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毛奇齡《曹伯母壽》考辨

2022-08-03 09:31:22陳偉文
紅樓夢學刊 2022年3期

陳偉文

內容提要:孫林海《毛奇齡〈曹伯母壽〉考》認為,詩中曹伯母指曹寅之母孫氏,并據此材料否定曹寅母卒于康熙四十五年享年75歲的傳統觀點。但事實上,孫先生對毛奇齡詩存在誤讀,此詩與曹家史料并無吻合之處,詩中的曹伯母不可能指曹寅母。曹禾與毛奇齡同舉康熙十八年博學鴻詞科,康熙二十四年時任侍讀之職,其年曹禾之母正好80歲,曹禾父曹璣為明遺民,憂國以死,凡此皆與毛奇齡《曹伯母壽》一一吻合,證明曹伯母應指曹禾之母。

近百年以來,紅學一直都是受學者關注的研究熱點,相關史料幾乎挖掘殆盡,發現一條與曹雪芹及其家族相關的新史料,相當不容易。最近孫林海發表《毛奇齡〈曹伯母壽〉考》考證毛奇齡詩中所謂曹伯母乃曹寅之母,并據此材料否定曹母享年75歲的傳統觀點。如果孫先生所考成立,那對曹雪芹家族相關的研究確實有比較重要的價值。但遺憾的是,孫先生對相關材料的解讀分析存在不少疏誤,結論不能成立。實際上,毛奇齡《曹伯母壽》中的曹伯母,并非曹寅之母,與曹雪芹家族也沒有任何關聯。

一、毛奇齡與曹寅家的關系

毛奇齡《西河合集·七言律詩》卷十《楝亭詩和荔軒曹使君作》,序云:

曹使君典織署,其尊人舊任時手植楝樹,蔽芾成陰。使君因慨然登亭而歌,屬予和之。

詩凡兩首,其二云:

當年開府近長干,親見栽花傍井干。但過唐昌思玉蕋,再來舉院見文官。歌成蔽芾恩長在,認作桮棬淚未干。滿樹離離初結子,到今都是鳳凰餐。

孫先生解讀“認作桮棬淚未干”句,云:“毛奇齡把曹寅父母‘認作’自己的‘再生’父母。這意味著他倆對其有大恩,永世莫忘。”又解讀“當年開府近長干,親見栽花傍井干”句,云:“見證他與曹璽的交往是何其緊密。”孫先生還由此推測毛奇齡在康熙初避仇流亡得解,乃是因為曹璽出手相救,故毛奇齡對曹家極為感恩,與曹家關系很密切。

實際上,孫先生的分析,是對毛奇齡詩的誤讀。毛奇齡《楝亭詩和荔軒曹使君作》的大致背景是,曹寅之父曹璽康熙二年(1663)任江寧織造,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卒于江寧織造任上,任職期間曾構楝亭于官署,并手植楝樹于旁。康熙三十一年(1692),曹寅復任江寧織造,因出《楝亭圖》遍邀友朋數十人題詠,毛奇齡詩即其中之一。在這類題詠詩中,所詠之事,往往都是從主人角度寫的。“當年開府近長干,親見栽花傍井干”,指的是曹寅幼時隨父在江寧織造官署親見其父手植楝樹,而不能理解為毛奇齡親見曹璽手植楝樹。“認作桮棬淚未干”,顯然亦非毛奇齡自指,而應指曹寅。“桮棬”,典出《禮記·玉藻》:“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母沒而桮圈不能飲焉,口澤之氣存焉爾。”雖然此典常用以指代對亡母的追念,但有時也用以泛指對亡父或其他先人的追念。比如,陳維崧《述祖德賦》:

一聞松雪之名,情深桮棬;但見葡萄之樹,淚滴松楸。(原注:明經公生時,有葡萄之兆,故字漢萄,晩又號松雪老人。)

明經公,指張貞之父。可見陳維崧文中“情深桮棬”,正指張貞對亡父的追思。又如顧宗泰《月滿樓詩集》卷二一《戊戌閏六月接家書慘遭先嚴大故于八月下旬星奔南去道中抱痛述情作思親詩九首詞無倫次聊當哀哭云》其八:

