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評論員 風荷

當前,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互聯網行業發展蹄疾步穩,工業互聯網正在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新動能。2021年以來,在有關部門的大力倡導下,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持續推進,互聯網配套服務助老化水平穩步提升,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助力老年人邁過“數字鴻溝”,更好地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截至2021年12月,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規模達1.19億,占網民整體的比例達11.5%,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互聯網普及率達43.2%。
老年群體加速融入網絡社會,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扶持。2021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的通知》,進一步完善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的政策措施??梢钥闯?,國家已經開始關注互聯網適老化這一方向,并提出了一些舉措?;ヂ摼W適老化既要“加速度”,又要“增溫度”,幫助老年人適應日新月異的科技社會,跨越數字鴻溝。
老年群體在網絡世界暢游,得益于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行動持續推進。首批適老化APP和網站改造推出,紛紛上線了“老人版”。調大字體、圖標、按鈕和音量更加貼近老年群體上網的需要。例如滴滴、高德等出行軟件均推出了“老人友好”的打車場景;百度作為深受老年人信賴的國民搜索引擎,上線了大字版;支付寶的長輩模式隱藏了很多使用頻率低的功能;喜馬拉雅也針對長輩推出了簡單易懂的音頻模式;界面設計大而簡潔,交互設計淺顯易懂,功能設計實用高頻……未來產品適老化應該以老年人的群體需求、生活習慣、心理狀態等因素為核心,兼顧方方面面,讓他們能夠跟普通用戶一樣共享時代的發展成果,讓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和諧。
時間和科技都走得太快,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APP適老化不是單純地放大字體,也不是一味地功能簡化,而是用更友好的方式幫助老年人理解社會,所以對于網絡的健康發展必須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