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固定矯治是將持久、溫和的生物力通過矯正系統作用于患者畸形牙齒,在不損傷牙齒本身及周圍組織情況下達到矯正牙齒的目的
。正畸治療所造成的牙齒疼痛和咀嚼不便易導致患者產生不良情緒,降低正畸治療依從性,常致托槽脫落,影響正畸治療效果
。通過科學的護理干預降低托槽脫落風險,提高正畸治療效果已成為正畸醫師重點關注問題
。個體化護理結合認知行為干預對患者進行生理、行為、認知及心理等綜合性干預,糾正患者錯誤認知,同時培養健康良好生活習慣,達到提升正畸治療效果的目的
。“五步法”問題解決模式是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施及評估等,共同提高解決問題的有效率
。因常規護理重點圍繞正畸治療口腔衛生宣教,缺乏針對性,口腔衛生宣教內容單一,對提高患者依從性收效甚微。而“五步法”問題解決模式強調落實個體化護理,針對患者所出現的一個護理問題,選擇針對性護理措施,具體針對性實施在患者身上,比常規護理更具針對性、專業性與及時性,強調個體化護理。基于此,分析“五步法”問題解決模式在正畸治療患者個體化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筆者醫院2019年6月-2021年2月門診收治的正畸治療患者198例,采取偶奇數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103例,對照組95例。觀察組男59例,女44例;年齡14~24歲,平均年齡(19.16±3.25)歲;病程2~6個月,平均病程(3.62±1.10)個月;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3例,高中及中專46例,大學及以上54例。對照組男53例,女42例;年齡15~25歲,平均年齡(19.45±3.44)歲;病程3~7個月,平均病程(3.74±1.03)個月;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5例,高中及中專40例,大學及以上50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及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
1.2 納入標準:①牙周健康者;②釉質發育正常者;③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①繼發頜骨畸形者;②合并精神疾病、智力低下等疾病者;③非首次正畸治療者。
1.4 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在治療過程中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指導,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如治療的基本方案及常規注意事項等。觀察組采取“五步法”問題解決模式對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建立個體化護理干預小組,小組成員包括1名主管護師為小組組長,2名主治醫生、6名責任護士為小組成員。組長組織6名責任護士與2名主治醫生進行培訓,規范干預流程。以“五步法”問題解決模式為中心,對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包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施及評估等五項內容。①提出問題。通過文獻調查、醫院近年來病案總結,收集正畸患者常見問題,包括長期佩戴正畸工具口腔疼痛問題、長期佩戴矯治器產生的心理壓力問題、影響患者食欲問題、口腔衛生問題、托槽脫落問題等;②分析問題。分析影響患者疼痛的原因,由于使用正畸裝置,正畸時間較長,患者因施力后感到牙周脹痛,頜骨施加的矯正力導致牙齦出現紅腫,還造成唇側黏膜摩擦,造成黏膜損傷。而牙齒有向上浮起的感覺,導致牙齒松動,牙齒咀嚼無力及唇側黏膜的損傷,影響患者食欲。又因部分患者飲食留置的殘渣,不注重口腔衛生,殘留污垢,增加菌斑指數;且矯治器多需長期佩戴,影響頜面部美觀,大多數患者主訴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影響其社交;③解決問題。與患者進行交流,并在交流中評估患者心理狀態,患者主訴因正畸時間較長及正畸裝置器常鑲嵌飲食殘渣影響面部美觀,對牙齒施力后造成牙齦紅腫及磨損唇側黏膜引起疼痛,還因牙齒松動造成咀嚼無力、托槽脫落等現存問題。針對上述問題對患者進行口腔、衛生、疾病、心理及家庭社會層面評估,收集一般資料,根據其問題制定有側重點的護理對策,如擔心美觀問題者偏重心理護理,擔心口腔衛生者偏重口腔健康宣教等,整理每位患者的問題,確定不同患者護理重點及目標,考慮影響因素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并發癥等;④實施。在門診設置關于正畸的宣教室,擺放各種牙齒的模型、牙刷、鏡子等物品。講解正畸治療中,注意口腔衛生的重要性。在門診宣傳欄宣傳正畸衛生小知識,如何減輕疼痛感、如何保持口腔衛生、如何清理器具等。具體內容包括:a.呼吸訓練。每次門診復查時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減輕心理負擔,呼吸頻率控制在每分鐘15次,每次進行10~15 min的訓練;b.口腔衛生。矯治期間指導患者增加刷牙次數,除早晚兩次,飯后也需刷牙,及時清理殘留在托槽及牙縫的殘渣。刷牙方式沿著弓絲的方向輕輕刷動,不可用力,避免操作過猛,需輕、慢,刷到位是刷牙的關鍵,特別注意牙齦部位。并告知患者及時返院進行牙齒涂氟,抑制菌斑生長,嚴格控制時間、次數和濃度;⑤評估。對每階段護理措施進行評估,總結經驗并及時修正。如若護理目標完成,說明有效,如若未達標,需對其進行原因分析,修正計劃,并進行隨訪。