愴欲設九飯,焉得追重泉?衣裳猶在掛,桮棬猶在筵。

先嚴,即亡父。所謂“桮棬猶在筵”,指的是顧宗泰對亡父的追思。據此可知,“桮棬”之典并不限于指亡母,亦可指亡父。具體到毛奇齡此詩“認作桮棬淚未干”,則應指:曹寅將亡父手植的楝樹,視作先人手澤桮棬,引發孝思,因而淚流未干。而孫先生卻解讀為毛奇齡認曹寅父母為再生父母,實在牽強難通。由此再推斷曹璽救毛奇齡之事,更是無任何史料支撐的子虛烏有之事。

二、毛奇齡《曹伯母壽》與曹家史料并無吻合之處

孫先生之所以斷定毛奇齡《曹伯母壽》中的曹伯母指曹寅之母,主要根據是詩中內容多有“與曹家史料的吻合之處”。實際是否如此呢?為方便討論,茲先抄錄毛奇齡全詩。毛奇齡《西河合集·五言律詩》卷四《曹伯母壽》,題注:“曹侍讀同年母太君也。”詩云:

人生最堪樂,高堂有賢親。

況當享修年,八十方賜珍。

所慮版輿隔,西舍留逡巡。

而乃拓養堂,右與金闕鄰。

服獻絲監織,鲙上山池鱗。

拜母有王導,對客饒長文。

我亦捧五豆,將遂攀千椿。

俯首誦母德,倍覺汗簡新。

當其翦荷蕙,慷慨辭靈均。

銜翚養孤雛,忠孝兩得伸。

白日漫揮戟,滄海徒揚塵。

孫先生解讀此詩“服獻絲監織,鲙上山池鱗”句,認為:根據《尚書》的記載,虞舜袞服上繪制山龍圖案,“在悼念曹璽的《楝亭圖》題詠詩集中,多以‘山龍’‘黼黻’等代指織造曹家,如‘手補山龍煥七襄’‘獻之山龍前’‘制就山龍虞帝衣’等”。因此,“毛奇齡以‘山池鱗’三字對應,此應為山池與龍鱗并稱,亦可簡稱‘山、龍’。”“鲙”與“繪”通,“鲙上山池鱗”即指繪制山龍圖案于袞服上,“正與‘尚衣老臣’曹母及織造世家相合”。

但是,孫先生對毛奇齡詩存在誤讀。毛奇齡詩中“山池”,與山龍無關,更與織造世家沒有任何關系。山池,指的是園林庭院的假山水池而已。比如,《南齊書》卷三七《到撝傳》云:“撝資籍豪富,厚自奉養,宅宇山池,京師第一,妓妾姿藝,皆窮上品。”很明顯指的是園林庭院的假山水池。再證以毛奇齡本人之詩,《西河集》卷一六四《孫侍讀初補學士復將還養于其生日歌以贈之》:“乞歸養父三十載,登朝綠發方鮮妍。山池宴罷出就舍,二月含桃摘盈把。”所謂“山池宴”,亦指在園林庭院假山水池邊的宴會而已。假山水池里,有時亦養魚。毛奇齡詩“山池鱗”,大概指的就是水池里養的魚。“鲙”,也絕不能解作“繪”,鲙的常用義就是指細切的肉片魚片。“鲙上山池鱗”,意思就是以山池所養的魚奉養老母。上句“服獻絲監織”,意思則是以“絲監”織制的衣物獻給老母穿戴。兩句表達的意思,不過是壽詩的常用套語,與曹寅家談不上有什么特別的吻合之處。至于詩中的“絲監”,自然可能指的是織造,但在此僅僅是指織造所制衣物,或泛指名貴衣物而已。與曹家是否官織造并無特別的關聯。白居易《輕肥》:“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正與毛奇齡詩“服獻絲監織,鲙上山池鱗”句式相類似,亦可印證我們前面的解讀。

孫先生又認為:詩中“銜翚養孤雛,忠孝兩得伸”句,“銜翚”與“養孤雛”分別對應“忠與孝”;翚是五彩錦雞,在詩中指太子,“銜翚”句,“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曹母曾經哺育過太子,那正是康熙皇帝”,這與曹寅母曾為康熙嬤嬤的史實相吻合。但是,這一解釋實在太過牽強。以翚指太子,在現存文獻中似乎從未見其例。孫先生之所以發生此聯想,根據的是《明史》所載太子妃冠飾為“九翚四鳳”。但用太子妃的冠飾之物指代太子,曲折難通,實在匪夷所思。實際上,所謂“銜翚養孤雛”應該連讀,指的就是曹母艱難養育自己的子女而已,與太子沒有任何關系。由此可見,毛奇齡《曹伯母壽》與曹寅家事并無任何吻合之處。

