瞼板腺為淚膜重要組成部分,可分泌瞼脂,當瞼脂質量異常時,可引起多種眼表疾病
。瞼板腺功能障礙(MGD)是瞼板腺導管堵塞或分泌物異常所致的慢性瞼板腺異常,主要見于老年人,可引發干眼癥
。調查顯示,MGD相關干眼癥患者比例逐漸升高,且呈年輕化發展
。目前臨床治療MGD相關干眼癥主要采用熱敷、局部抗炎、按摩等方法,但難以完全緩解干眼癥狀,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強脈沖光(IPL)是一種光源技術,其通過瞬時高強度的脈沖光能量對微生物進行殺滅處理,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包括臨床醫學
。IPL可以改善皮膚紅斑和老化、色素沉著,一項研究發現,在進行面部痤瘡治療時,IPL對MGD相關干眼癥也具有治療效果
。以往有IPL或熱敷治療MGD的報道,但關于兩者聯合使用在MGD相關干眼癥患者中的應用分析少見。本次研究選取筆者醫院82例MGD相關干眼癥患者,探討IPL聯合瞼板腺熱敷對其結膜上皮損傷及眼部功能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筆者醫院收治的82例MGD相關干眼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將82例MGD相關干眼癥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男9例,女32例;年齡25~81歲,平均(52.18±8.63)歲;視力(0.21±0.10)LogMAR;眼壓(15.14±2.90)mmHg。觀察組男12例,女29例;年齡27~79歲,平均(51.40±9.12)歲;視力(0.22±0.11)LogMAR;眼壓(15.36±2.76)mmHg。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可行組間比較。
1.2 納入標準:①符合2017年瞼板腺功能障礙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中MGD診斷標準
;②符合2013年干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中干眼診斷標準
,且雙眼標準干眼評估問卷(Standard patient evaluation of eye dryness,SPEED)評分均≥6分;③年齡≥18歲;④皮膚類型符合為Fitzpatrick skin type IV級以下;⑤近1個月內未接受過全身治療;⑥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①其他原因所致的干眼癥;②合并虹膜、淚道、角膜等眼部病變;③存在對眼部造成影響的全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⑤對本次治療不耐者;⑥參與其他眼科臨床試驗。
1.4 方法
建筑工程規劃核實測量是一項具有法律意義的工作,維護了城市規劃的嚴肅性,核實的面積數據同時也是不動產登記的基礎。為此,從事這項工作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充分利用測繪新裝備、新技術,采取科學的控制措施和方法確保核實測量成果的高質量,為規劃核實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1.4.1 對照組給予瞼板腺熱敷治療,雙眼滴表面麻醉藥鹽酸奧布卡因滴眼液(日本參天制藥株式會社,國藥準字J20160094),患者取仰臥位,將無菌棉棒置于鹽水中浸潤,取出后擠壓瞼板腺,在進行上瞼瞼板腺時按摩囑患者向下注視,自穹窿部瞼板向瞼緣方向逐漸用力擠壓;在進行下瞼瞼板腺按摩時囑患者向上方注視,瞼板腺排出分泌物,用棉棒清除;整個操作過程中注意保護患者角膜。然后進行熱敷,將毛巾浸于40℃溫水中,擰干后囑患者閉眼,覆蓋于患者眼部,每次熱敷時間10 min于清晨和夜間休息前各進行1次眼部熱敷。
1.4.2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以IPL治療,治療儀器為法國E-Swin公司E-Eye,于治療的第1周、第2周、第4周和第8周各給予1次IPL治療,共4次。進行IPL治療前,囑患者用清水洗臉,不可使用任護膚品與化妝品,保持面部皮膚清潔干燥,之后戴上眼罩保護雙眼。于下眼瞼下方面部及鼻部區域均勻涂敷醫用耦合劑(厚度為5~10 mm),參數設置:能量9.8~13.0 J/cm
,波長590 nm。在IPL治療過程中,醫師需佩戴好護目鏡。雙眼均由內眥下端至外眥下端、內眥上端至外眥上端各選取6個治療位置(見圖1),將治療頭置于耦合劑上,啟動開關,對一個治療位置發射光脈沖,之后再移到下一位置,重復操作,直至所有治療位置均完成IPL治療。IPL治療結束后予以瞼板腺熱敷,步驟同對照組。在全部治療完成期間,患者沒有接受其他眼部治療。

