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姚虹聿
日本政府計劃通過加強立法,督促網絡、通信等重要基礎設施領域的企業承擔更多安全責任。
當地時間7月2日凌晨1時3 5分,日本電信運營商KDDI的移動通信服務系統發生故障,影響范圍涉及日本全國,語音通話和數據通信均中斷。日本埼玉市政府提醒市民:受故障影響,使用KDDI公司移動通信服務的用戶在撥打緊急求助電話時可能無法接通,呼吁市民在緊急情況下使用家中固定電話和公用電話。
據NHK報道,7月3日,KDDI就該公司發生通信故障一事表示,受到此次故障影響的用戶總數超過3100萬。經過修復,西日本地區于7月3日11時左右恢復正常通信;東日本地區于當日17時30分左右恢復正常通信。
日本總務大臣金子恭之表示,這次通信系統故障屬于重大事故。政府在收到KDDI的正式報告后,將對該公司采取必要措施。
N H K指出,K D D I“撞到了槍口上”——日本政府正計劃通過加強立法,督促網絡、通信等重要基礎設施領域的企業承擔更多安全責任。
日本政府于6月17日在首相官邸召開“網絡安全戰略總部會議”,敲定了有關網絡、通信、電力和鐵路等重要基礎設施企業安全對策的新行動計劃。這是近5年來日本首次提出有關基礎設施安全的新行動計劃,其中明確了企業高層的責任,提出“如因不恰當對策造成損失,企業高層將被追究責任”。
這一新行動計劃是日本官民攜手強化網絡、通信等領域安全的指針。過去針對企業的要求僅停留在“期待高層實施對策”的層面。新計劃就重要基礎設施防護問題強調,“需要(包括高層在內的)整個組織機構參與應對”。日本政府要求根據企業的規模和特點,構建并保有高效的防護體系,并明確發生事故后的處理辦法和賠償方案等。新計劃已經啟動立法工作,針對14個關鍵基礎設施領域陸續出臺新的法律法規。
近年來,隨著電信運營商等日益依賴數字化技術進行操作和監控,網絡攻擊和信息泄露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遠程監測和控制技術在基礎設施領域擴大應用,使私營部門面臨很大的風險,比如植入服務器、路由器及其他設備的非法程序等。人們越來越擔心這些設備和服務造成數據泄露。日本政府希望減小設備和信息網絡遭受攻擊的風險,尤其擔心網絡、電信系統。
日本政府還計劃修訂針對上述行業的法律,增加新的條款,要求企業防范安全風險。政府將監督這些企業的合規情況,一旦出現重大問題,將暫?;虻蹁N其運營許可。詳細的操作標準在未來出臺的法律法規和行動指南中將有所闡述。
對于現代化網絡及通信系統來說,技術升級是非常頻繁的。但目前對于基礎設施運營商升級系統的操作,日本政府尚無要求它們評估安全風險的法律依據——這也是下階段的一個立法重點。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除了防范外部風險,日本各類基礎設施自身的問題也有待解決。
近年來,日本新干線車站、橋梁、隧道等基建設施事故頻發,存在不少安全隱患。有統計數據顯示,在日本全國約70萬座橋梁中,有2000座以上處于禁止通行狀態,近2400座因安全隱患實施交通管制,須修繕的“問題橋梁”占總數的三四成。雖然日本政府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國土交通省專門成立“社會資本老朽化對策會”,制定了“基礎設施長壽化計劃”,但要全面實施維修管理,難度不小。
首先,日本經濟出現重金融、輕實體的傾向,公共設施建設、維護的重要性有所降低。據調查,到2033年,日本公路橋、隧道、水閘等設施迎來“五十大壽”的比例在60%左右。以目前的技術,到2033年的基礎設施維護管理和更新費用將為4.6萬億至5.5萬億日元。這還不包括用地費、補償費和災害修復費等。很多地方政府和部門都未編列這部分預算。
其次,地方和中央財政都面臨壓力。日本的絕大部分基礎設施主要由地方負責維護管理,但地方政府有70%左右處于“慢性財政困難”狀態,有約60%的地方政府認為,以現在的預算規模無法修繕所有基礎設施。
再次,人員和技術方面面臨困難。隨著老齡化和“少子化”的加重,日本的人口正在減少,大都市圈以外的地區更嚴重。許多地方政府的土木建設部門職員寥寥、技術能力不足,連日常檢修工作都難以保證,普遍感到“無力招架”。
為擺脫困境,日本政府不得不實施“緊急對策”,在2019—2021年每年投入3萬億日元,改造和修繕基礎設施。未來如何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是日本政府必須考慮的。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本政府和企業逐漸認識到將網絡、通信安全納入國家政策體系的重要性。日本在全球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決定了日本政府、企業和學術專家須了解并學習國外的網絡、通信安全防護經驗。
在日本,大型企業回應國家政策(如網絡安全要求)的做法,將不可避免地影響整個行業。過去它們采取的做法是“等待政府監管機構下達指示”。
相較而言,美國的做法與之存在巨大差異。美國大型企業本著參與制定政策與監管對策的目的,長期以來一直通過公司的政策團隊或行業協會,主動公開地與政府機構接觸。美國的行業協會和特定企業,為參與公共政策對話準備了自己的議程及目標、重要技術、操作規范和政策抉擇等。
如今,鮮有日本公司在企業內部設立公共宣傳團隊。雖然企業部門以非正式方式進行溝通討論,但制定影響政府、日本大眾和社會、全球消費者和業務合作伙伴的政策的權力,仍主要掌握在政府監管機構手中。然而,監管機構往往缺乏私營部門所具備的技術和操作知識。
日本相關行業的被動態度給社會和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在網絡、通信安全領域顯露無疑。網絡、通信具有互聯性,同時也存在諸多漏洞。日本相關企業須變被動為主動,鼓勵高層與政府共享技術和操作方法,以積極正面的態度為安全政策的制定作出貢獻。
由于日本9 0%的信息通信技術(ICT)資產歸行業所有(其余主要是個人家用設備),行業應當積極主動確保網絡空間安全。日本的私營部門和政府機構應當與其他國家合作,制定全球性的政策和標準,以解決跨國界的網絡安全問題。企業領導層須了解應該為信息安全、行業合作和公私合作所做的工作。
日本和其他國家的企業對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的期望不同。只有63%的日本企業設立了這一職位,而美國和歐洲企業的這一比例分別高達95%和85%。
由于日本企業配備的信息安全專業人員不及美國企業多,再加上日本的企業文化通常不允許從外部招聘高管,所以像美國或歐洲企業那樣招聘并指定 CISO的做法,在日本的可行性較小??紤]到日本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建設網絡安全團隊將是更加有效的方式。

日本眾多KDDI用戶受到通信中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