三、毛奇齡《曹伯母壽》不可能指曹寅之母

從毛奇齡《曹伯母壽》的文字內容來看,不僅與曹寅家史料并無特別的吻合之處,而且存在明顯的沖突矛盾之處,可證“曹伯母”不可能指曹寅之母。其中較確鑿的反證,至少有四。

反證之一,毛奇齡《曹伯母壽》題注明確稱:“曹侍讀同年母太君也。”可見此曹伯母之子與毛奇齡為“同年”關系。毛奇齡一生僅僅曾舉康熙十八年博學鴻詞科,故其所謂“同年”,只能是同舉康熙十八年(1679)博學鴻詞科者或康熙十八年進士及第者。僅此一條,其實就已經完全排除曹寅的可能性。曹寅未曾參加康熙十八年博學鴻詞科,甚至根本未曾進士及第,因此曹寅與任何人都不存在“同年”關系,更不要說與毛奇齡同年了。

孫先生自然也注意到這條顯而易見的反證,但他仍堅持認為曹伯母是曹寅之母,并為之辯解云:古代吏部同歲選官者亦可稱同年。孫先生的根據是趙翼《陔余叢考》卷二九“同年”條:

同年之稱起于唐。按,《唐書·許孟容傳》:“京兆尹元義方劾宰相李絳與許季同(孟容弟。)舉進士為同年,才數月輒徙官。帝以問絳,絳曰:“進士、明經,歲大抵百人,吏部得官,歲至千人。私謂同年,本非親與舊也。”然則是時吏部同歲選官者亦號同年。

趙翼據《新唐書·許孟容傳》稱唐代時吏部同歲選官亦號同年,其實未必可據。《新唐書》的史源可能是李絳《李相國論事集》卷五:

上發言曰:“朕不知同年之稱,便有情故,除授之際,遽有偏頗,何也?”對曰:“李吉甫、權徳輿,并非科第。唯臣一人是進士及第,有同年人。夫同年者,是四海之人,悉非親族。亦有放出身然后始相識,謂同此出身,何得便有情故。每年明經、進士及第一百余人,每年春同年吏部得官一千五百人,亦是同年。言事者知陛下不親小事,敢以此誷上。兵部郎中許季同,是臣同年及第,為韋皋判官。劉辟作亂,季同棄妻子歸朝廷。吉甫賞其忠節,手自為制詞,除監察御史,豈是同年。今為兵部郎中四五個月,未合轉遷。緣親兄許孟容授吏部侍郎,準勑兄弟不合同省,所以轉授京兆少尹。他人亦須如此處置,豈得為同年?

這段史料的解讀似乎略有歧義:一種理解是趙翼所認為的唐時同歲吏部選官也互稱同年,另一種理解也可能是當時只有科舉同年進士才互稱同年,中間穿插一句“每年春同年吏部得官一千五百人,亦是同年”,只是為了說明同年及第,與同年得官類似,并無特別的情誼而已。從李絳回答開頭即說“李吉甫、權徳輿并非科第,唯臣一人是進士及第,有同年人”來看,似乎只有進士及第才有“同年人”,則同年得官并不稱同年人。從現存文獻的實際用例來看,唐人所稱“同年”,皆指科舉同年,似乎從未見有指同歲選官者。因此,趙翼的觀點很可能并不成立。

退一步說,即使趙翼之說成立,也只是據此史料認為唐代時有稱同歲選官為同年者而已,趙翼以及任何其他學者都從未認為唐代以后有稱同歲選官為同年者,尤其未認為清代有稱同歲選官為同年者。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清代的常識是同年關系只限于科舉同年,并不包括同歲選官者,所以才有必要通過引據《新唐書·許孟容傳》這個史料去考證唐時存在這種特別的“同年”關系。事實上,明清時代稱“同年”的文獻俯拾皆是,皆指科舉同年及第,或指同年進士,或指同年舉人,從未見所謂同年選官者。孫先生自己也承認,毛奇齡詩文中提及的其他“同年”,皆為康熙十八年博學鴻詞科中式者,或同年進士及第者。在這種情況下,仍然強行辯解稱《曹伯母壽》題注的“曹侍讀同年”非指科舉同年,而指同年選官,其牽強附會顯而易見。再退一步說,即使同歲選官可稱同年,曹寅在康熙十八年以前早已入仕,也不可能與毛奇齡“同歲選官”。因此,不管哪種意義上,毛奇齡也不可能稱曹寅為“同年”。“同年”兩字,已足以排除曹伯母指曹寅之母的任何可能性。

