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田田
(甘肅農業大學理學院,蘭州 730000)
河南省經濟狀況可以采用河南省GDP 度量,它是度量地區生產總值的核心指標。上億人口的中部大省河南近些年來GDP 總量居于全國省份第五名,在全國中穩定位居前列。然而,雖然人均GDP 顯示地區發達程度,但是河南省人均GDP 排名靠后,河南省人均GDP的提升是發展目的,且河南省經濟的提升仍然具有很大潛力。基于以上背景及發展需要,對河南省經濟進行研究具有現實意義與價值,可以認清如今影響河南省GDP因素,對未來提升河南省經濟具有重大作用,并且也有助于制定符合河南省經濟發展的政策與戰略,從而更好促進河南省經濟健康發展。
我國學者對影響河南省GDP 因素的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結論也各有千秋。胡巧芬采用1990—2011 年數據分析河南省經濟與消費率、投資率、出口率的關系,在定性及定量分析中顯示凈出口對經濟貢獻較小,投資率與消費率作用更大。尚運生采用1985—2014 年數據研究河南省經濟與消費投資出口關系,認為四者存在穩定均衡關系,投資及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大,出口較小。李曉鵬(2020)探討河南省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對河南經濟影響,采用1996—2017 年度數據,其中消費對于經濟的推動作用較大。以上文獻綜述也代表了目前影響河南省經濟因素的幾種觀點。但不同的研究有各自的側重點,研究方法、樣本數據和研究區域也各不相同,而這些又都會對結果產生重要影響。人口作為河南省一大特點,它又對該省經濟產生何種影響呢?在此基礎上我們引入人口與居民消費水平、固定資產投資新變量對于GDP 影響,采用1999—2018 年度數據,影響河南省經濟增長因素采用向量自回歸模型進行研究,為更好促進河南省經濟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
根據河南省經濟影響因素相關理論和實證的研究文獻,選取1999—2018 年近20 年數據,以河南省GDP作為被解釋變量代表這個地區的經濟,以居民消費水平、總人口、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作為解釋變量。我們對原序列取對數處理,避免異方差等現象,用LNGDP、LNXF、LNTP、LNFIV 分別代表河南省GDP、居民消費水平、總人口、固定資產投資額。
對于彼此關聯的時間序列變量系統的有效預測模型是VAR 模型,由于居民消費水平、總人口、固定資產投資對于河南省GDP 具有相互關聯性,因此建立VAR模型清晰反映四者之間的動態關系。
早在1980 年Sims 最先提出的一種多變量數據分析方法向量自回歸是有效的預測模型,VAR 模型的一般形式為:

上式中,Y是一個內生變量列向量;X是外生變量列向量;A,A……,A和B 是待估的系數矩陣;p 為滯后階數;T 是樣本個數;ε是誤差向量。
由于時間序列多數不平穩,其會導致偽回歸,因此需進行平穩檢驗。我們采用ADF 檢驗,在顯著水平為0.05 下LNGDP、LNXF、LNTP、LNFIV 都是含有單位根的非平穩序列;一階差分以后,DLNGDP、DLNXF、DLNTP、DLNFIV 四個序列都是平穩的,各變量的一階差分具有平穩性,見表1。

表1 ADF 檢驗結果
基于實證研究選擇變量LNGDP、LNXF、LNTP、LNFIV 構建向量自回歸模型,并確定最優滯后階數如表2。
由表2 可知,5 個檢驗指標LR、FPE、AIC、SC、HQ中有4 個確定滯后2 期為最優滯后期即VAR(2)。VAR模型穩定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協整檢驗、脈沖響應及方差分解,單位圓內包含所有特征根時模型是穩定的,如圖1。從圖1 中信息可知,單位圓內含有一切特征根,因此VAR 模型是穩定的。

圖1 單位圓檢驗圖
上述時間序列都是一階單整序列,因此可以進行協整檢驗。在已經構建的VAR 模型的基礎上,采用Johansen 協整法對四個變量進行檢驗,以確定四者是否具有長期均衡關系,檢驗結果如表3。

表2 VAR 模型滯后階數

表3 特征根跡檢驗結果
表3 中,數據P 值小于0.05 拒絕原假設,說明河南省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水平、河南省總人固定資產投資額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長期穩定均衡關系。
為更加完整分析VAR 模型,對VAR(2)模型做脈沖響應函數,以更加有效地反映河南省GDP 的動態影響在一段時期內,文中選取的滯后區間為0—10。