2.3 兩組眼部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OSDI評分及BU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治療后,兩組OSD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兩組BUT均長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3。
1.5.1 瞼板腺檢查:采用瞼板腺檢查器對兩組瞼板腺分泌能力進行檢測評估,取其雙眼下瞼中央5條瞼板腺并進行觀察,評估瞼板腺排出瞼脂難易程度,等級分為4級,0級為5條腺體均存在分泌物排出能力,記0分;1級為3~4條腺體存在分泌物排出能力,記1分;2級為1~2條腺體存在分泌物排出能力,記2分;3級為5條腺體均不存在分泌物排出能力,記3分。采用眼前節照相對按壓后瞼板腺分泌的瞼脂性狀進行觀察,評分為0~3分,其中0分表示為清亮、透明的液體瞼脂;1分表示為混濁液體瞼脂;2分表示為混濁顆粒狀液體分泌物;3分表示為濃稠膏狀分泌物。
如要計算pPUE,需先從數據中心中劃分出多個分區。例如,將同一建筑內的電網企業自動化機房定義為區域1(Zone1),通信機房定義為區域2(Zone2)。
1.5.2 眼部檢查:兩組均在每次治療前后進行問卷調查眼表疾病指數(OSDI)量表評分,OSDI總分為100分,并采用德國Oculus公司Keratography 5M眼表綜合分析儀定量測量兩組患者淚膜破裂時間(BUT)。
工作室應由相關專業同學組成,需擁有網絡營銷、藝術設計、家裝設計等經驗,通過在校內多平臺、多渠道營銷推廣寢室文化設計工作室,對寢室成員性格特征、行為習慣、成員心理需求、寢室格局、整體色調等寢室軟硬環境入手,設計出符合寢室成員特色、寢室文化類型的寢室文化設計方案,并按照方案組織團隊進行寢室文化打造。
要解決這樣的困局,依靠店家的“良心發現”,無疑是不夠的。對許多店家而言,不管誠信與否,只要身處旅游城市,就不怕賺不到錢。而不少“旅游就是圖個開心”的游客,在遇到惡行時息事寧人的心態,也讓商家肆無忌憚。僅靠商家自律,不能讓市場環境得到充分凈化。
1.5.3 根據《瞼結膜上皮細胞損傷分級標準》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結膜上皮損傷程度,以PAS染色反饋損傷等級,分級為0~4級,級別越高代表損傷越嚴重。
實驗獲得的S-N曲線如圖3所示,它們均表現為連續下降。從S-N曲線來看,預冷變形處理后的材料的疲勞強度出現下降,在高應力下對應的循環壽命下降更為明顯。其中,PCW處理和Un-PCW處理的材料107壽命對應疲勞強度分別為193MPa和202MPa,對應的疲勞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率也從40.5%下降為29.8%。
1.5.4 療效評估:治愈為患者行裂隙燈檢查正常,臨床癥狀消失;顯效為患者行裂隙燈檢查正常,癥狀明顯改善;有效為患者行裂隙燈檢查顯示有異常,癥狀好轉;無效為患者行裂隙燈檢查顯示未見好轉。總有效=(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0~405.90 m表套管及358.24~1594.75 m技術套管外環狀間隙,采用水泥全段固井。在?244.5 mm技術套管與?139.7 mm生產套管之間的環狀間隙內1555.84~1558.31 m、1559.11~1571.58 m段間,采用橡膠止水器進行封固,本次固井采用的止水材料為新型膨脹橡膠,經過現場試驗,該橡膠遇水8小時內可膨脹30%,止水位置井徑為244.5 mm,止水器直徑為230 mm,膨脹后直徑可達286 mm以上,達到設計止水要求,該止水方法止水效果良好,技術比較先進,施工比較方便。
2.2 兩組瞼板腺分泌情況比較:治療前,兩組瞼板腺分泌能力及瞼板腺分泌物性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治療后,兩組瞼板腺分泌能力及瞼板腺分泌物性狀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2。

2.1 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1。

1.5 觀察指標


2.4 兩組結膜上皮損傷程度比較:治療前,兩組上皮損傷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治療后,兩組結膜上皮損傷程度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兩組間結膜上皮損傷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4。

2.5 觀察組典型病例:某男,48歲,患有瞼板腺功能障礙相關干眼癥,既往體健,無高血壓糖尿病史和傳染病史,采用IPL聯合瞼板腺熱敷治療,治療前和治療2周后均進行眼部熒光素染色。見圖2~3。