反證之二,“曹侍讀同年”的稱呼表明,“曹伯母”之子不僅與毛奇齡存在同年關系,而且時任侍讀之職。曹寅不僅從未曾官侍讀之職,而且從康熙三十一年(1680)起直至康熙五十一年(1710)逝世,皆官江寧織造。假如“曹伯母”是曹寅之母,其八十壽辰在康熙五十年辛卯歲(1711),毛奇齡怎么可能稱曹寅為“曹侍讀”?這也是無法解釋的反證,足以證明曹伯母不可能為曹寅之母。

反證之三,毛奇齡詩云:“所慮版輿隔,西舍留逡巡。而乃拓養堂,右與金闕鄰。”版輿,指古代老者乘坐的一種交通工具。“版輿隔”,顯然指的是曹伯母之子任職之地離家有一定的距離,不便奉養老母。于是才在鄰近“金闕”之地“拓養堂”,以便奉養老母。這可證曹伯母之子其時任職之地當在“金闕”即宮廷,這也與“侍讀”的官職相合。假如曹伯母指曹寅之母,曹寅母八十壽辰時曹寅已經在江寧織造任職近二十年,那么在金闕之鄰“拓養堂”又如何能解決“版輿隔”的問題呢?這又再次證明曹伯母不可能指曹寅之母。

反證之四,毛奇齡詩明云:“況當享修年,八十方賜珍。”而曹寅之母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以前已經逝世,享年最多七十五歲,不可能有八十壽辰。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初四日江寧織造曹寅奏謝復點巡鹽并奉女北上及請假葬親折:

江寧織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謹奏:……今年正月太監粱九功傳旨,著臣妻于八月上船奉女北上,命臣由六路九月間接勅印,再行啟奏。欽此欽遵。竊思王子婚禮,已蒙恩命尚之杰備辦,無誤筵宴之典,臣已堅辭。惟是臣母冬期營葬,須臣料理,伏乞圣恩準假,容臣辦完水陸二運及各院司差務,捧接勅印,由陸路暫歸,少盡下賤烏哺之私。

奏折明確稱“臣母冬期營葬”,又云“少盡下賤烏哺之私”,其為葬母,確鑿無疑,并無歧義,可證在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初四日前,曹寅之母早已逝世。孫先生強辯曰:“曹寅奏折上‘臣母冬期營葬’之說,并無‘葬母’之意,只是重新經營‘祖塋’。”但是,經營祖塋,不可能表述為“臣母冬期營葬”。如果是為母筑生壙,也只能稱營生壙,而不可能表述為“臣母冬期營葬”。在現存文獻中,“營葬”的表述皆指埋葬或遷葬死者,未見例外。母未卒而稱“營葬”,無異于咒母死,故絕無可能。

綜合以上四大反證,毛奇齡《曹伯母壽》不可能指曹寅之母,顯然易見。

四、毛奇齡《曹伯母壽》應指曹禾之母

如上所考,毛奇齡《曹伯母壽》不可能指曹寅之母,那指的是誰呢?題注的“曹侍讀同年”無疑是最重要的線索。毛奇齡一生,只在康熙十八舉博學鴻詞科,則“曹侍讀同年”要么是康熙十八年博學鴻詞科中式者,要么是康熙十八年進士。康熙十八年博學鴻詞科中式者而姓曹的,只有曹禾、曹溥宜。康熙十八年進士而姓曹者,則只有曹鑒倫、曹志周。因此,此曹伯母,必是此四人其中一位之母。考此四人履歷,只有曹禾一人曾官侍讀。《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四年(1685)四月初八:

