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良,馬 凱,胡 永,韓云霞
(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婦科,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球形DNA 病毒,其屬于乳頭瘤空泡病毒A 屬,且易感染女性生殖道皮膚并引發一系列疾病,影響女性健康。HPV 具有多種亞型,根據其致病的嚴重程度可分為高危型與低危型。相關研究表明,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中,HPV 感染與患者病理改變密切相關,其中高危型HPV(如16、52、58等亞型)持續感染可誘發女性宮頸癌,從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1-2]。在不同國家、地區、種族、年齡中,HPV 的感染情況不盡相同,因此臨床只有通過采取針對當地的相關調查措施,并對此進行分析,才能提出具有實質性意義的防治措施。現階段,國內雖有多篇關于各個地區女性發生HPV 感染的流行病學特征的調查研究,但針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女性發生HPV 感染的流行病學特征調查資料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女性發生HPV 感染的流行病學特征,以期為該地區女性感染HPV 的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月于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行HPV 檢測的3 000 例女性人群的臨床資料。納入研究對象中年齡19~66 歲,平均(37.26±10.68)歲;當地居住時間5~30 年,平均(15.38±3.86)年。納入標準: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女性人群;患有慢性宮頸炎或曾有多個性伴侶、考慮有宮頸病變者;當地居住 > 5 年者;有性生活史者;臨床病例資料齊全者等。排除標準:檢查前3 d 有陰道用藥和性生活者;存在免疫系統疾病者;合并其他嚴重感染性疾病者;既往存在子宮切除手術史者等。本研究已通過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檢測方法 充分暴露患者宮頸,使用無菌采樣刷刷取患者的宮頸細胞,而后將刷頭置于含有洗脫液的試管中,同時在采集過程中注意防止交叉污染。首先提取樣本中的HPV-DNA,再使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法進行體外擴增,使用HPV 基因分型檢測技術檢測HPV 基因分型。其中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2 亞型,低危型HPV:6、11、42、44、81、61 亞型。
1.3 觀察指標 ①統計2019—2021 年HPV 感染情況。②統計所有研究對象HPV 單一、多重感染情況。③統計不同年齡段高危型HPV 感染情況。④不同年齡段高危HPV 感染亞型分布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3.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 例(%)] 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019—2021 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女性HPV 感染情況 2019、2020、2021 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女性的HPV 感染率分別為23.30%、23.24%、21.36%,見表1。

表1 2019—2021 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女性HPV 感染情況
2.2 HPV 感染檢測情況 3 000 例研究對象經HPV 檢測,確認HPV 感染677 例(22.57%,包括單一或多重HPV 感染);677 例患者經HPV 檢測檢出23 種亞型,其中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占84.19%(570/677),以52、16、58 亞型為主;低危型HPV 感染患者占15.81%(107/677),以6、11 亞型為主,見表2。

表2 2019—2021 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女性HPV 感染檢測情況
2.3 不同年齡段高危型HPV 感染情況 3 000 例研究對象中,高危型HPV 感染570 例,感染率為19.00%,其中以50~55 歲年齡段高危型HPV 感染率最高,其次是40~49 歲,感染率為19.90%,見表3。

表3 不同年齡段高危型HPV 感染情況
2.4 不同年齡段高危HPV 感染亞型分布情況 在5 個年齡組中,19~29 歲年齡段高危HPV 感染亞型分布以16、51、52 為主;30~39 歲年齡段高危HPV 感染亞型分布以58、52、16 為主;40~49 歲年齡段高危HPV 感染亞型分布以52、16、53、58 為主;50~55 歲年齡段高危HPV 感染亞型分布以16、52、58 為主,56~66 歲年齡段高危HPV 感染亞型分布以58、31、51、52 為主,見表4。

