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強
俄羅斯3日表示“北溪-1”的重要部件渦輪機仍然滯留德國,而“北溪唯丁可以運轉的渦輪機需要進行維護工作,這意味著俄羅斯運向歐洲的天然氣可能繼續大減。而7月底,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減氣聲明和歐盟達成自愿減少15%的天然氣用量協議,使俄歐能源博弈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目前的態勢是雙方均不肯讓步。歐盟對俄羅斯的油氣替代顯然需要時間,俄羅斯則是采取減少供應的方式反制,基本上是雙方各有痛處。未來一段時間的博弈,可能是雙方有進有退。目前看,誰也不會先眨眼,博弈將加劇。
首先,歐盟需要時間。以往由于俄持續提供價格低廉的天然氣,使得歐盟的工業企業或個人消費.者形成了對低成本油氣的依賴。歐盟企業需要面對高能源成本的負面影響,這將推高終端產品價格。歐盟能源危機由來已久,尤其是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后,政府很可能還要面臨債務違約危機。再加上由于當前能源價格飆升,歐盟面臨愈發沉重的通脹問題。歐盟此次提出節能15%的計劃,即使成功,也只能滿足熬過冬天的最低限度,民眾對于能源價格的反應是非常敏感的,屆時民眾因能源短缺引起的反彈情緒將影響歐盟對俄的態度。
其次,俄羅斯需要資金。據俄羅斯財政部公布的數據,其7月石油和天然氣額外收入達到2590億盧布(折合279.42億元人民幣),比預期低了747億盧布(折合80.59億元人民幣)。但由于國際能源市場價格的上漲,與去年同期相比收入仍有大幅上升。外界普遍認為俄羅斯經濟對于能源出口的很籟很高,因為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占了俄出口的半壁江山。2020年石油和天然氣在俄羅斯GDP中的份額為15%,在沒有找到新的買主之前,俄羅斯對歐盟完全眄供,會對其出口收入形成比躍大的沖擊。因此,在這場能源博弈中,俄羅斯方面通過天然氣反制歐盟,其出口收入考慮是重中之重。
第三,后續的博弈將更為激烈。歐盟在俄烏沖突前就已經在積極應對能源轉型,但突如其來的變局致其陷入兩難。短期來看,歐盟清楚冬季能源短缺可能性極大,歐盟即使重啟燃煤電廠等非清潔能源,也需要面對能源緊缺和高能源價格。德國近日已允許21家燃煤電廠在未來兩個冬天重啟,或在原定關閉日期之后繼續運營。法國、意大利、奧地利、荷蘭等國也宣布了重啟舊燃煤電廠的計劃。西班牙提出需要對能源市場進行干預,對碳排放價格設置上限。解決歐盟能源問題最好的辦法是盡快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供給能力,但這在短期內無法實現。
為席替代俄羅斯油氣,未來歐盟將尋找更多的國際伙伴,盡可能實現供給多元化。例如增加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以及來自挪威的管道和液化天然氣供應;加強與阿塞拜疆的合作,尤其是提升南部天然氣走廊輸氣能力;與埃及和以色列等天然氣供應商達成增加液化天然氣供應協議;繼續與海灣地區主要產油國(包括卡塔爾) 以及澳大利亞合作;探索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出口潛力,如尼日利亞、塞內加爾和安哥拉。但是,新的油氣合作基本上都涉及基礎設施,而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時間又可能與歐盟低碳轉型的長期計劃相左。
俄羅斯能源資源豐富,是世界上主要的天然氣和石油出口國之一,而且能源出口是其對外貿易的重要途徑。俄羅斯有足夠動力為其能源的潛去買家產品尋求歐盟以外,以保證其出口收入,而且應該也可以尋找到足夠的買家。但是,與歐盟面臨同樣的問題,即建設基礎設施需要時間?!ㄗ髡呤羌胃齽撔聦嶒炇已芯繂T、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
環球時報2022-08-05