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謝埃爾?索加
德國《明鏡》周刊8月2日文章,原題:對中國的經濟戰? 不是一個好主意《孫子兵法》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在現代經濟戰中沒什么不同。但西方許多政客顯然認為,光對俄羅斯發動經濟戰還不夠,他們正不顧一切地要開辟針對中國的第二條戰線。
在美國,民主黨及共和黨都要求在'經濟上與中國脫鉤。歐洲一些國家正考慮對華實施新制裁。德國經濟部長哈質克也希望減少與中國的貿易。作為新“中國戰略”的一部分,他顯然正在考慮不僅要把中企的在德投資,還要把在華的德國投資置于德國國家控制之下。
無疑,德國一些企業過于片面地依賴于對華業務。但強行減少對華貿易會危及德國的就業崗位。中歐經濟戰將是(西方)自“北溪-2”以來送給普京的最好禮物。這還是對過去幾個月來中國政治的曲解,也將危害“西方的統一”。
如今,大西洋兩邊的情緒處于“戰爭疲倦”中。在美國,拜登面臨秋季國會選舉的失敗。在布魯塞爾,歐洲各國能源部長沒有找到替代俄羅斯天然氣的有效答案。這種情況下,如果有誰質疑同中國之間的經濟往來,那顯然他是嫌自身的麻煩還不夠多。這將削弱歐洲的經濟,減少急需的財政收入。
對與西方進行經濟交流,北京有著持續的興趣。中國依賴于在歐洲和美國的銷售市場。為了維護它們,中國支持確保全球貨物運輸的法律、秩序的國際機構。不久前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會議上,歐盟外交官表示中國幫助達成重要妥協,還與美國的團隊進行合作。
因此,限制對華貿易,不符合德國的利益,尤其正值歐洲同俄羅斯展開經濟戰之際。對北京頗有微詞的中國歐洲商會最近也表態稱:“誰想撤離中國市場,傷害的只能是自己。”任何想在與克里姆林宮的經濟沖突中取勝的人,都不應該考慮封鎖,而應該考慮擴大全球經濟關系。美國也應取消對中國的有害關稅,特朗普提出的關稅除了提高價格外幾乎沒什么收獲。
像基辛格這樣經驗豐富的外交專家也指出,西方如果同時與俄中為敵,是,不明智的。或者,套用中國古代兵法家的話“如果你不夠強大,那就學聰明點”。▲(作者米謝埃爾?索加,青木譯)
環球時報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