表4 不同年齡段高危HPV 感染亞型分布情況[ 例(%)]
HPV 屬于一種小分子雙鏈DNA 病毒,其可通過性接觸、皮膚接觸、母嬰垂直傳播等直接或間接途徑進行傳播,且對人體黏膜上皮細胞、皮膚等組織表現出較高的親嗜性。目前,臨床已發現的HPV 基因亞型有200 多種,其中與宮頸癌密切相關的高危亞型有10 余種,而不同亞型的HPV 在感染率和致病性方面也存在不同,且存在一定的地域差異[3-4]。
張愛鳳等[5]通過對北京通州地區女性生殖道感染HPV 情況進行篩查發現,該地區女性感染HPV 的總感染率為28.10%,高危型HPV 感染率為21.67%,其中最常見的亞型為HPV52、16、58、53、51;而顧云帆等[6]對云南高原地區不同年齡段女性HPV 感染情況的調查發現,該地區女性HPV 總感染率在8.08%,而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占比達34.21%,其中以16、58、52、56、39 亞型為主。與此同時,本研究通過調查2019—2021 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3 000 例女性感染HPV 的情況發現,2019 年、2020 年、2021 年HPV 感染率分別為23.30%、23.24%、21.36%,總感染人數達到677 例,感染率為22.57%,分別低于北京通州地區,并高于云南高原地區的感染率,而且本研究中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的感染率為19.00%,均低于上述兩個地區的高危型HPV 感染率,由此可知,HPV 的感染率與主要的感染亞型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這可能也受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當地政府對HPV 防治的逐步重視的影響,使每年感染率出現降低趨勢。而同時本研究中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占總感染人群的84.19%,且以16、52、58 亞型為主,也由此說明了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HPV 感染患者中,仍以高危型感染為主,因此對于該病的防治仍不能懈怠,建議持續普及、推廣該區適齡女性接種HPV 疫苗,且以包含以上3 種亞型的疫苗效果更佳。
研究顯示,不同年齡人群對HPV 的易感性也不相同,因此所導致的不同年齡段女性呈現出不同的HPV 感染率[7]。同時,沈潔等[8]通過分析北京市不同年齡段婦女高危型HPV 感染狀況發現,檢出率最高的在50~54 歲,其次為45~49 歲。而本研究中,高危型HPV 感染檢出率最高的是50~55 歲,其次是40~49 歲,且50~55 歲年齡段高危HPV 感染亞型分布以16、52、58 為主,40~49 歲年齡段高危HPV 感染亞型分布以52、16、53、58 為主,與之相似,說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發生HPV 感染的女性同樣以50~55 歲、40~49 歲年齡段的高危型HPV 感染率最高,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女性處于圍絕經期時,其激素水平波動幅度大,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對于HPV 易感性增加而清除力降低,故而易發生HPV 感染[9-10]。因此,對于圍絕經期或絕經以后的女性進行HPV 篩查不容忽視。
目前認為,性生活幾乎是HPV 傳播的唯一方式,其作為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是導致宮頸癌發生的必要條件,基于目前中國女性進行常規宮頸癌篩查處于較低的水平,因此建議國內應廣泛開展社會宣傳,動員適齡女性積極參加宮頸癌篩查,接種HPV 疫苗,以早發現、早干預,保障廣大婦女的健康;與此同時,當下對于預防和降低宮頸癌的發生,是否有必要對男性也應用HPV 疫苗的問題同樣引起重視,因為即使女性接種了HPV 疫苗,HPV 仍可通過男性傳播。但由于我國各地HPV 流行病學特征上的差異,導致HPV 疫苗預防的意義也會有所不同,我國女性HPV 疫苗免疫工作處于剛剛起步狀態,而男性HPV 疫苗免疫工作還未開啟,因此,對于我國男性群體HPV 感染的流行病學情況還尚不清晰,而且本研究也僅納入了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女性人群,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故而今后還需開展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最大限度防治HPV 的感染。
綜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發生HPV 感染的女性中,主要以高危型感染為主,且以16、52、58 亞型為主,多發生于50~55 歲的女性,但不同年齡段的HPV 感染亞型分布也不同,因此,建議臨床可根據女性發生HPV 感染的流行病學特征,進行針對性的防治,以降低HPV 感染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