又侍讀翁叔元升任員缺,將侍講曹禾轉補。

據此,則曹禾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四月初八由侍講遷轉侍讀。曹禾既與毛奇齡同舉康熙十八年博學鴻詞科,又曾任侍讀之職,完全符合毛奇齡《曹伯母壽》題注“曹侍讀同年”之稱謂,曹伯母應指曹禾之母,已顯然可見。

我們還可以從毛奇齡《曹伯母壽》的寫作時間及曹禾之母的年歲加以驗證。《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五年(1686)四月十三日載:

明珠等又奏曰:“纂修《一統志》副總裁,臣等公同推舉原任左都御史徐元文,學士徐乾學、韓菼、張英,詹事郭棻,侍讀學士高士奇,庶子曹禾,祭酒翁叔元,共八員。”上曰:“韓菼、翁叔元不必舉派,余俱著充副總裁。”

據此,則曹禾最遲在康熙二十五年四月之前,已改官庶子。因此,曹禾任侍讀之職,僅在康熙二十四、二十五年間。毛奇齡《曹伯母壽》如指曹禾之母,必作于此兩年間。

又考曹禾《未庵初集》卷一《鄧母薛太夫人壽序》:

余獲同太史鄧君游十八年矣。髫年時同工文章,同入泮……午未太史捷南宮,官禁院。……及余幸一第,太夫人喜曰:吾知曹生賢,今不虛也。……余母之教子也與太夫人同,太史官十余年,太夫人始稱六十觴,而余一第逾期,幾不得步后塵。小草家食,未致祿養,吾母已六十有二。……余濡滯選人,以歲以年,不但今日稱觴之盛不得同太史,恐后此而十年,又數十年,終不同于太史為益愧也。

曹禾康熙三年(1664)進士及第,康熙十八年復舉博學鴻詞科。《未庵初集》刻于康熙十二年,文中所謂“余幸一第”,必指康熙三年進士及第。文中又自稱“余幸一第”,“小草家食,未致祿養”,“濡滯選人,以歲以年”,則正是康熙三年進士及第之后,侯缺尚未授官之時。從“以歲以年”推測,侯缺時間恐不止一兩年。文中又稱與鄧太史“同入泮”,“游十八年矣”。考曹禾生于崇禎十年(1637),“年十三,補諸生”,則是順治六年(1649)入泮,十八年后正當康熙六年(1667)。可知曹禾《鄧母薛太夫人壽序》當作于康熙六年,其時曹母年六十二,然則康熙二十四年(1685)時,曹母正好年八十。這與毛奇齡《曹伯母壽》詩中所言“八十方賜珍”完全吻合,進一步證明曹伯母應指曹禾之母。

再從詩歌內容考察,同樣可以印證。《曹伯母壽》后半段云:“俯首誦母德,倍覺汗簡新。當其翦荷蕙,慷慨辭靈均。銜翚養孤雛,忠孝兩得伸。白日漫揮戟,滄海徒揚塵。松柏在嶺峨,豈與眾草倫。”雖然壽詩多有應酬夸大的成分,但也不可能無限夸大。一般而言,給普通老夫人所寫的壽詩,無非表彰其作為賢妻良母的德行而已,但毛奇齡詩中“倍覺汗簡新”,則稱其可載入史冊,用語極重,非同一般。尤其詩中“慷慨辭靈均”句,使用屈原典故,更不尋常,值得注意。此句用“靈均”指代曹父,謂曹父辭世,故緊接著曹父辭世之后曹母“銜翚養孤雛”。但曹父辭世,何以要比作屈原?又何以用“慷慨”二字?“養孤雛”何以能“忠孝兩得伸”?“白日漫揮戟,滄海徒揚塵”兩句,亦頗有歷史滄桑感。凡此,皆可見毛奇齡《曹伯母壽》并非泛泛祝壽應酬之語,必與當時特定歷史人事背景相匹配。

今考曹禾之父為曹璣,道光《江陰縣志》卷十七《人物二·文苑傳》載曹璣小傳云:

曹璣,字子玉,少負雋才,求詩畫者無虛日。崇禎丁丑成進士,以戶部主事督臨清,關外警猝至,守兵以糧乏嘩,出帑金給之。或危焉,璣曰:“城脫破,金皆敵有也,給兵不勝于資敵乎?”因筑城固守,一方賴之。崇禎末,奉命督餉,有惠政。鼎革后,邑毀于兵,黃毓祺事旋發,人情洶洶懼株連,禍且復起。璣竭力營解,家為之落。初辟漫園于城南隅,至是屏跡園居,每沈醉,泣下沾襟,戚戚以死。著有《嘯歌》《碎琴》《漫園》諸集及《蘭竹譜》。

