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Autumn
出品/夜上海(上海新天地店)
近百年來,“夜上海”三個字一直是上海經典風情的一個代名詞。1998 年,徐保羅先生在中國香港創立了自己的餐廳,取名為“夜上海”。來自上海的他想把地道的上海風味帶到國際都市的前沿。2002 年,餐廳又開到上海,帶回國際化的飲食理念,于新天地呈現現代上海菜的風尚。
20 年來,上海新天地的餐廳起起落落,而夜上海始終在。老石庫門建筑群的歷史風貌,現代上海的年輕時尚;白天的熱鬧繁華,夜晚的沉醉迷人,這是新天地的迷人之處,也是夜上海餐廳對選址文化氛圍的堅持。如今的夜上海從曾經的老洋房遷入新天地商圈的商場中,是另一番時尚摩登。餐廳的外墻沿用了老石庫門建筑的磚砌結構,餐廳內部的現代設計中又嵌入老上海風貌的藝術畫作,讓人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尋味老上海、夜上海、風華正茂的上海。
夜上海餐廳是地道的上海味,卻又不似傳統老上海菜那般濃油赤醬,而是讓人感到滿口清爽。少一些厚重的調味,多一縷清新自然,是夜上海區別于很多傳統上海本幫菜餐廳重要的一點。上海菜的基礎風味中總是帶有一絲甜的,夜上海餐廳也不例外,然而主廚在甜味的詮釋上手法格外輕盈細膩。大多菜品中糖的用量都被降低了,而甜味依舊在。菜品中的甜是源自食材新鮮的鮮甜,是陳皮中暗藏的內斂的甜,是花雕酒數年累積的深沉的甜……


冰糖中加入陳皮、小青檸,果皮中的微甜及一絲酸度,伴著果香氣能夠解膩。酸酸甜甜的口感不厚重,很開胃。


酸酸甜甜,清爽開胃。菠菜汁輕盈的綠色令視覺愉悅放松,與味覺上的清新相呼應。

鰣魚清蒸,保留食材原味,六年陳的花雕酒以酒香和微甜的口感烘托了食材本身的肉質鮮甜。

這道牛肋排以本幫菜紅燒的方式烹飪,融合了西餐的烹飪手法和調味,牛肉先煎烤,融入迷迭香的香氣,然后在肉桂、番茄與洋蔥的調味下紅燒,過程中加入了麥芽糖,增加甜香的口感。

產自臺州的大黃魚,魚肉本身帶有微甜,上海本地雪里蕻經腌制后搭配黃魚清蒸,雪菜的一絲酸既解膩,也襯托出魚肉本身的甜。

以廣東清遠雞代替傳統本幫醉雞常用的二黃雞,六年陳的花雕酒將雞肉腌制得十分入味,皮脆肉嫩的口感中透著美酒的沉香和微甜。

大明蝦新鮮脆彈,醬汁甜中透著微辣,十分開胃。醬汁中的菌菇丁新鮮有脆感,與明蝦的脆感形成豐富的口感層次。

茉莉花的淡雅清香能使魚肉去腥,同時烘托了冰糖的味道,令甜味突出卻又十分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