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恭蕙
香港《南華早報》8月3日文章,原題:香港絕不要受到西方妖魔化中國的影響地緣政治破壞的幽靈正向我們襲來,香港絕不能落入悲觀主義陷阱。隨著西方因中國的成功而試圖對其懲罰,香港必須做好防御。
對那些想給中國施加更多壓力的人來說,盡可能地抹黑成了一種必須。于是,中國變成“系統性挑戰”,政治制度是“極權主義”,經濟政策是“重商主義”。用美國支配的政治和軍事同盟北約的話來說,中國威脅西方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這些標簽傳遞的信息是,中國威脅著西方社會自以為代表的“民主”“自由”。它們意在煽動情緒。
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實現了巨大進步。人們不必全盤接受中國制度才能承認這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但中國的成功會因有人煽動恐懼而被削弱,畢竟情緒左右大腦。反華言論將善與惡對立,把中國說成是對所謂“國際秩序”的威脅。
中國崛起讓西方的地緣政治聯盟以及安全和經濟機構焦慮不安。對他們來說,不斷妖魔化中國是必要的,那才有助于爭取對有關“中國需被遏制”的主張的支持。這種必須抵制中國的意識進入許多角落,包括目前英國首相的競選,兩名候選人爭先恐后地抨擊中國。
香港作為中國的=部分,受到連帶損害。1997年前西方關于“香港之死”的說法植根于這樣一種觀念,即中國制度無法長期維持香港地區的運行,更不用說繁榮。按照此類邏輯;香港在英國控制下具有獨特魅力,而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后將淪落為“另一個中國城市”。然而,過去25年中國在世界取得巨大進步,香港跟著蓬勃發展。
不過,對香港和整個亞洲來說,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趨勢變得B益棘手。一破壞亞太地區穩定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全球政治正朝著錯誤方向發展。不管怎樣,我們的生活都可能受到影響。我們需要對地緣政治的現實進行冷靜分析。這不僅僅是一個局部問題,更是影響整個國家的一個問題,需要清晰的戰略思維。
顯然,香港的利益在于中國穩定,以及能夠繼續發展和改革經濟與社會。在“一國兩制”下,香港能夠改善民生,也可以為國家的進步作出貢獻。隨著地緣政治的力量重塑國際格局,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可以對未來抱有樂觀。▲(作者陸恭蕙,香港環境局前副局長、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