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賀秋 圖片來源/網絡

習近平主席在2019 年3 月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強調,中國和意大利是東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2022 年,中意文化和旅游年重啟之際,恰逢中國國家博物館創建110 周年,“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于7月10 日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來自意大利26 家國家級博物館的308 套共503 件珍貴文物,系統反映了意大利半島實現政治和文化統一的歷史進程,展現了意大利文化淵源的豐富多彩。
大千世界絢麗多彩,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歷史背景,也有不同的飲食文化。置身在遍地美景的意大利,不僅嘆服于建筑的精致、環境的優美、文化的深厚,更鐘情的是那些能夠喚起人們無限遐想的經典美食。在意大利這個神奇國度,源遠流長的意大利餐,因菜品豐富而享有美食帝國之稱,對歐美國家的餐飲也產生了深厚影響,并發展出包括法餐、美國餐在內的多種派系,故有“西餐之母”之美稱。
其實,意大利菜是一種很淳樸的菜肴,人們耳熟能詳的意大利面、披薩等都是源自于意大利,尤其是甜品界中的翹楚——提拉米蘇,可以說是意大利的經典產物。如果說意大利美食對于世界范圍內的美食愛好者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一點不為過。
進入任何一家西餐廳,菜單上都不會缺少的意大利面,其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000 多年的歷史。在千年發展中,又被賦予了許多美味的做法,使得這種古老的面食受到全世界的喜愛。
關于意大利面條的起源,有說是源自古羅馬,也有的說是由馬可·波羅從中國經由西西里島傳至整個歐洲。作為意大利面的法定原料,杜蘭小麥是最硬質的小麥品種,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質、高筋度等特點,其制成的意大利面通體呈黃色,耐煮、口感好。


意大利面,也被稱為意粉。意大利面的世界就像是千變萬化的萬花筒,每個種類都有自己的名稱,長短有差,其空心的種類被部分漢語使用者稱為通心粉。花樣百出的意大利面以多種面孔呈現,細長型、扁平型、空心型、蝴蝶型、螺旋型、貝殼型……林林總總,數量種類之多據說至少有500 種,再配上醬汁的組合變化,可做出上千種的意大利面,是意大利的特色主食。
據悉,意大利面著名的三大醬料體系:番茄底、鮮奶油底和橄欖油底完全形成于19 世紀末,配以各種海鮮、蔬菜、水果、香料,形成復雜多變的醬料口味。
說了也許您不相信,意大利面條最早是用腳揉面的,因為面團太大,用手實在揉不動。直到18 世紀,才發明了揉面機。1740 年,第一座面條工廠建成,廣場曬面的大場面從此成為歷史。意大利人對面條的喜愛似乎與生俱來,許多人把做面的獨門秘方束之高閣,不肯輕易示人,甚至把意大利面鄭重寫進遺囑。中世紀許多歌劇、小說里都提到面條。近代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也曾用面條犒賞三軍,甚至拿破侖在波河大進軍中也拿“吃面”激勵士氣。
21 世紀,全球意大利面條年產量已達1000 萬噸。在意大利,每人每年要吃掉至少28 公斤面條。在羅馬市中心總統府附近,甚至還建有一座別具一格的面條博物館,慕名前來者絡繹不絕。這個博物館共有11 個展廳,展出了不同時期的面條產品以及加工器具,從最早的搟面杖、和面盆,到后來的切面機、面條生產線等等。眾多實物生動地敘述了意大利面條數百年的發展歷史。
意大利人熱愛生活,可能是地中海的生活節奏,讓他們幸福安穩;也可能是優美的藝術,在羅馬教堂與博物館里流連;又或者是威尼斯水岸的咖啡館里休閑聊天,沒有喧鬧,安靜優雅。
意大利的下午茶可以是一杯焦糖拿鐵,也可以是一杯濃縮咖啡,或是一塊提拉米蘇蛋糕,又或者是一盤地中海特色甜點。悠閑的靜坐一兩個小時,伸伸懶腰,看看書,讓自己的心靈放個假。
意大利的咖啡擁有獨特的制作方式,意式咖啡,利用整齊壓力,瞬間抽取咖啡液,非常濃厚、醇香。喝意大利的咖啡,你只需要一口,就會被濃郁的咖啡香味征服,不同的香氣,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咖啡體現,定會讓自己對意大利的咖啡另眼相看。

下午茶的標簽,是地中海傳統意式炸奶酪卷和提拉米蘇小蛋糕。傳統的炸奶酪卷外表非常樸素,外表酥脆,里面放滿奶油,吃起來酥脆、滑潤,非常爽口。
提拉米蘇則是一種帶有咖啡酒味的意大利甜點,制作過程非常復雜。提拉米蘇非常有意境,不僅樣子高大上,意義也非常深刻,故事也非常動人。二戰時期,一個意大利士兵突然要出征,他的妻子沒有時間為他準備食物,就把家中所有的餅干和面包全做進糕點內,取名提拉米蘇(Tiramisu)。提拉米蘇在意大利文里有“帶我走”的含義,帶走的不只是美味,還有愛和幸福。現在很多意大利人在餐廳求婚,都會為自己的愛人獻上一份提拉米蘇,以此象征他們浪漫甜蜜的愛情!
在意大利,冰激凌也是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手工冰激凌一直是意大利的國民甜品,歷史也比工業冰淇淋悠久很多,不僅做工精致,味道更是不言而喻。Gelato 是意大利傳統手工冰激凌共同的名字,也是甜品代表,最早出現在十三世紀的西西里島,具有新鮮、低熱、富有創意等特點,被譽為冰激凌的經典。如今,意大利的每個城市都有自己專屬配方的的冰激凌,非常有個性。如果有機會去羅馬,不妨去品嘗一下經典影片《羅馬假日》女主角最愛的那款冰激凌。

