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珠 趙琪
“協同配合、形成合力,攜手共筑寄遞禁毒防線。”近日,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檢察院(簡稱楊浦區檢察院)聯合公安機關、郵政部門協同發力,開展常態化聯絡聯動機制簽約儀式,共同打擊寄遞違法犯罪,合力構建寄遞行業安全格局,保護好人民群眾“包裹里的安全”。
近年來,我國寄遞行業快速發展,利用寄遞渠道實施販運毒品、涉槍爆違禁品等違法犯罪呈現上升態勢。利用物流寄遞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更隱蔽,更易擴散、流通,給打擊犯罪工作帶來較大挑戰。為此,2021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國家郵政局發出“七號檢察建議”,推動寄遞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寄遞行業如何規范操作流程,保證寄遞安全有序?楊浦區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顏蔚表示,建立公檢郵常態化聯絡聯動機制,能夠更好地加強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郵政管理部門的相互銜接,切實發揮常態化聯絡聯動機制作用,實現分工負責、協同配合,為寄遞安全構建綜合治理新格局。
“寄遞安全關系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楊浦區檢察院將繼續強化寄遞安全監督,加大對寄遞渠道涉毒案件的打擊力度,健全聯防聯控機制和常態化聯絡聯動機制,做好寄遞從業人員禁毒知識普及,持續推進寄遞安全問題訴源治理,筑牢寄遞安全‘防火墻’。”顏蔚說。

公檢郵守護寄遞安全發布會現場
近年來,新型毒品案件占比較高。該類案件具有毒品隱蔽性強、毒品容易滅失等特點。簽約儀式上,楊浦區檢察院發布一起利用新型寄遞方式運毒的典型案例。
2021年7月,被告人王某某經與他人合意,以他人負責聯絡買家,自己負責毒品寄遞發貨的形式,兩次各以366元、580元的價格向不同買家販賣了含有合成大麻素的電子煙油,重量分別是0.39克、0.77克,后毒品均被民警 查獲。公安機關在將本案移送審查起訴時列明了上述兩節犯罪事實,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被告人王某某與其他案件的犯罪事實有所關聯,可能存在其他犯罪事實有待查證。檢察機關積極聯動公安機關開展進一步偵查工作。經查,2021年7月,被告人王某某以前述同樣方式,以人民幣300元~700元不等的價格向其他四名買家販賣了數量不等的含有合成大麻素的電子煙油,上述犯罪事實均查證屬實。其中一節犯罪事實,涉案毒品已經滅失,客觀證據存在缺失。依托此前與楊浦區公安分局、楊浦區法院共同研究制定的關于毒品滅失情況下認定販賣毒品罪的證據標準,積極開展補充偵查,最終認定被告人王某某共計6次販賣毒品,已達到情節嚴重的標準。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建議量刑有期徒刑3年6個月,罰金人民幣7000元,獲得法院判決支持采納。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首先,楊浦區檢察院補充偵查調取證據,精準追加犯罪事實。檢察機關通過訊問被告人,發現其在案發前向他人購買了大量含有合成大麻素的電子煙油,但案發后在其住處并未查獲多余的電子煙油,被告人辯稱多余的電子煙油已被其丟棄。檢察官憑借豐富的辦案經驗發現被告人以牟利為目的販賣毒品,直到被抓獲前仍然在實施販賣毒品的行為,故其所稱將煙油丟棄可能是一種避重就輕的辯解。檢察機關通過部門檢察官聯席會議,發現該被告人與其他案件的犯罪事實有所關聯,與其他在案人員有實施共同犯罪的嫌疑。為進一步核實相關事實,檢察機關聯動協同公安機關積極履職,通過恢復提取被告人手機里的通信信息、轉賬記錄,調取被告人寄送快遞的信息,發現了被告人與其他多人有過毒品交易的犯罪線索,經過進一步訊問,被告人如實交代了漏罪。