2.4 兩組干預前后牙釉質脫礦指數比較:兩組干預前牙釉質脫礦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干預后1、3、5個月觀察組牙釉質脫礦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4。
在對患者進行正畸治療過程中,弓絲、帶環、托槽等影響患者清理口腔,可導致菌斑的形成、滋長及堆積,還會引起患者牙齦出血、釉質脫礦等,導致療效下降,增加治療成本與時間
。而常規護理雖能提高患者對正畸治療的相關認知,但缺乏對患者心理的關注,導致患者自控力降低,配合度差
。而通過“五步法”問題解決模式對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干預,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重患者心理反應,促進患者提高自控力、配合度,有助于提高正畸治療效果
。
CRISPR/Cas系統對病毒DNA清除能力為病毒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利用CRISPR/Cas系統能夠有效安全地將HIV病毒從體外培養的人T細胞的DNA中清除。我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院研究所、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日本京都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研究靶向乙肝表面抗原(HBsAg)編碼區的CRISPR/Cas9系統,在體外培養的肝細胞和活小鼠體內的效果表明CRISPR/Cas9可在體內和體外抑制HBV復制和表達,可能是治療HBV感染的一種新策略[13]。
2.3 兩組干預前后牙齦指數比較:兩組干預前牙齦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干預后1、3、5個月觀察組牙齦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3。

2.2 兩組干預前后菌斑指數比較:兩組干預前菌斑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干預后1、3、5個月觀察組菌斑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2。

2.1 兩組干預后口腔衛生情況比較:干預后觀察組口腔衛生優良率(97.09%)明顯高于對照組(89.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1。

1.5 觀察指標:①口腔衛生。干預后觀察兩組口腔衛生情況
。口腔清新,無異物,無牙齦紅腫,無感染為優;牙齦無紅腫,無異物,無感染,口腔淡淡異味為良;無明顯變化為差;②菌斑指數
。觀察并記錄干預前、干預后1、3、5個月的菌斑情況。采用4級評分,齦緣區無菌斑記為0;齦緣區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視診不可見,若用探針尖刮牙面可見牙菌斑記為1;在齦緣或鄰而可見中等量菌斑記為2;齦溝內或齦緣區及鄰面有大量軟垢記為3;③牙齦指數
。觀察并記錄干預前、干預后1、3、5個月的牙齦情況。采用4級評分,牙齦健康記為0;牙齦輕度炎癥,牙齦的顏色有輕度改變并輕度水腫,探診不出血記為1;牙齦中等炎癥,牙齦色紅,水腫光亮,探診出血記為2;牙齦嚴重炎癥,牙齦明顯紅腫或有潰瘍,并有自動出血傾向記為3;④牙釉質脫礦指數
。觀察并記錄干預前、干預后1、3、5個月的牙釉質脫礦指數。牙釉質表面光滑無病損記為0;牙釉質表面輕度白堊色斑點,斑點面積不超過牙齒面積的一般記為1;牙釉質表面有中度白堊色斑點,斑點面積超過一半以上記為2;牙釉質表面有重度白堊色斑點,斑點面積幾乎覆蓋整個牙齒表面區域記為3。
采用統計軟件SPSS19.0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和用 ±s表示,運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數據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小生境Pareto BBO算法中比賽選取獲勝棲息地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保存優秀解的過程,同時它給所有Pareto棲息地提供了相同共享信息的概率,使算法在多目標優化問題中尋得一組平衡解。小生境Pareto BBO算法的前期探索能力和后期挖掘能力相對比較均衡,但子種群和比賽棲息地是隨機選取的,故算法穩定性較差。
有研究報道,將“五步法”問題解決模式護理用于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患者中可有效促進股骨功能愈合,促進醫患關系,改善骨折愈合與預后,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李慧川等
認為,“五步法”問題解決模式可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結合護理人員的經驗及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對患者進行全方面的幫助,可避免護理人員在以往過程中發生的主觀性與盲目性,可較最大程度發揮其護理作用。也有國外報道指出,將“五步法”問題解決模式用在護理工作上,通過認識問題、解決問題、評價、診斷等,全面了解護理過程。以恢復護理服務對象的健康為目標,找出問題所在并策劃護理措施,然后實施,最后通過評估找出存在的不足,并改正。“五步法”問題解決模式也是護理工作的框架與運轉載體
