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茗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混合式教學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文章從課前準備階段、課中教學階段、課后復習階段三方面,對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旨在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提供參考和借鑒,以促進數學教學發展。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初中數學;參考;借鑒;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5-0116-03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課堂教學模式相比過去出現了很多變化。比如,在新時期的課堂教學中,混合式教學模式已成為教師所熱衷于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混合式教學模式融入前沿的信息技術,將不同渠道與環境的學習活動整合起來,可為提高教學成效助力。本文從課前準備階段、課中教學階段、課后復習階段三方面,對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旨在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提供參考和借鑒,以促進數學教學發展。
1.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力
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借助多種教學工具和平臺記錄學生學習情況,并形成一定的數據,為調整和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供參考。這樣,既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又有助于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和優化教學設計,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力。
2.有助于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
混合式教學模式有一定的創新性和科學性,這一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教師在教學中可借助多樣性的教學設備和工具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有較強的自主性,可開展自主學習活動,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能得到有效鍛煉。
1.課堂教學模式僵化,缺乏創新性
當前,數學課堂教學還存在教學模式僵化、缺少創新性的問題。部分教師依舊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被動,教學效率低下。部分教師雖然能借助多媒體等教學工具開展教學,但缺乏創新性,課堂上大多是師生之間的相互問答,不能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背習題和答案。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培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2.教師角色轉變過慢,缺乏探索性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轉變角色,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然而,部分教師角色轉變過慢,仍然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地位,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成了自己一個人表演的獨角戲。部分教師觀念守舊,教學中不注重對新的教學設備進行應用,甚至不愿意學習新的教學技術。有的教師雖然能夠應用新的教學設備,但缺乏探索性。
3.受“應試教育”影響,缺乏長遠性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把目光盯在學生學習成績上,大搞“題海戰術”,忽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這種教學雖然能取得一定的教學實效,但缺乏長遠性,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部分教師把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唯分數至上,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4.教學目標不明確,缺乏引導性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落腳點,對課堂教學具有導向作用。然而,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隨意性大,缺乏針對性和目的性,導致教學效率不高。部分教師雖然制定了課堂教學目標,但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教學目標與教學實際脫離,缺乏引導性,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5.數學設計不科學,缺乏實用性
在數學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需要教師進行優化設計,將教學引向深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然而,部分教師的教學設計不夠科學,與學生的學習能力不符,缺乏實用性,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思維不夠活躍。
1.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始之前的準備工作
開展混合式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準備工作。第一,結合學生學習實際以及課堂教學活動的需要選擇教學設備和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還要選擇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同時要做好與校園網絡和管理平臺的鏈接與調試。在學習平臺搭建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時代發展的因素,做到能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教師對教學資源的選擇和引入要做到科學精準,緊扣教學內容。在選擇相應的教學資源后,教師要進行編輯和整理,并上傳到網絡。第二,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拓展混合式教學范圍。除了比較常見的PPT之外,還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積極引入各種類型的教學模式,例如,借助電子白板、教學課件展示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此外,還可結合教學平臺提供的在線檢測或慕課,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好相應的反饋。
2.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明確教學目標,制作教學視頻。數學知識抽象性較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初中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還不強,沒有熟練掌握數學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往往不高。特別是剛進入初中的學生,很難一下子適應當前的學習環境,對教師授課方式也不適應,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和畏懼心理。為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和畏懼心理。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引入混合式教學模式,借助視頻進行講解,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例如,在教學“圖形的旋轉”這一章節時,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圖形旋轉的相關概念,同時還要描述在旋轉過程中產生的變換規律,讓學生能夠借助圖形變換的基本規律回答問題,學會認識對稱圖形的方法,完成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制作教學視頻,以方便學生在課后學習。這樣,學生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合理安排學習計劃,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完成階段性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階段性學習目標,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錄制視頻,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印象。
(2)加強深度交流,實現共享交流。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在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生的深度交流,讓學生分享學習心得。比如,教師可組織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過程以及對所遇到的問題的解決方法,實現思維的相互碰撞,從而讓學生收獲一定的經驗和解題方法,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全等三角形”這一章節時,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混合式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圍繞幫助學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證明方法和技巧,開展教學活動。一是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組織學生討論三角形的相關定理及其應用,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誘發學生的深度思考。二是選擇比較常見的典型習題,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尋找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相關定理和運用技巧。三是對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講解,讓學生對全等三角形的相關定理和證明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答疑解惑,加深深度分析。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和分析,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數學公式和定理的理解,并進行靈活運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答疑解惑,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組”這一單元知識內容時,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也會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但在這一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失誤,這是因為他們對一元一次不等式沒有熟練掌握。為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教師可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收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學案例,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相關教學案例的學習,能誘發學生的深度思考,加深學生的深度分析。通過對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學習,學生對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之間的區別有所了解,能為更高層次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展開深度探究,能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自覺地投入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
3.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課后復習鞏固中的應用
在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可借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并為學生引入自主學習課程。為使自主學習課程與翻轉課堂溝通答疑等多個環節有機結合,教師可借助信息教學平臺的優勢,做好課堂教學設計。例如,在教學“平行線的性質”這一知識內容后,教師可結合新課標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為此,教師要深入研究平行線的性質及其教學目標,借助混合式教學平臺,以直觀的形式呈現所學內容。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制作微課,將教學內容呈現在互聯網上。學生在復習鞏固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大屏幕,直觀地了解平行線的性質,從而培養自己的空間觀念,建立豐富多樣的幾何圖案。學生也可以下載微課,對理解不透徹的知識內容進行反復觀看和學習。教師可借助網絡信息平臺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這有助于推動學生的發展,滿足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需要。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能豐富課后復習鞏固內容,激發學生探究欲望。無論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還是在課后復習鞏固過程中,學生都可以借助不同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教師也可以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為學生答疑解惑,復習鞏固的效果會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混合式教學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從課前準備階段、課中教學階段、課后復習階段三方面入手,對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以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作用和價值,促進數學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清.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8).
[2]侯守定.基于混合式教學引發深度學習的案例研究———以滬科版數學“一次函數的應用”為例[J].數學教學研究,2021(04).
[3]戈力.混合式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7).
[4]勵威.混合式學習視角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數學,2020(22).
[5]黃麗璞.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數學的實踐與研究[D].濟南大學,2020.
[6]李露露.初中數學混合式教學的應用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 2019.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Chen Ming
(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ybrid teaching has become a new teaching mode. The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ctivate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pre class preparation stage, in class teaching stage and after class review stag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mixed teachingmode;junior middleschoolmathematics;reference resources;reference;teaching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