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擅文

檢察官正在整理搜集到的證據
自2015年起,劉雪明利用PS技術偽造大量國內三甲醫院的印影材料,并將其用于制作虛假體檢報告后出售。
2021年1月,公安機關在一次網上巡查中發現發貨地為上海的某線上商鋪對外出售上海仁濟醫院、無錫第四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等眾多國內三甲醫院的體檢證明,并聲稱只須提供檢查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檢查日期,就可以制作任意指定醫院的證明報告,還“保證看不出偽造”。同月,公安機關將該線上商鋪經營者劉雪明刑事拘留。
劉雪明到案后,起先承認自2015年下半年起利用PS技術偽造體檢報告,用于出售獲利。據他供述:“使用網上隨便找的、和正規醫院出具類似的體檢報告素材模板”,利用客戶不會去確認的心理,憑空想象出醫院公章,通過PS技術將圖像貼到素材模板上,每份收費80元~120元,截至案發,已獲利4萬余元。
2021年2月26日,公安機關隨即向青浦區人民檢察院提請審查逮捕。檢察機關收案后十分重視,承辦檢察官閆桐在對數百份體檢報告逐一核實后,竟發現其中還混雜著多份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同樣印著三甲醫院的名字,從醫生簽名到印章一應俱全。2021年3月5日,檢察機關以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對劉雪明批準逮捕。
出于對涉新冠疫情類案件的謹慎,檢察官閆桐在對劉雪明批準逮捕后就該案向上級院作匯報,上級院提出疑問: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二款之規定,“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但其中只提到偽造“印章”,上級院質疑偽造印影是否與偽造實物印章同罪?據此,要求青浦區人民檢察院收集相關判例,佐證劉雪明犯罪事實。
據公安查證,劉雪明確實未偽造任何一枚實物印章,而是全部采用PS技術偽造印影,然而檢察官認為:印章的作用體現于公共信用的證明力上,實物印章須加蓋在一定物品上才能發揮其效用。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普及運用,印影的呈現形式也不再局限于塑膠、木頭等載體,可通過影像、字符等形式存儲,呈現于虛擬空間同樣可以發揮證明效用,同樣可以對公共信用和市場秩序帶來破壞,因此應當被法律禁止。
思及此,閆桐從劉雪明偽造的體檢報告中選取三份具有典型性的印章,它們分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6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據此三份體檢報告引導公安機關取證調查,對真偽性進行核實。公安機關立即前往三地,調取醫院體檢專用章,與劉雪明所偽造的體檢報告進行比對,并請醫院出具證明,證實這三枚印影確實與醫院官方印章不符,均系偽造。
同時,檢察官找到這三份體檢報告的購買者,經溝通,了解到三名買家確實存在經劉雪明推銷后在其店鋪內購買偽造體檢報告的事實,經核對確實為以上三份體檢報告。
相關證人證物得到串聯,劉雪明偽造醫院印影的證據得到固定,此時已是2021年4月26日,公安機關將該案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但劉雪明的行為是否違反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二款仍存有爭議,檢察機關在5月25日對劉雪明作出取保候審決定后持續查找證據,收集判例,以期能佐證其犯罪事實。
閆桐在隨后的數月里收集全國范圍內類似判例,在黑龍江、河南、安徽均找到使用PS技術偽造影印的已判決案例,但或多或少與劉雪明案例有些不同,檢察官依然希望在上海市內找到具有同一性的判例。
在尋找判例的同時,檢察官也沒有放棄對該案犯罪事實的固定。除去已證實的三份偽造三甲醫院體檢證明外,檢察官還選出另外11家全國范圍內三甲醫院的13份體檢報告,其中包含了兩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因其偽造多份核酸檢測陰性報告,閆桐再次督促公安機關對購買并使用以上偽造的核酸檢測證明的買家進行逐一查證,避免可能存在的傳播傳染性疾病的風險。萬幸的是購買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的買家均無陽性,這令檢察官松了一口氣,但依然要求對其進行警示教育,告知其社會危害性。與此同時到來的好消息是,上海市范圍內終于找到了相似判例:上海市某區企業內一犯罪嫌疑人偽造公司印章2枚、電子印影3枚,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追究刑事責任。根據規定,構成該罪須偽造3枚印章,因此,這一案例證實了印影的效力與實物印章相同。
此時已是2021年末,在將以上所有判例提交上級院后,最終獲得認可:實物印章與印影所達到的最終目的和實際作用并無實質區別,兩者具有同一性,應給予相同的刑法評價。
2021年12月27日,檢察機關以涉嫌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對劉雪明提起公訴,法院也擬定不日開庭。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此前一直認罪認罰的劉雪明突然否認罪行。
一方面,劉雪明雖認為偽造體檢報告的罪行無可逃脫,但他試圖對偽造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的情節蒙混過關;另一方面,他在2021年5月被取保候審后,回到山東老家居住生活,半年多來,他逐漸產生僥幸心理,法紀意識不斷淡化,誤以為自己能夠逃脫法律的懲罰。因此,當開庭通知書寄到他手中時,他立刻想“辦法”脫罪。
劉雪明想到了偽裝精神病。他特地挑選了當地一家規模不大的精神病院,聲稱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要求其開具相關證明。精神病院的醫生見其手舞足蹈,一時確實難以分辨。但醫生通過專業角度對其進行一整套問卷測試,發現劉雪明答題前后不一,有偽裝跡象,遂對其精神情況評價為“心理狀態重度異常,但未發現精神陽性癥 狀,建議專業評估和干預,但答題效度嚴重夸大,警惕故意或裝病”。劉雪明看到這一評價后,自以為裝病成功。
劉雪明洋洋得意地回到上海,將以上醫院證明拿給檢察官,檢察官看到這份證明結果后,詢問其服藥情況,但劉雪明再次裝傻,表示“記不清病史和藥名了”,甚至連在何時服藥、藥物劑量都支支吾吾說不清。這引起了檢察官的懷疑,于是要求公安機關帶其前往醫院診療。
醫院診療后同樣并未察覺劉雪明有精神異常,醫生只給其開具了輔助睡眠的勞拉西泮片,但劉雪明視該藥物為“保命符”,揚言:“這下你們不能抓我了。”為確保萬無一失,閆桐將以上藥物帶至醫院進行咨詢,獲知該藥物主要功能為“緩解焦慮障礙所導致的精神緊張癥狀,有助于幫助睡眠”,根本不是治療精神疾病的功效性藥物。
2022年2月8日本案開庭,檢察官于庭上一一呈交查證的15份偽造印影的證據,包括兩份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果不其然,劉雪明當庭否認,并聲稱自己患有嚴重精神疾病,不宜收監。檢察官早已料到劉雪明會有此舉,于庭上舉證劉雪明所服藥物勞拉西泮片的功效,令劉雪明啞口無言。
最終,法院當庭宣判被告人劉雪明有期徒刑1年10個月,并處罰金。檢察機關最終對這一起嚴重擾亂防疫秩序及社會秩序的偽造事業單位印影案件嚴肅懲戒,還法律以清明。
疫情防控期,切不可大意、抱有僥幸心理,偽造核酸檢測報告、隱瞞行程不報都會嚴重影響疫情防控秩序,同時也是違法行為,檢察官提醒廣大市民:切莫以身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