行常規消毒、鋪巾,根據冰凍病理結果確定瘤部邊緣,行腋窩淋巴結清除術
,根據腫瘤部位決定切口,腫瘤位于中上象限選取平行于乳暈的弧形切口,位于中下象限采用放射狀切口,于腫瘤部位外約2 cm處進行腫瘤切除,依據患者具體情況行乳腺葉切除術,以確保沒有殘留,清掃選擇腋下方4 cm的斜形切口,再采用乳房懸吊固定、塑形或旋轉、提拉方式進行組織填充,修補手術缺損,術后于腋窩、胸壁下放置引流管,最后行切口縫合和加壓包扎處理。


2.3 兩組近1年內局部復發及轉移情況比較:兩組局部復發率及轉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4。

2.2 兩組血漿VEGF-C及TGF-β
水平比較:術后聯合放療組血漿VEGF-C、TGF-β
水平均顯著低于保乳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3。
電商平臺企業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方案提升購買動機,達到價格競爭優勢。在每次交易過程中,用戶與平臺企業都會出現一種緊密聯系,這將有助于提升用戶對現有平臺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因此,電商平臺在實際發展中也可以按照廣大受眾用戶的實際需求對心理和經濟依賴感進行調整,從而實現對用戶轉換行為的合理控制,以此實現對用戶忠誠度的全面提升。

據了解,近年來DCIS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可能是因為現代檢查手段的進步,提高了DCIS的檢出率
。DCIS的發病機制為乳腺導管上皮細胞的惡性增殖,但由于其未突破基底膜,因此腫瘤僅限于導管內部
。臨床手術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全乳切除術以及保乳術等,但是有研究表明
,采用全乳切除術與采用保乳術的DCIS患者近期比較并無生存獲益,且保乳術遠期療效優于全乳切除術。臨床上常采用術后放療的方式輔助治療
。采用不同的手術方式會導致不同的術后并發癥,若患者采用放療來進行輔助治療還需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考慮其相關的不良反應
。因此,根據患者的病灶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治療方法,對于防止腫瘤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對比保乳術與保乳術聯合術后放療治療DCIS患者的療效,來探究輔助放療的治療方法對DCIS患者各項指標的影響,旨在為臨床上治療DCIS時選擇更合適的手術治療方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有報道顯示
,常規保乳術為追求術后美學效果,手術殘腔采用填充處理,短期美學效果較好,然而接受全乳放療后,術區皮膚有塌陷狀況。而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美學效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保乳術后接受輔助放療不會影響乳房的美學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相比常規保乳術,本研究采用術區周圍非腺體組織進行殘腔修復、填充,能較好地維持乳房外形,達到較好的美學效果。同時,聯合放療組血漿VEGF-C和TGF-β
水平均顯著低于保乳組。VEGF-C是一種特異性地作用于脈管內皮細胞的生長因子,其主要作用是特異性地與淋巴管上皮上的受體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結合,從而促進淋巴管上皮的增生,進而促進淋巴管的生成
。TGF-β
是一種多功能的多肽生長因子,可以通過自分泌和旁分泌機制,與其受體結合進而發揮調節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功能
。手術切除及放療均可有效控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與分化,進而使得機體內VEGF-C、TGF-β
水平顯著降低,手術及放療同時進行則可加速其水平的下降。本次兩組局部復發率及轉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朱月梅
的研究結果相似,這說明兩種手術方案的預后效果相當,放療并不會增加其風險。
本單元可完成原料入庫、原料出庫、成品入庫、成品出庫4項工作。以原料入庫為例,手動方式下的工作流程如圖10所示(以1號倉位為例)。
綜上,保乳術聯合術后放療治療DCIS美學效果較好,可有效控制血漿中VEGF-C及TGF-β
水平,同時預后良好。
[1]蒙渡,唐豐文,劉銳,等.早期乳腺癌保乳術后瘤床區同步加量IMRT的劑量學及療效分析[J].西部醫學,2017,29(5):622-626.
[2]Güzelz Z,Alcku Z A,Aktürk N,et al.Treatment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treated with adjuvant radiotherapy[J].Turk J Med Sci,2019,49(4):1151-1156.
[3]司婧,全晨蓮,莫淼,等.單中心回顧性分析乳腺導管原位癌患者外科治療術式的影響因素[J].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2019,13(5):357-363.
[4]趙怡,盛宇偉,潘炯,等.不同治療方式對乳腺導管內癌患者療效觀察[J].中國綜合臨床,2018,34(5):452-455.
[5]包召玉,王坤,年建澤.乳腺導管內癌患者手術方式選擇及預后分析[J].醫學與哲學,2018,39(4):30-33.
[6]Becherini C,Meattini I,Livi L,et al.External 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 for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long-term follow-up from a phase 3 randomized trial[J].Tumori,2019,105(3):205-209.
[7]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08版)[J].中國癌癥雜志,2009,19(6):448-474.
[8]Volders J H,Negenborn V L,Spronk P E,et al.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following neoadjuvant therapy-a systematic review on surgical outcomes[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8,168(1):1-12.
[9]Coufal O,Zapletal O,Gabrielová L,et al.Targeted axillary dissection and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a retrospective study[J].Rozhl Chir,2018,97(12):551-557.
[10]Cante D,Franco P,Sciacero P,et al.Hypofractionation and concomitant boost to deliver adjuvant whole-breast radiation in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a subgroup analysis of a prospective case series[J].Med Oncol,2014,31(2):838.
[11]張彥收,宋振川.163例單乳管溢液外科診治體會[J].醫學與哲學,2017,38(20):42-45.
[12]周亞芳,陳雅雯,曾琪,等.乳腺導管原位癌超聲引導空心針穿刺活檢與麥默通活檢對比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9,26(7):479-482.
[13]解龍,練孝春,韓濤,等.早期乳腺癌保乳與全乳房切除術后遠期療效meta分析[J].中國醫刊,2018,53(4):404-408.
[14]Teshome M,Kuerer H M.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nd locoregional control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J].Eur J Surg Oncol,2017,43(5):865-874.
[15]Sun Y,Liao M,He L,et al.Comparison of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with mastectomy in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fter good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A PRISMA-compliant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Medicine(Baltimore),2017,96(43):e8367.
[16]Spronk P E R,Volders J H,van den Tol P,et al.Breast conserving therapy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data from the dutch breast cancer audit[J].Eur J Surg Oncol,2019,45(2):110-117.
[17]李先鋒.整形保乳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療效觀察及對術后復發轉移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19,28(3):37-40.
[18]Su C M,Tang C H,Chi M J,et al.Resistin facilitates VEGF-C-associated lymphangiogenesis by inhibiting miR-186 in human chondrosarcoma cells[J].Biochem Pharmacol,2018,154:234-242.
[19]Thomas L N,Chedrawe E R,Barnes P J,et al.Prolactin/androgeninducible carboxypeptidase-D increases with nitrotyrosine and Ki67 for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in vivo,and upregulates progression markers VEGF-C and Runx2 in vitro[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7,164(1):27-40.
[20]徐萬田,陳韻,林楠,等.TGF-β
調控ERK/MAPK信號通路對人牙髓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響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8,27(4):94-97.
[21]朱月梅,王國如,張沂,等.表柔比星聯合紫杉醇新輔助化療治療乳腺癌保乳術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9,28(11):1406-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