又載曹禾小傳云:

曹禾,字頌嘉,璣子。璣自革代后,縱酒漫園,常自祝死。禾知其意,悲不自勝。

據此可知,曹璣明末為官,曾親自參與抗擊清軍,明亡后不仕,并曾破家營救反清志士,最后眷戀故國,郁郁以終,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明遺民。毛奇齡雖然晚年投靠清廷,早年卻頗有遺民思想,亦曾參與抗清活動。因此,毛奇齡在給曹禾之母,也即曹璣之妻寫壽詩時,特意表彰曹璣伉儷,將曹璣比作眷戀故國而自沉的屈原,而曹璣妻則在夫亡后育養子女長大。曹璣卒于順治十四年,其時曹禾年二十一。曹禾為長子,當有年幼的弟妹,故稱曹母“銜翚養孤雛”。曹父忠于故國,曹母則養育子女孝于曹家,故稱“忠孝兩得伸”。凡此可見,曹禾父母家事,正與毛奇齡《曹伯母壽》詩中內容相吻合。

綜上所考,毛奇齡《曹伯母壽》寫作時間、曹伯母年壽、曹父事跡、曹伯母之子官職等,皆與曹禾之母相合,確鑿無疑地證明毛奇齡《曹伯母壽》中的曹伯母應指曹禾之母,而不可能指曹寅之母。

① 孫林海《毛奇齡〈曹伯母壽〉考》,《紅樓夢學刊》2020年第5輯。本文所引孫氏之說,皆出自此文,為免繁復,不再一一出注。

②③⑦⑨ 毛奇齡《西河合集》,《清代詩文集匯編》第89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62、599、678頁。

④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中華書局2009影印嘉慶刻本,第3215頁。

⑤ 陳維崧《湖海樓儷體文集》卷一,《清代詩文集匯編》第9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64頁。

⑥ 顧宗泰《月滿樓詩集》,《清代詩文集匯編》第425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33頁。

⑧ 蕭子顯《南齊書》,中華書局1972年版,第647頁。

⑩ 白居易《白居易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33頁。

[11] 趙翼《陔余叢考》,中華書局2019年版,第780頁。

[12] 冶艷杰校注《李相國論事集校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157頁。

[13]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關于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42頁。

[14] 江慶柏編《清朝進士題名碑錄》,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200頁。

[15][16]《康熙起居注》,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315、1462頁。

[17] 曹禾《未庵初集文稿》卷一,《中國古籍珍本叢刊》(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卷)第52冊,國家圖書館2015年影印康熙十二年(1673)翁叔元刻本,第374—375頁。

[18] 曹禾《未庵詩鈔》卷首《曹禾小傳》,《中國古籍珍本叢刊》(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卷)第52冊,國家圖書館2015年影印清鈔本,第429頁。

[19] 曹禾《鄧母薛太夫人壽序》中“午未太史捷南宮”句,“午未”當是“乙未”之訛,指順治十二年(1655)乙未科進士。查順治十二年(1655)乙未科進士,鄧姓者有鄧種麟、鄧可權兩人。鄧可權是福建延平人,鄧種麟則與曹禾同為江陰人,則此文所謂“鄧太史”必為鄧種麟。鄧種麟順治十二年進士及第后選庶吉士,至康熙六年(1667),出仕已滿十二年,亦與曹禾文中稱“太史官十余年”相吻合。

[20][21] 道光《江陰縣志》卷十七《人物二·文苑傳》,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第14b頁、18a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免费观看视频|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精品|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亚洲人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伊人色婷婷|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99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亚洲嫩模喷白浆|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欧美色图第一页|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毛片|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久草网视频在线| 欧美精品xx|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欧美精品高清|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二区| 综合亚洲色图| 激情乱人伦|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色婷婷电影网| 国产视频你懂得|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不卡| 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综合天堂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亚洲伊人电影| 99re免费视频| 日韩高清一区 |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va| 国产精品播放| 色婷婷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一级| 69av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国产男人的天堂| 亚洲手机在线|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69综合网| 国产毛片基地| 精品日韩亚洲欧美高清a|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