關于MGD的發生機制,一般認為是瞼板腺導管上皮異常角化以及瞼脂流動行下降導致腺管阻塞,進而使得瞼脂難以排出、腺管增大等,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終造成MGD
。而MGD可引起多種疾病,最常見的為干眼癥。調查顯示,MGD所致的干眼癥在所有干眼患者中所占比例約為85%
。眼部干澀、視物模糊、眼部異物感等是MGD相關干眼癥常見表現,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明顯不良影響。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對MGD相關干眼癥患者進行干預,緩解其臨床癥狀。物理治療為臨床治療MGD相關干眼癥患者的重要手段,包括按摩、熱敷等,其中熱敷是通常是采用瞼板腺熱脈治療儀對眼部進行加熱,通過提升眼瞼溫度而促使瞼脂液化,改善其流動性,促使其排出導管,可以增加淚液脂質層厚度,延緩BUT,減輕眼表刺激癥狀
。然而盡管按摩、熱敷等物理治療具有一定療效,但尚未達到理想水平。如何提升臨床療效,是眾多眼科醫師探索要點。
近年來,IPL在眼科中的應用逐漸推廣。IPL的主要部件惰性氣體燈能夠發射400~1 300 nm波長,作用于血紅蛋白、黑色素等治療載體上而發揮效果
。國外研究顯示,對干眼癥患者予以IPL治療,其OSDI、BUT均較治療前出現明顯改善,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關于其作用機理,一般認為與以下幾點有關
:①IPL能夠產生熱效應而使瞼脂液化排出;②IPL能被血紅蛋白吸收,繼而促使眼瞼緣及結膜的異常血管栓塞,緩解局部炎性因子釋放而改善疼痛;③IPL可降低瞼緣細菌載量;④IPL能夠抑制皮膚上皮細胞更新和脫落,改善瞼板腺導管堵塞情況;⑤IPL可參與氧化應激反應,起到抗氧化作用;⑥IPL能夠抑制瞼板腺腺體萎縮。
本次研究在熱敷治療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實施IPL治療(于第1周、第2周、第4周和第8周各給予1次),且將熱敷治療順序安排在每次IPL治療后,以更好地將瞼脂徹底排出。本次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及瞼板腺分泌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OSD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BUT長于對照組,表明IPL聯合瞼板腺熱敷可以更好地改善MGD相關干眼癥患者眼部功能,緩解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與上述研究結果相符。在治療安全性方面,結膜上皮損傷是醫師關注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次結果中,兩組結膜上皮損傷程度比較無顯著差異,提示在瞼板腺熱敷治療基礎上加用IPL,并不會增加患者結膜上皮損傷程度。
綜上所述,對MGD相關干眼癥患者予以IPL聯合瞼板腺熱敷,可以更好地改善其眼部功能,減輕患者臨床癥狀,且不會增加患者結膜上皮損傷程度,治療效果較好。本次研究也存在不足之處,納入樣本量不多,且未對患者治療后進行長期隨訪,觀察其遠期療效,還需在后續研究中予以完善。
[1]阮方,接英.瞼板腺功能障礙的治療進展[J].中華眼科雜志,2019,55(6):465-468.
[2]戴鵬飛,李穎,田芳,等.強脈沖光聯合瞼板腺按摩與眼瞼熏蒸按摩治療MGD相關干眼的療效對比[J].國際眼科雜志,2019,19(12):2101-2106.
[3]謝瑞玲,劉敏,王偉.瞼板腺按摩聯合藥物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型干眼的臨床療效觀察[J].安徽醫藥,2020,24(2):360-362.
[4]方靜雯,楊燕寧,黃林英,等.強脈沖激光聯合瞼板腺按摩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相關干眼的臨床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41(2):315-318.
[5]Tashbayev B,Yazdani M,Arita R,et al.Intense pulsed light treatment in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A concise review[J].Ocul Surf,2020,18(4):583-594.
[6]亞洲干眼協會中國分會,海峽兩岸醫藥交流協會眼科專業委員會眼表與淚液病學組.我國瞼板腺功能障礙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7年)[J].中華眼科雜志,2017,53(9):657-661.
[7]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干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13年)[J].中華眼科雜志,2013,49(1):73-75.
[8]肖宇,殷鴻波,張又尹,等.強脈沖光聯合瞼板腺按摩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J].國際眼科雜志,2021,21(1):124-131.
[9]葉雷,武志鵬,劉志才.瞼板腺功能障礙應用物理治療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8,15(5):95-97.
[10]何建中,鐘敏.瞼板腺熱脈動系統與熱敷療法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的療效比較[J].國際眼科雜志,2018,18(7):1324-1328.
[11]Caballero S G,Madrona J,Reina E C.Effect of pulsed laser light in patients with dry eye syndrome[J].Archivos De La Sociedad Espanola De Oftalmologia,2017,92(11):509-515.
[12]Lam P Y,Shih K C,Fong P Y,et al.A review on evidence-based treatments for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J].Eye Contact Lens,2020,36(10):562-567.
[13]Barakat M T,Moftah N H,E I Khayyat M A,et al.Signifi cant reduction of infl ammation and sebaceous glands size in acne vulgaris lesions after intense pulsed light treatment[J].Dermatol Ther,2017,30(1):1-5.
[14]李勇,杜婧,李晶,等.不同頻率強脈沖光聯合瞼板腺按摩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導致的干眼癥患者的臨床療效[J].眼科新進展,2020,40(12):1152-1156.
[15]劉暢,張琛,黃悅,等.單純強脈沖光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9,37(3):18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