在自行補充偵查過程中,發現其中一節犯罪事實,涉案毒品已經滅失,現有證據不足以形成閉環。為補充夯實該節證據,檢察機關進一步訊問了購毒人員,提取了購毒人員相關購毒信息,證明雙方是否就購毒進行約定并交易,要求對購毒人員進行尿檢發檢,證明購毒人員是否曾經吸食過毒品,毒品種類是否與本案查獲的毒品一致。通過調查補充相關證據,最終認定被告人共6次販賣毒品,情節嚴重。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提出精準量刑建議并獲得法院判決采納。
其次,楊浦區檢察院抽絲剝繭厘清線索,順藤摸瓜追訴漏犯。本案涉及多人共同犯罪,案情較為復雜。第一,本案中販毒人員分工明確實施共同犯罪,由被告人負責寄遞毒品,由同案犯負責聯系買家,但部分同案犯在起訴時未能到案;第二,被告人具有一定反偵查意識,與同案犯之間均單線聯系,相關毒品交易信息發出即刪除,導致部分客觀證據缺失。檢察機關通過排查被告人手機信息,發現被告人與同案犯的聊天及轉賬記錄,根據線索順藤摸瓜,進一步訊問被告人,明確了同案犯的身份,并進一步查清了同案犯的犯罪事實。目前,一名同案犯已被抓獲歸案。
最后,楊浦區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建議作用,以辦案促毒品問題治理。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本案中被告人6次販賣毒品,均通過郵寄方式完成毒品交易,反映出寄遞物流行業需要進一步加強監管。以本案為契機,檢察機關圍繞該院自2017年以來辦理的80余件涉寄遞類毒品犯罪案件開展專題調研,發現在該類案件中,一方面是毒品隱蔽性強、犯罪分子掩飾手段多樣,另一方面則是需要進一步共同做好寄遞物流企業的安全監督和加強安全管理制度的規范化。楊浦區檢察院經先期實地調研后召開寄遞企業綜合治理協調會,邀請楊浦區公安分局、黃浦區郵政管理局及郵政、順豐速運公司等多家寄遞企業參會,共同分析寄遞行業在安全監管方面存在的隱患,充分聽取相關單位關于寄遞渠道毒品流通綜合治理的意見。為進一步評估寄遞行業問題的準確性、綜合治理建議的可行性、制發檢察建議的必要性,楊浦區檢察院召開了公開聽證會。經審查后,分別向監管部門和寄遞企業提出了增強防范意識、落實安全制度、加強教育培訓等建議,獲得相關單位認可并采納。
通過審理此類案件,全面加強類型化審查,提升毒品案件辦理質效。目前,毒品犯罪逐漸形成全鏈條網絡交易閉環,其中在毒品流通環節呈現寄遞化特點,毒品交易“人、錢、貨”相分離給該類案件的偵查取證帶來挑戰,新型的寄遞交付方式也引發了法律適用困境。檢察機關研究制定了關于寄遞毒品類犯罪案件的證據審查標準,作為類型化審查研究重點課題持續推進,進一步規范該類犯罪證據的收集和固定,有效強化偵查、檢察工作質量。
通過審理此類案件,厘清毒品交易渠道網絡,加大對漏罪漏犯追訴力度。在辦理販賣毒品共同犯罪案件中,要全面厘清販毒團伙中的分工情況,包括前期約定、牟利數額、交易方式等。辦案中可通過恢復提取涉案人員手機中的通信信息,對其網絡搜索、網絡購物、轉賬記錄、寄遞信息進行查詢,同時重點加強訊問毒品約定交易情況和毒品毒資流通渠道。如果發現存在漏罪漏犯,應及時追加犯罪事實,追捕追訴相關犯罪嫌疑人。
通過審理此類案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構建寄遞渠道禁毒普法新格局。檢察機關針對該類案件辦理中反映出的問題,立足高質量檢察履職,多層次、全方位加強寄遞渠道禁毒的綜合治理。以“物流寄遞渠道涉毒行為的檢察應對”為主題,針對該類案件證據收集與主觀判斷、新型寄遞方式下不同涉毒行為的司法認定、物流新業態下寄遞毒品犯罪的綜合治理等問題開展研討,為檢察機關后續辦案提供理論指引。積極聯合寄遞行業主管單位到寄遞企業定期開展專項檢查,深入網點實地查看違禁品的排查工作和設施設備管理情況。召開寄遞毒品犯罪打擊與治理新聞發布會與案例通報會及開展主題宣傳活動,面向社會通報針對新型寄遞毒品犯罪強化個案辦理、推動綜合治理的檢察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