圖2 Response of LNGDP to LNGDP

圖3 Response of LNXF to LNGDP

圖4 Response of LNTP to LNGDP

圖5 Response of LNFIV to LNGDP
從圖2 可以看出,河南省GDP 對自身在第1 期至第3 期是逐漸下降的正向響應,在第3 期至第6 期呈現逐漸上升的正向響應,第6 期至第8 期呈現逐漸下降的正向響應,第8 期至第10 期呈現平穩趨勢。
從圖3 可以看出,給居民消費水平一個正向沖擊,河南省GDP 在第1 期至第2 期呈正向響應,從第2 期至第4 期為負向響應,且在第4 期呈負向最大值;第4期至第10 期整體為上升趨勢,其中第4 期至第6 期為逐步減小的負向響應,第6 期至第10 期為平穩上升的正向響應。
從圖4 可以看出,總人口對經濟在前8 期是負向響應,總人口對河南省GDP 在第1 期至第3 期是持續下降的負向響應,在第3 期至第5 期逐漸上升的負向響應,第5 期至第8 期呈逐漸上升負向響應,在第8 期以后達到平穩,說明總人口對河南省經濟有較低影響,且人口對于河南省GDP 呈現負向作用。
從圖5 可以看出,給固定資產投資有一個正向沖擊,固定資產投資對河南省GDP 在第1 期開始正向響應,從第1 期到第3 期繼續保持正向響應,并且影響逐漸上升,至第3—5 期仍是正向響應且持續到第10 期,但響應程度逐漸下降,總體上在這10 期內固定資產投資對河南省GDP 一直呈現出正向響應,說明隨著固定資產投資的不斷增加會進一步提高河南省生產總值,且前期響應逐漸升高、后期響應逐步放緩并呈現下降趨勢。說明固定資產投資是持續的且較為穩定。
我們采取方差分解對居民消費水平、總人口、固定資產投資對河南省GDP 的影響程度進行探究,得出三種變量對河南省生產總值的相對重要程度。

表4 方差分解表
從表4 可以看出,河南省GDP 在第1 期只受其本身的沖擊,而其他因素的影響則在第2 期之后才逐漸顯示出來,影響河南省GDP 的主要因素為它自身。其中,第1 期的貢獻程度達到最大值100%,第2 期到第10 期逐漸下降且降幅基本穩定,第10 期GDP 對自身貢獻度已經穩定在64.237 59%。
固定資產投資和河南省總人口相比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貢獻較多,固定資產投資對GDP 的貢獻度在第1 期為0,第2 期至4 期逐漸上升,在第4 期貢獻度達到最大24.329 92%,最終固定資產投資貢獻度穩定在18.542 02%。
總人口在第1 期對河南省GDP 貢獻度為0,從第2 期開始逐步上升。在第7 期河南省人口對經濟的貢獻度達最大值為12.286 94%,后幾期逐步減少,最終貢獻度穩定在11.315 89%。
觀察表4,居民消費水平對于河南省經濟貢獻度稍低,第1 期為0,從第2 期至10 期整體呈現趨勢為先上升后緩慢下降又逐漸上升,在第4 期居民消費水平對河南省經濟貢獻度達到最大6.963 446%,并在第10 期穩定在5.90%。城鎮與農村消費水平包含在居民消費水平內,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差距越來越大,居民消費水平貢獻度較低,可能由于消費差距較大。總體來看,三個變量對于河南省經濟的貢獻程度由大到小是固定資產投資、總人口、居民消費水平。
1.上述結果表明,LNGDP、LNXF、LNTP、LNFIV 四個變量之間具有長期均衡關系。
2.脈沖響應函數中,居民消費水平對河南省經濟影響是先是逐漸上升的正向響應后是下降的負向響應,后期是平穩上升的正向響應。總人口對河南省經濟影響一直是負向響應,是先下降后上升最后一直下降。固定資產投資對河南省經濟影響呈現前期快速上升的正向響應并達到最大值,后幾期緩慢下降仍是正向響應。
3.方差分析結果中對河南省經濟的貢獻程度由大到小是固定資產投資、總人口、居民消費水平。
重點提振河南省人民消費信心需要政府領導、企業配合、市場參與,消費作為經濟發展中的基礎可以發揮的主要作用是去推動經濟轉型以及高質量發展。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促進旅游業發展并提供優惠政策,如推行河南省內旅游年票制度提振旅游業。二是改善消費環境,加快補齊道路、能源等短板,優化農村居住環境,加強執法及市場監管,保證安全消費。經濟發展離不開人口,年齡結構、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不同程度會影響河南省經濟。經濟的快速優良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及各行業人才,職業教育與基礎教育相互結合有助于人才的培養。人口數量及人口質量有機結合才能使人口更好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可以拉動經濟正向增長,衛生、文化娛樂和公共管理等涉及人們日常生活品質的投資必須進一步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