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寨機時代是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的一個“黑歷史”,然而如果縱觀整個中國手機產業發展史,其實山寨機是這條歷史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法割舍。
作為2G時代山寨機的幕后推手,聯發科在2008年面臨著新的挑戰。2005年,倚仗2G芯片崛起的聯發科開始向手機廠商推廣“交鑰匙”(Turn-Key)模式,即將手機芯片、軟件平臺以及第三方應用軟件捆綁,低價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山寨機公司只需加上外殼和電池,就能在聯發科提供的芯片上生產出一部手機。中小型手機廠商能在此基礎上快速推出多功能產品,搶攻市場,山寨機市場由此崛起。
當山寨機在中國遍地開花時,聯發科創始人兼CEO蔡明介也成為“山寨機之父”。
但2008年前后,聯發科乃至整個山寨機市場都在遭受3G芯片和智能手機的雙重夾擊。山寨機在2G時代的市場競爭力在于價格,而到了3G時代,芯片成了國內廠商難以逾越的一環,聯發科也遭遇了技術“卡脖子”的致命一擊。山寨機所用的GSM芯片授權費幾乎為零,而且經過近10年的發展和廠商激烈競爭,GSM芯片制程成熟,價格低廉。但進入3G時代,握有芯片核心技術的高通擁有幾乎所有的話語權,這就導致3G芯片的價格居高不下。
但從2019年開始,這一格局開始發生變化,聯發科開始蠶食高通的市場份額。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聯發科已連續7個季度芯片出貨量超過高通,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系統級芯片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