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李濟深先生對覃異之道路選擇的影響"/>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覃珊
李濟深先生是黃埔軍校副校長,享有“全國陸軍皆后學,兩粵名將盡門生”的美譽。而我的父親覃異之也在這兩粵門生之中。
說到我父親和李濟深先生的情誼,可以從36年前父親在梧州參加紀念李濟深先生誕辰100周年活動時寫的一首詩說起:
紀念李任公老師誕辰一百周年敬賦
春風黃埔島,化雨桂林城。
為國求真理,革新結世英。
和平促統一,聯共助中興。
華夏今飛躍,高風啟后人。

/ 李濟深。

/ 黃埔軍校時期的覃異之。
春風化雨是用來稱頌師長教誨的,所以詩的前兩句概括了李濟深先生作為老師對父親的影響和熏陶。父親是1925年6月從桂軍軍官學校轉到黃埔2期學習的學員,之后在黃埔軍校還分別擔任過第3期少尉副區隊長、第4期入伍生連中隊長; 第6期少尉區隊長、第7期少校副中隊長等教職。之后即開始軍旅生涯。在軍校的日子,父親跟隨李濟深先生參加了東征,當時是宣傳隊隊員。同為廣西人,李濟深先生對父親除了有師長之情,更有一份對于家鄉青年的囑托。而父親對于李濟深先生傾力支持孫中山先生創辦、籌備黃埔軍校過程中,給予的財力、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尤為欽佩。黃埔軍校的著名教官鄧演達、陳誠、錢大鈞等都是李濟深先生推薦的教官。正是因為李濟深先生毫無保留的大力支持,才使黃埔軍校能夠克服重重困難,于1924年6月順利開學。當時,李濟深先生被任命為軍校教練部主任。1926年5月任副校長。
父親1930年起即離開軍校,正式開始軍旅生涯。14年抗戰中,父親先后參加了長城古北口抗戰、臺兒莊會戰、徐州會戰、長沙會戰等戰役,在歷次戰役中,英勇頑強,將兵有方(關麟征將軍語),拼死抵抗,取得了一些戰功。特別是在長沙會戰中“一戰成名”,很多記者、作家都紛紛赴前線采訪,包括劇作家田漢、導演史東山等,因此在社會上有了一定聲望。李濟深先生和父親都喜好以詩抒懷。父親在長沙大戰追擊日軍途中做了一首《夜行軍》:
馬首懸新月,三軍氣若虹。
夜寒茶當酒,星斗落杯中。
此詩經由記者們的報道而使李濟深先生知曉。1943年春,父親擔任第52軍副軍長兼衡萊師管區司令,常駐湖南常寧縣,因為家眷在桂林,所以回到桂林省親的機會增加,而此時李濟深先生出任軍事委員會西南辦公廳主任兼桂林行營主任。所以父親每次到桂林,必定到李府拜見老師。在那里他碰到過柳亞子先生,當時李濟深向柳亞子介紹父親時說,我這位小同鄉就是《夜行軍》的作者。柳亞子先生馬上說:“哦,就是‘星斗落杯中’將軍,我知道!” 所以他們在一起除了聊形勢、政局,也常在一起交流詩詞。父親在李府經老師介紹認識的民主人士還有梁漱溟、千家駒等,父親也在戰場認識了田漢等人。大家在一起針對抗戰時局發表自己的看法,他們的共同主張是堅持與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支持抗日民主運動,這對父親日后的選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長沙大戰期間,覃異之(右)與田漢合影。
1946年,抗戰勝利后,蔣介石發動內戰,欲將共產黨消滅。此時,以李濟深為首的國民黨左派也在積極阻止內戰。他憑著與國民黨軍隊很深的關系和在政界的聲望,積極勸說、策動老部下不要為內戰賣命。1946年5月底,李濟深與馮玉祥、譚平山、王葆真等一起乘坐“民聯”號輪船由重慶前往南京時,特意到四川萬縣作短暫停留,就是為了說服當時駐守萬縣的父親,當時,父親擔任青年軍204師師長,是9個青年師長中唯一一個蔣介石欽點的。因為在抗戰中,蔣介石不止一次接見過父親,坊間都說他是蔣校長中意的所謂“天子門生”。在李濟深經過萬縣前,蔣介石也剛剛到萬縣視察了204師,對于父親的將兵訓練大為贊賞,離開第二天就發來賀電,予以表彰。所以此時的父親還在頭腦發熱,沉浸在抗日勝利后建設國家的夢想中,鼓勵青年軍人們“接受時代的使命,抱定建國的決心,鍛煉建國的技術,勢將鐵與血,寫出中華民族光榮的歷史”(父親作詞的204師師歌),還沒有意識到內戰的危害。李濟深先生下船以后,要求父親帶他到一個僻靜的地方,有重要的話交代。于是父親把老師帶到萬縣公園的外賓接待室,老師說:“蔣介石對和平解決國共爭端的任何意見根本聽不進去,一心要發動戰爭。我們今天必須反對內戰,反對獨裁。只有和平、民主,國家才能復興,人民才能休養生息。目前看來,內戰不可避免,你首先必須設法避免參加內戰,其次,如果有機會也盡力勸說一下校長。”這次談話使父親觸動很大,頭腦冷靜下來,開始考慮國家和自己的前途及道路。后來,父親升任52軍軍長、第8兵團副司令、首都衛戍副總司令等職,始終對內戰抱著反對的態度,并在1949年8月在香港和黃紹竑等43名國民黨軍政人員一起通電起義,投入新中國的懷抱。
起義后,父親在周總理的安排下赴香港做國民黨軍政人員的策反工作,為解放臺灣積極工作,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才回到內地。父親受邀參加了政協和民革的工作,而李濟深先生則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從1925年到解放后,李濟深先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大義始終深深感召、影響著父親。李濟深先生晚年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積極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事業,為此做了大量工作。195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李濟深先生卻重病在身。在生命的最后階段,他以詩言志:
十年建國萬年紅,衡麓光輝永照中。
我與人民宏愿在,及身要見九州同。
老師的教誨和遺愿也一直是父親后來工作的方向,父親先后擔任全國政協第二、三、四、五、六、七屆委員,第五、六屆常委,其間,為祖國統一殫精竭慮。父親親歷了改革開放,見證了國家向著他年輕時的理想突飛猛進,對此,他感念頗深,對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華民族走上復興之路充滿信心。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我有幸隨辛亥革命先賢后裔一起在人民大會堂親耳聆聽了習總書記的講話。習總書記說:“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這是中華民族歷史演進大勢所決定的,更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這些擲地有聲的話語更堅定了我們祖國統一的信心!隨后,我又隨嘉賓團參訪了廣州和中山,尋光而行,尋找初心。祖國統一的歷史任務從李濟深先生及父親一輩,傳承到我們這一代,完成這一歷史任務是我們血脈相承的使命。在此僅以一首小詩表達我的感觸:

/ 作者(右)與李濟深之女李筱松參觀黨史館時合影。
一脈炎黃血,相承報國忠。
求索復興路,百花沐東風。
統一宏愿在,要見九州同。(注)
臺海回歸日,奉酒告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