。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口腔衛生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菌斑指數、牙齦指數及牙釉質脫礦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五步法”問題解決模式落實個體化護理可提高患者口腔衛生優良率,降低菌斑指數、牙齦指數及牙釉質脫礦指數。分析原因為通過對患者采用“五步法”問題解決模式進行個體化護理干預,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一系列問題模式在個體化護理中與患者進行面對面交流,了解患者所存在的護理問題,并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方案,隨時掌握患者病情,更好地完成護理目標
。隨時關注患者口腔問題,指導正畸過程注意事項,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隨訪時關注其口腔衛生問題及咬合能力,并指導家屬隨時關注患者的飲食狀況。護理人員在正畸治療過程中通過引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將患者的注意力專注于呼吸上,根據呼吸頻率改善患者注意力,從而提高患者自制力;并鞏固患者對口腔預防知識的掌握,熟記各種能有效幫助患者進行口腔清潔的方法,比如牙刷、牙線、牙間距的有效使用方法;并在貼托槽之前對患者牙齒涂氟,阻止牙齒脫礦進一步發展,促進已經脫礦牙面進行再礦化,保護口腔,預防口腔感染,從而改善患者口腔衛生情況,降低患者菌斑指數、牙齦指數及牙釉質脫礦指數,促進口腔健康恢復
。
對厚度為=450 mm鍛鋼件用2.5探頭進行探傷時,用長橫孔作起始靈敏度需要在儀器上提高多少dB?在這一靈敏度下發現=320 mm 處有一缺陷波,經衰減8 dB后,該缺陷波為人為標準高度,試求該缺陷相當于多大的長橫孔?
綜上,基于“五步法”問題解決模式在正畸治療患者個體化護理中可提高患者優良率,降低菌斑指數,改善牙齦指數,同時降低牙釉質脫礦指數,促進口腔健康。
[1]許志強,林珊,賀于奇,等.成年患者自體牙移植并正畸治療1例[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21,37(2):275-277.
[2]李健,王密.牙周聯合正畸治療牙周炎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21,27(5):962-966.
[3]徐靜,朱金艷.舒適口腔護理理念在口腔正畸門診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4):669-670.
[4]蘇靚,王芳.個體化護理對中重度口腔黏膜纖維化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20,28(6):60-62.
[5]徐爽,吳婷婷,高慶云.“3H”模式結合“五步法”護理在踝關節骨折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8):111-114.
[6]王鳳,郭琪,馬微波,等.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與認知功能的關聯性[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1,40(4):433-437.
[7]黃潔,張紀達.自擬清胃散對菌斑性牙齦炎療效的影響研究[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43(3):256-259.
[8]劉東秀,苗輝.牙周組織再生術聯合口腔正畸治療中重度牙周炎的臨床療效[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19):115-117,119.
[9]王馨妍,王歡歡.口腔精細護理對固定矯正器正畸患者牙齦指數及牙釉質脫礦的影響探討[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5):171-173.
[10]翟明表,孫艷,郭劍虹,等.無托槽隱形矯治與傳統固定矯治在錯頜畸形患兒正畸治療中的對比觀察[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9,40(1):65-69.
[11]郭飛揚,花放.正畸釉質脫礦微創治療的研究進展[J].口腔醫學研究,2021,37(4):288-291.
[12]殷冉,潘亞萍.正畸對牙周軟硬組織影響的研究進展[J].口腔醫學,2021,41(4):381-384.
[13]羅志玲,陳淑琴,陳潔云.“3H”服務模式聯合“五步法”護理在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4):77-79.
[14]李慧川,王燁華.基于ADOPT問題解決模式的個體化護理對正頜手術患者心理健康和適應能力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2):247-251.
[15]Monaco D,Iovino P,Lommi M,et al.Outcomes of wound care nurses'practice in patients with pressure ulcers:An integrative review[J].J Clin Nurs,2021,30(3-4):372-384.
[16]梁彥,陳悅娜,郭敏,等.Teach back模式對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行為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2):223-226.
[17]伍建容,吳艷,何歡,等.優質護理在無托槽隱形矯治治療中的應用[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8,33(5):788-791.
[18]白光萍.口腔正畸固定矯治器應用中牙釉質脫礦的臨床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3):40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