游走在意大利,還有許多知名的美食等待邂逅,由于篇幅所限,只推薦了小編自己喜歡的美食,希望你能夠遠足,在充滿風情的意大利品嘗和感受到不一樣的佳肴。
披薩餅起源于那不勒斯,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龐貝古城的遺址中,發現了它的蹤跡。至今那不勒斯的披薩餅仍是最正宗的,以至于當地有一個連鎖餐館,就叫“真正那不勒斯比薩餅”。披薩餅是將面團用手搟,甩成薄薄的圓餅,按照食客的口味,加上蘑菇、洋蔥、青椒、火腿、香腸、蔬菜、腌制的小魚等不同的料。披薩餅分紅底和白底兩種,所謂紅底,就是餅底涂了一層番茄醬,白底則不涂,再加上各色的奶酪做成了全世界人民都愛吃的披薩餅。


意式千層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面食食譜之一,是面非面,是一種由牛肉餡、番茄醬、奶酪和意式餛飩皮層層疊制成的傳統意大利美食,也是意大利美味的烤菜之一。意大利千層面最受歡迎的是其經典的肉醬千層面。除此之外,還有帶肉丸、香腸、意大利乳清干酪和馬蘇里拉奶酪等豐富材料的千層面,通常是意大利人在狂歡夜享用的。
是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特產的牛的T 骨牛排,涂滿鹽、胡椒、橄欖油,用木炭烤制而成,以柔嫩多汁的口感著稱,聞名海內外,但絕對不能超過三分熟,過熟就會影響口感。

屬于威尼斯美食。墨魚面,顧名思義,就是用新鮮的墨魚汁和面,再用更新鮮的墨魚汁煮面。鮮美的面條下隱隱有著海水的咸味以及淡淡的橄欖油香,新鮮美味的面條不需要任何配菜,地道的墨魚面只用面條就足夠征服一切了。

意大利奶酪起源于普利亞大區的穆吉亞,是一種意大利牛乳奶酪,由馬蘇里拉奶酪和新鮮奶油制成,最好在24 小時內食用。意大利奶酪起源可以追溯到1900 年,位于安普利亞地區穆爾吉亞市安德里亞市的比安奇尼農場。Burrata 是一種手工奶酪,即使在普利亞各地的工廠開始商業化生產后,仍保持其優質產品的地位。從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生產的所有操作,都必須在普利亞地區的指定地理區域內進行。這種奶酪可以和任何食物一起食用,從沙拉到面食,再到三明治。把奶酪涂在一塊硬皮面包上時,吃起來更美妙。

福卡恰,意大利語Focaccia,又稱佛卡夏,其名稱源自拉丁語panis focacius,意思是在爐床上烤制的面包,是意大利最受歡迎和最美味的面包之一。福卡恰在制作過程中使用橄欖油和香草提味,因此面包本身就有味道。福卡恰的食用方法是直接食用,或者夾火腿、肉類、蔬菜或起司做成三明治食用。在整個意大利,福卡恰隨著人們傳播到各地,也使得面包的種類更加繁多和更加多樣性。但在熱那亞和里維埃拉沿岸的村莊可以吃到經典福卡恰面包,意大利語叫focaccia alla Genovese,當地稱為fugassa,據說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種美味面包,它是由軟、硬小麥粉、酵母、水、鹽和特級初榨橄欖油混合而成。在利古里亞(Liguria)以外,福卡恰通常用草藥、大蒜、西紅柿和羅勒調味。廣受歡迎的是改良的羅卡瑪諾面包(focaccia al rosmarino),它是意式薄餅配迷迭香的組合,經常用作開胃菜或餐桌面包。


帕爾瑪火腿(Prosciuttodi Parma),也譯作“帕孕瑪火腿”,原產地是意大利帕爾瑪省(Parma)內的南部山區,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生火腿。在意大利餐廳,能否提供優質的帕爾瑪火腿,幾乎成為評價餐廳素質好壞的標準。上好的帕爾瑪火腿至少要有9 公斤以上,色澤呈暗紅,切片后有透視感,帶云石紋理的脂肪,嗅起來有陳年的肉香及煙熏的氣味,入口味道咸香,脂肪能在口中溶解,有回味。

玉米糕(polenta)由磨碎的玉米粉放進銅鍋中慢慢煮開成糊成粥,加鹽調味再趁熱放在木板盆子上攤開待涼,成為玉米糕。加熱食用時,需配上各種蔬菜、香腸、肉類和肝臟糊。也可以將涼了的玉米糕切片煎烤。吃法豐富多變,不變的是那明亮溫暖的豐收一般的金黃色。

燴飯是大米加入洋蔥、奶油及珍貴的藏紅花等佐料,最后將煮好的燴飯加入菜、肉、芝士,放至烤箱烤到外表呈金黃色,一道米蘭式燴飯便可上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